一念代萬念,直至開悟,這樣說對嗎?

時間 2021-05-31 02:09:15

1樓:

專注一念,萬念俱寂。

對啊!問題是做不到啊!

忘念。精神專注。

唯念,思念,考慮。

駐念,傾注心思。

凝念,沉思,專心思考。

深念,深深思考。

一念信解

指聞法而不疑,乃至豁然開悟

克唸作聖

能夠克服妄念、邪念,就是聖人。

念念不釋

念念:時刻思念著。形容牢記於心,時刻不忘。

慈念,伏念。攝念,憫念,幽念。

2樓:二月風

南無阿彌陀佛!對啊。所謂一念代萬念,指以下兩種念:

一、念真如,無妄念。也就是所說的無念。二、念南無阿彌陀佛聖號,以這一句佛號取代一切妄想雜念(包括善念和惡念)。

因為這句佛號,是無量光壽,是真如自性。所以這兩種念,是不同而同,同而不同。

3樓:護法居士

諸比丘。一切燒然

云何一切燒然。謂

眼燒然

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燒然

如是耳鼻舌身意燒然

若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燒然

以何燒然。

貪火燒然

恚火燒然

痴火燒然

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火燒然

4樓:科學實證

清涼月老師:一念代萬念本身也是一種觀,是心的所住,住於某一念的。就是只要你的心有所住,有所觀就有所住,住於這種境界。

只要你有所住,你是不可能通過這種所住去開悟的。因為開悟的境界是無住的。你剛開始通過所住,是為了排除散亂。

排除散亂之後還需要破這個所住,你破了所住然後你才能開悟。

第二點還要明白,你住於某種境界,那麼將來在破的時候是破那種所住的境界。如果你沒有住於那種境界,就一定不可能破那個所住的境界。你只有住於我執了,才能破除我執。

你住於我所執,那麼你只能破我所執,不可能破我執。

舉例來說,咱們住於靜中,你住於靜,那麼將來破的時候只是破這個靜。破了靜之後,你的心會得到一種境界就是動。因為意的狀態只有靜和動兩種狀態。

破了靜,心就會活潑起來,心重新動起來。你破了動,那麼心就會進入一種靜,一下子進入靜境,有的人就是突然乙個外因一下子愣住了,進入了一種靜境,認為這種靜境也沒有念頭,這就是如來藏。

這個不是的,為什麼不是呢,你前面是一種動,你心住於所動,你住於所動,結果破了這個動,就會得到乙個相反的境界,那就是靜。也就是說看你住於哪種境界了。你沒有住於我執,怎麼可能破我執呢。

你住的是我所執,所以你只能破我所執。你得到一種靜境,你得到一種清涼,當時你也感覺到山河大地啊,大地平沉,一種清涼,但這僅僅是一種靜。他不可能是如來藏,如來藏是破我執的。

所以一定要對自己開悟的境界有乙個準確的認識。不能把那些靜境,山河大地平沉,然後一種清涼啊這些境界當成了開悟。這個不是的。

對這種境界的判斷一定心裡要清清楚楚,從理論上要非常非常明確。要不然別人這樣說的時候你就不知道這究意怎麼回事。

因為你沒有那種經驗,人家有那種經驗,人家有那種經驗你認為那個境界就行,那是乙個很好的境界,你自己沒有的。但等你到了那種境界,你將來自然就會明白,那個也根本不是的。他僅僅是破了某種境界達到這種狀態。

所以一定要從理論上明確,外因在破的時候,是破你所住的境界,你得到另一種境界。你住於我執,那破的是我執。你住於我所執,那麼就是破我所執,而不是破我執。

一定要明確這一點

一念為何成佛

小島主 佛是覺悟了的人,不是是個人就能覺悟的,他首先要經過長時間的思考,最終集中在某乙個點想不通,乙個偶然事件突然讓他想通了這個點,便會赫然開朗,徹底覺悟,這就是頓悟。 君上 一念成不了佛,這個成佛是一種內在狀態的比喻。一念的確可以讓人如獲重生,也可以讓人萬劫不復。同樣的一場大雪,你看到了白雪皚皚的...

一念惡 一念善 人之初性本善?還是人之初性本惡?何為惡?何為善?

伏龍肝愛地漿水 不同孩子的天性是不同的,有的比較自私,有的攻擊性比較強,有的天性合群 但都沒有善惡之分,至少沒有受文明約束的 形式主義的善惡。比如我的兒子 三歲多點 吧,問他可不可以割雞的腿做漢堡,他會認真的說不行 但拿乙個漢堡給他,說明是割了雞肉做的,他還是會高興地吃。如果問他,必須要在他或者雞中...

如何評價電影《一念無明》 ?

我肚子餓了 港版Manchester by the sea,看著阿東的關係鏈乙個個斷裂 已經很棒了,教堂那場戲太狠了,然後下一場曾志偉小心翼翼地照顧他情緒,我就淚崩了。余文樂真棒啊!只是前半段有些台詞顯得多餘,人物會鬆弛下來。有些片段會不會刻意科普? 毛毛蟲 我主要想說說男主的女朋友。首先女友不想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