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中,第一念無明是從何處公升起的

時間 2021-05-06 07:29:37

1樓:soulray

無明的公升起,應該是自己想要公升起,因為有了無明才有了分別,有分別才有萬物。

想要體會萬物,則自然有無明。而佛教我們的是你可以自在改變當前的狀態,那麼我們必須從無明中暫時跳出來。

2樓:老彭

緣起性空,自性被空去的狀態,就是無明狀態。

就如鏡面被灰塵覆蓋後,鏡面的自性被空去,它的功能不能正常使用,也就是說它不能如實彰顯體性,這就是乙個無明狀態。

無明怎麼來的?

是因為緣起了,變化開始了。

變化又怎麼來的?

是因為有了差異。

差異怎麼來的?

因為一生了二,有二就必有差異。

一是怎麼來的?

一是無所從來的。

一為什麼可以生二?

這也是一的體性決定的,因為它就處在動與不動兩個狀態,就如量子疊加態。

動則生二,不動則如一。

而我們,如果處在無明狀態,只認識動了之後的二、以及二生的

三、三生的萬物,永遠無法認識那沒動的一。這是人的認識能力的本質決定的,人的認識能力的本質是比較、分別。

而那個不動的一,是無從比較、亦無從分別的。

所以,去掉分別心、無智亦無得。

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

這個時候,才能體會到那如如不動的一,是何種狀態。

這種狀態,必然是無可言說的,

言語則道斷。

據此,從巨集觀角度來講:

第一念無明,自無始以來(一動之後)就開始了。

從微觀來講:

人的第一念無明,從受心所開始分別樂受與苦受的時候就開始了。

3樓:隨佛願

這個問題菩薩為我們已問,佛已經解答。看懂這段《圓覺經》的開示,你的問題迎刃而解

於是,金剛藏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善為一切諸菩薩眾,宣揚如來圓覺清淨大陀羅尼、因地法行、漸次方便,與諸眾生開發蒙昧。在會法眾,承佛慈誨,幻翳朗然,慧目清淨。

世尊,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

唯願不捨無遮大慈,為諸菩薩開秘密藏,及為末世一切眾生,得聞如是修多羅教了義法門,永斷疑悔。」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言:「善哉!善哉!

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諸菩薩最上教誨了義大乘,能使十方修學菩薩,及諸末世一切眾生,得決定信,永斷疑悔。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金剛藏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迴圈往復,種種取捨,皆是輪迴。未出輪迴,而辯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譬如動目,能搖湛水;又如定眼,由迴轉火;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亦復如是。

善男子,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觀佛圓覺而不旋復?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善男子,譬如患翳,妄見空華;患翳若除,不可說言:『此翳已滅,何時更起一切諸翳?』何以故?

翳華二法,非相待故。亦如空華滅於空時,不可說言:『虛空何時更起空華?

』何以故?空本無華,非起滅故。生死涅盤同於起滅,妙覺圓照離於華翳。

善男子,當知虛空非是暫有,亦非暫無,況復如來圓覺隨順而為虛空平等本性!「善男子,如銷金礦,金非銷有,既已成金,不重為礦,經無窮時,金性不壞,不應說言:『本非成就。

』如來圓覺亦復如是。

善男子,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盤,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迴及非輪迴。

「善男子,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盤,何況能以有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以輪迴心,生輪迴見,入於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是故我說,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先斷無始輪迴根本。

「善男子,有作思惟,從有心起,皆是六塵妄想緣氣,非實心體,已如空華。用此思惟辨於佛境,猶如空華復結空果,展轉妄想,無有是處。善男子,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

如是分別,非為正問。」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金剛藏當知, 如來寂滅性,未曾有終始。 若以輪迴心,思惟即旋復, 但至輪迴際,不能入佛海。

譬如銷金礦,金非銷故有, 雖復本來金,終以銷成就, 一成真金體,不復重為礦。 生死與涅盤,凡夫及諸佛, 同為空華相。思惟猶幻化, 何況詰虛妄?

若能了此心, 然後求圓覺。」~節自《圓覺經》

4樓:唯讀楞嚴

無明就是妄。

佛言:妙覺明圓,本圓明妙,既稱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

此段直標無因,前二句舉所依真。妄依真起,真雖為妄所依,真本不生妄。妙覺圓明,本圓明妙者:

覺即寶覺真心,具足妙明圓三義,亦即一心三藏。妙為寂體,不立一法,屬空藏;明為照用,遍現諸法,屬不空藏;圓為體用雙彰,寂照互具,圓融無礙,屬空不空藏。此三藏是本來心,故三義皆本然,曰本圓、本明、本妙,不假修為,本來無妄。

既稱為妄四句,既稱名也為妄,自然非實,云何有因?若有所因,自然有體,云何名妄?

------圓瑛大師著述,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哎呀!佛陀真是偉大,幾句就解決了。解釋一下:

佛言:這個妙覺,這個覺就是寶覺的真心,妙明妙圓,本圓明妙,既稱為妄,云何有因?諸位!

妄為什麼沒有因?因為它沒有實體性,沒有實體性。說:

既稱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如果有所因,云何名妄?

好!諸位!再舉乙個例子,譬如說剛結婚的人,或者是小姐,還沒有結婚的時候就想說:

哎呀!我將來結婚以後生了乙個小朋友,一定會很可愛,我要去買童裝,我要跟他治裝!然後就想。。。

她還沒有生孩子就想。。。這個是什麼?這個是妄,還沒有結婚嘛!

是不是?妄有什麼因?沒有啊!

她就自己想啊,自己想。好!若有所因,找到因了,云何名妄?

真的,有一天她真的去買童裝了,你就知道她怎麼樣?已經有小朋友了,這個就不是妄因了,這個是真的找到因了,這個童裝真的可以穿得上了。這個是舉個例子,云何名妄?

-----慧律法師主講,楞嚴經講義

5樓:eliparvic

1_佛教在初期是迴避建立本體論的。

2_中觀是否認一切常規知識、語言層面的「變化」、「運動」、「時間」,所以你沒法問這個問題。

3_唯識其實只說了事情是這樣的,但是不解釋為什麼這樣。所以也無法回答「第一因」的問題。

4_後期如來藏思想在佛性論上其實態度變得模糊。你會發現印度教吠檀多不二論的一些表述跟佛教非常類似。我覺得這個事沒有對錯,沒有誰抄誰,是英雄所見略同。

6_我的猜想,在甚深的禪定中可能親證到答案,但是答案又是無法言說的。

6樓:

這個問題應該是只有覺者才能回答。不敢亂講,談談自己粗淺的體會。應該是問題本身就是沒有意義的,等同問「開始之前是什麼」一樣,又如你做夢,在夢中看到一棵開滿了花的樹,問這棵樹是什麼時候長出來的一樣。

7樓:Mr hongyu

地球眾生本就是無明的。

我們本身就不具備覺知和內觀的能力,所以我們出現在地球上就是無明的,隨外緣流浪。覺知和內觀的心是後天培養形成的,這是覺者的心,能看到心的運作,見到根塵識的實相,不再被假相所蒙蔽。

8樓:護法居士

無明就是虛妄分別,所以分別事物存在時就是「無明」。無論你分別「佛法中」、「第一」、「念」、「無明」、「從」、「何處」、「生起」,乙個分別就是一層「無明」,所以這至少已經7層無明了!日常生活中的其他事物也是一樣,一直在分別中吧?

所以一直在「無明」中。。。

就算你思惟「第一次分別」是什麼時候,這問題本身仍是「分別」,也就是「無明」本身,所以還是不會有答案。只要分別不止,就輪迴不息。

有點懂了嗎?因為「無明」什麼的、「念頭」什麼的,根本就不存在的!不存在的事物妄想存在,也常比喻成「病眼看見空華」,還要去貪著追逐嗎?

9樓:天雪地靈

無明無始,說無明有始的佛經,基本都是中中國人自己編的。因為如果無明有始,那麼無明以前就是佛,佛怎麼會出現無明?因此佛沒有這種說法。

10樓:風像昨天一樣吹過

這個不用問,也不用知道。

知道也毫無意義,答案正確與否你也沒辦法考證。

那無明,名為無明。

是什麼,跟誰也形容不出來,畢竟沒人見過,沒人知道對否。

如何評價電影《一念無明》 ?

我肚子餓了 港版Manchester by the sea,看著阿東的關係鏈乙個個斷裂 已經很棒了,教堂那場戲太狠了,然後下一場曾志偉小心翼翼地照顧他情緒,我就淚崩了。余文樂真棒啊!只是前半段有些台詞顯得多餘,人物會鬆弛下來。有些片段會不會刻意科普? 毛毛蟲 我主要想說說男主的女朋友。首先女友不想給...

為何佛不會再一念無明而墮凡夫?

般若 斷盡一念無明成阿羅漢,只斷見惑思惑現行,未斷習氣種子 斷盡無始無明才能成佛,是將習氣種子及塵沙惑全部斷盡 第46集一念無明與無始無明 上 正元老師 護法居士 富樓那言。若此妙覺本妙覺明。與如來心不增不減。無狀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如來今得妙空明覺。山河大地有為習漏何當復生。佛告富樓那。譬如迷人...

佛教中識和無明誰是第一因?

心靈 本質都是空性,好的不好的都由空性生出。因為不能固守本源空性,向外攀緣,就生出了妄想,久之成為無明,迷失就會造業,四大聚合成身有了五蘊十八界,進入輪迴體系! 四念處2011 佛法的世界觀是沒有第一因的。倒推,假如承認有第一因,就等於承認有個主宰 上帝 汎神等等,顯然和佛法相違背的 佛法的緣起是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