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佛教因果的問題?

時間 2021-05-30 20:19:11

1樓:miya

就像叔本華說的,乙個人的命運是由他的體力、智力和運氣決定的。你依靠體力智力對自己的遭遇做出判斷和行動,再加上運氣的影響,然後產生一系列的後果;接著,你再反覆這一過程…

你所舉的例子裡,B的造業是他前期人生一步一步走到這境地的,與他的智力體力運氣都有關。而A的枉死,哎…主要是他運氣不好…

2樓:伽藍那

我在這裡說一下個人理解,因果的「因」並不是某個具體的行為或事件。換句話說,導致你這個「果報」的不只有乙個「因」。你幫助了某個人,你那乙個行為中有很多就跟於你的因,當然會有很多善緣。

同時也是之前的「因」所造成的「果」所以說,你一人行善福德不如發動十人行善。業同樣如此。不知道這樣理解這樣說對不對

3樓:

因果【律】,在題主的描述中,似乎成為一種宿命、一種必然,無需作為。

特別在最後一段中,將【造】業和法律聯絡起來。

俺又不得不冒著被人罵死的可能,大聲疾呼,這是誤解!

業,是action,不是一種信用卡積分,好麼?輪迴那點事(翻拍自《正覺的道路》)

佛陀說的是因果【緣起】,而他說緣起,正是告訴我們停止二元對立的觀點,深入觀察事情的由來。這個由來不一定在外,很多時候在我們自己。

沒有一些基本的佛教知識,俺真心不建議從佛經開始學習佛教知識。事實上,(又要被人罵),俺就壓根不建議學習佛教知識。佛教是生活裡的練習,解脫煩惱的練習。從觀察自己的身心開始吧。

4樓:已解除安裝

所以不可貪戀世俗福報

佛家修學,修的是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什麼是定力?我的理解就是對自己心念的控制能力。

比如有人無緣無故打你一耳光,你必然生氣,這就是沒有定力了。凡夫俗子受業力牽引,在輪迴中遇到種種境象,自然心生反應,全無自主可言。凡夫只能在輪迴中隨波逐流,由福報來修福報,由業力來造業力,這就是輪迴。

5樓:正向

因果非佛說。用因果解釋現實是解釋不清的。釋迦牟尼佛只講因緣,因緣法才是世間一切事物如何發生的真相。

現在佛教界一千個人中有九百九十八個人講因果,剩下兩個人有乙個是嘴上講因緣,可是思維還是理解成因果,只有乙個人在真正講因緣,甚至這個比例更低。

6樓:楊斂

題主所問,殺人等業,是否有繼承?顯然這個造業是有原因,有積累的。殺人動機,不是「忽感而至」的。

那麼這一切是不是定數?是否非殺不可?顯然在決定時,是有選擇,是可以向善的。

因和果,正因為心的作用,變得不一一對應,造就無常,如果沒有心,沒有那麼複雜,世界就會因果分明,石頭在地上,不會有人把它變成乙個零件發射到太空中,造成複雜的變化。

求佛教人士解釋因果和輪迴的問題

這是乙個開放系統 對的,在三世因果的體系下,苦主就是自作自受,富貴不仁同樣是自作自受。這的確導致一種受害者有罪論,為許多人所不能接受。不能接受的原因是因為他們不能寬恕犯錯有罪的人,等價於不能滅除自己的嗔怒不善心,也就是說嗔恨 有罪 之人。但是這不是我們失去同情別人的理由,小孩子伸手摸烙鐵被燙傷,是因...

問個終極問題,按照佛教的因果報應,生命輪迴。該如何闡述這個因果問題?

又怎樣我同學 別的不說,如果所有人都在同一起點,我目前能想到的只有所有人都是同乙個人。出生時的肉體一樣,親人一樣,大環境一樣,請問,這跟是同乙個人有什麼區別?難不成靈魂不同?靈魂不同那豈不是又不公平了? 法樹 法樹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 首先,因果報應和生死輪迴,不是佛教的終極問題。非流俗的 第一義諦悉...

佛教中的因果有對錯嗎?

肥萌所長 沒有逼你,是內心在逼你,因果不講一世,不要妄以為此生善惡此生得報吧。懷疑因果有錯或者有誤,可以不信,但不信因果也是一種因果。多說無益。南無阿彌陀佛。 華藏淨流 從緣生法角度看,因隨順果,因果不失,善因結善果,惡因結惡果。因果不論對錯。勸人信因果主要是從受蘊 覺受的苦樂 來勸人斷惡修善。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