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緣起性空和顯現上的區別?

時間 2021-05-12 07:03:35

1樓:初見

我覺得吧,這是初中馬哲知識,隨便問乙個初中生就可以了。

什麼內因、外因、條件之類的,把初中的馬哲換個馬甲,就是「緣起性空」這樣「大眾佛教」的名詞了。

別被「概念」「新名詞」忽悠,這是重點。

2樓:鹽選推薦

緣起和性空本來是一回事,要是把它們割裂開,會怎麼樣?

性空講平等,其實平等它的重點在於不變;緣起講差別,其實差別講的是變化。就像東方人擅長的摺紙藝術,一張白紙可以疊成千紙鶴,疊成青蛙,又恢復成一張白紙,不變當中有變化,變化的本質又是不變,不變是本體,變化是作用,它是一體的,其實就是佛系中道思想的表現。

佛系的中道是有程度高低的,低階的中道比較機械,它兩極是對立的,越高極的中道呢就越圓融。有一句古詩,叫「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就是你對空性,領悟得越深越徹底,對緣起,對構成事物的條件,了解得就越多。

反過來說,如果把緣起和空性割裂開,會發生什麼呢?

接著,小乘佛教的阿羅漢也上廁所。阿羅漢在佛系當中的地位,是雖然還沒有成佛,但是已經擺脫了生死輪迴,他屬於聖人了,他已經證悟了空性,但是證的不夠圓滿。他這個悟境有什麼用呢?

他能用禪定力保護自己聞不到廁所的臭味。但是,也就到此為止了,他沒辦法把臭味本身怎麼樣。因為什麼呢,他有性空,無緣起。

阿羅漢當初修行的時候,認為空和有,也就是緣起法和空性法,是勢不兩立的。把「有」消滅了,才能建立「空」。緣起其實就是條件,它互相支援互相反應。

你給我一拳,我還你一下更狠的,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導致緣起像雪球一樣越來越大,這就是為什麼生死輪迴,像個輪子一樣沒完沒了的轉動。阿羅漢破壞了這個迴圈的鏈條。說你給我一拳,我不再還手了,我不跟你玩了,矛盾矛盾,你有矛我不拿盾擋了,反正我不跟你互動。

阿羅漢對於構成輪迴的所有緣起,都躲得遠遠的,他就漸漸離開了六道輪迴的因緣。

但是,種什麼因得什麼果。阿羅漢認為離開了緣起,另外有乙個東西叫空性,所以他修行的重點就是盡可能地消滅緣起,於是,他得到的結果,水至清而無魚,他證得的果位,叫偏空涅槃,這個涅槃裡還真是空空蕩蕩啥也沒有。所以在緣起這件事

3樓:「已登出」

我覺得可以用第二支箭的比喻來解釋。

錢被偷了是第一層苦,因為對生活造成了很多障礙和不便,可以比喻成中了一支箭。

如果心理上再產生痛苦的滋味,讓心承擔了後悔的負重,就是中了第二支箭,屬於第一支箭的後繼。(這裡要詳細說一下,負重有乙個程度的考量,既使得不讓自己下次再犯而後悔,又不讓心過於難受。這種量的平衡需要自己掌握,所以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懺悔的目的不是為了受苦,而是為了杜絕再犯的痛苦)

因為無常,所以第一支箭無可防範,比如佛陀的色身衰敗,比如你的錢包被偷,人都不可掌控(性空)。

而第二支箭我們可以防範,用一種精神勝利法(緣起):無常(第一支箭)總會造成苦(第二支箭),既然如此,不如在接受教訓的前提下(我上面括號裡說的平衡的考量)接受世事的無常(第一支箭)。

這時,可以發現對錢包的執著和貪愛導致我過度地受心苦(中第二支箭),所以要捨離多餘的貪愛和執取。

這就是"無常即苦,苦即非我,亦非我所"

不過1萬塊如果對凡夫來說是很大的數目,那麼被偷了的痛苦,佛法可能很難減少。因為對色的厭離和對心的平衡,凡夫沒辦法一下子就掌握好。這裡需要自己掌握和踐行的就是佛法。

至於緣起性空,我覺得這是兩個詞:性空解釋了為什麼第一支箭難以防範,緣起解釋了如何防範第二支箭。

不應該是世事緣起沒有自性,所以第一支箭是假的,因此不應該有第二支箭的痛苦。

4樓:lee lee

無自性意義的空,與幻覺意義的空不是一回事,但我覺得佛教某種意義上是在等同於兩者,比如佛教十二緣起,第一是無明(某種幻覺)。比如椅子,不管你把椅子看成空不空,椅子始終是可以被座的,但是幻覺的椅子是不能座做的。如果煩惱是幻覺的,那麼把煩惱看成空的,就沒有煩惱。

但是如果煩惱是無自性空的,只是說煩惱是因緣的,因為某種條件發生煩惱,條件沒了,煩惱也沒了,或者你有煩惱是因為,你認為萬物有自性,比如你認為有我,所以我痛苦,如果沒有那麼自我存在,那麼痛苦就會減輕。

好像某些佛教派別的確意在說明,我們這個因緣世界的產生最終也是某種幻覺(無明),而無明產生於造業,這是乙個迴圈邏輯,無明產生造業,造業產生無明。反正我覺得佛教一直在幻覺空與因緣空無常空上晃蕩。無明接近幻覺,造業接近緣起。

常識來看,因為幻覺產生的煩惱,幻覺沒了,煩惱就沒了,但是肉體的煩惱,比如生病,痛,就不是因為幻覺,而是因緣無常的痛苦,但是無常的痛苦也是痛苦。

唯識宗相信,外境也是阿賴耶識種子產生的,但是是阿賴耶識的幻覺不是意識的幻覺

5樓:臧大為

你犯了幾個錯誤:

1、佛教很多概念是解釋這個宇宙的,跟日常生活關係不大。比如說這個:緣起性空

2、佛教很多概念不是宇宙真理,有些說法是錯的,而且錯的很離譜。

我的建議是,少花點時間研究這些個高深玄妙的理論,理解他們對生活指導意義非常有限。最重要的活在當下,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要埋汰自己所處的環境,積極的面對生活的挑戰,在此時此刻活出精彩出來,讓自己更快樂,這就是生活的最終目的。

至於佛學那麼多東西,我覺得有幾個概念可以參考下,比如「萬物皆空」,這個描述了宇宙的本質,但是知道這個其實沒什麼用。佛教的因果論我也不太贊成,量子物理很多實驗已經表明因果論是不可靠的。佛教很多東西,其實跟一群癮君子嗑藥high了得到的體驗和結論是差不多的,很多都是幻覺。

6樓:碧水淡如

「緣起性空」是一體的,「緣起」是顯相,「性空」是萬有顯相的本質。

青原惟信禪師自述參禪心路:

「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然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只見緣起顯相,不能體察其性空本質,故執之為實;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從緣起顯相契入性空本質,見到了無相理體,破掉對萬有顯相的實存見執;

「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透悟性空真義,不住理體見執,回到無所見而無所不見的圓滿,歸真返璞,通透落地,一切顯相,無非真如妙諦、性空真義之所顯。

生命,從此獲得了究竟安定。

7樓:SACE

宗教害人之處就在這些地方,你看到其他答主的說法了麼?

好多人在告訴你是前世的罪業,也就是說是你自己的錯。

這和學校裡那些對學生說「乙個巴掌拍不響」「他們幹嘛只打你乙個?」的老師有什麼區別?

讓你認為是自己的錯,讓自己順從,然後沉默,沉默好像就解決了問題一樣,實際是解決了提出問題的人。

這就是為什麼經常有人要你從自己身上找問題。

8樓:懶猴子

前面已經有人說得很清楚了,我不在贅述。

緣起性空是理,顯現是事。兩者並不矛盾。

華嚴的「理事無礙」的境界,就不會有您這樣的困惑了。

9樓:

緣起性空誰都會說,問題是你真正知道何為緣起性空嗎?只是知道名言上的句子並不能讓你認識到事物無自性,你問題說「從緣上來說是空的,但我會對此產生執著」,有乙個我會產生執著的情況下,你怎麼可能會真實了知緣起性空?

你為什麼會對失去錢財而感到痛苦,非常簡單的道理,因為你執著錢財為我所。

中觀的見解分為世俗諦與勝義諦。勝義諦是聖者的境界,一地菩薩雖然證悟了佛的法身,但對空性的見解也都只是模糊的。何況我們凡夫呢?沒有修行是不可能破除根深蒂固的我執的。

10樓:普波居士

知道緣起性空的意思嗎?是指諸法緣起則生,緣盡則滅的無常性,是說一切法的無常生滅,如虛空花,無有恆常不變的真實性。比如有人偷你錢,這是個緣起,偷完小偷跑掉了,這個偷盜事件,隨著緣盡消失了。

這個偷盜事件,不會永遠不變的存在下去,是有生滅的,故說其性本空。

然而,你不知道這業緣的生滅性,以為真實,還執著在丟失的錢財上,還以為丟失的錢財還是你的,不知那錢財已經成空,了不可得,還執著這個業緣不放,那必然受業苦。

眾生之所以受諸煩惱痛苦,就是執著在諸法業緣上,迷惑顛倒,認假為真,由業力牽引,輪迴六道,受諸大苦。

11樓: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空)

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龍樹三是偈。萬法無自性不違背其假名而立。中觀說的「真」,是以永恆為尺度的。

假如有人偷了你一萬塊所帶來痛苦是中觀尺度下的「真」的是永恆的,那麼你的痛苦應該永遠不會消失。所以其實你可以看到,中觀某種程度來說只是一種辯論術,或者是一種認識論。它的目的是消解對現實世界的一種執著。

12樓:

空性,佛學的定義不是漢文化的【空】。首先此翻譯沒有表達印度佛學的本意。印度佛學的【空】之本意,應該是【一切法不存在於乙個固定的時間與空間位置】【一切法追溯起緣起緣滅,法是乙個無限法相網路的乙個點】。

漢族哲學思想因為起源於乙個宇宙是乙個固定的四方體,上有天帝神靈,下有土地閻王,中間有芸芸眾生歸於人王天子管理。

漢族人的思維模式,無法思維【一種法相】不處於【四方宇宙】的乙個具體位置,如果【法相】在【四方宇宙】沒有乙個具體位置,法相就不存在,就是【空】。

13樓:齊天大聖

別人偷你錢是前世的因緣所致,所以依然緣起性空。倘若你可以看到你前世也偷他的錢導致今生他偷你,你就沒煩惱了,這就是空性,明白了諸法因緣就是實證空性,這樣才可以斷煩惱,而不是說死盯著煩惱反覆告訴自己煩惱是空的,是無常的,這就變成了自我麻木,不是佛教的緣起思想。

我最近學了點藏傳佛教的學習班,他們正在學月稱的入中論,認為一切都無自性,都僅僅是個現象,這種思想很容易變成阿Q精神,明明自己受苦了,非要說苦無常,無自性,是幻覺,不承認現實,現實中存在了,非要說這是虛幻的,實際上已經落入了斷滅見,所以,對於任何人,我都不建議直接學藏傳佛教的中觀應成理論,很容易學成阿Q,明明出現煩惱了,非說煩惱不存在。其實你的情況也有點類似,誤解了佛法。

14樓:十里塵華笑春風

因為緣起性空不是思維訓練,而是要真切證到,前提就是觀修無常,所舉例子是因為還有執著,知道與做到的差別,需要從無常觀修開始去除實執

怎麼理解緣起和性空?

陸陸陸家嘴 緣起性空 緣起有,自性空。緣起性空 本體論角度 分為本體與現象。現象有,本體沒有。緣起性空 認識論角度 感官的坐井觀天,理性的自以為是,概念的隨意安立。概念能幫我們認識客觀世界,但不代表客觀世界本身。另勸 莫執空見。有見,空見,中道正見。寧只有見如須彌,莫執空見如芥子。寧起我見積若須彌,...

佛教最核心的緣起性空,怎麼理解?

補心匠 緣 關係 起 組合 性 本性 空 空。所有東西都是各種關係的偶然組合,所以任何東西都沒有本體,不存在原生的實體。因此,所有東西都不可能有穩定的本性,都是空的。按照佛學的觀點,我們目前所知的夸克並不是構成萬事萬物的最小的基本粒子,因為所謂最小的基本粒子其實並不存在。這種所謂的最小粒子也是由千千...

軟體系統ERP和WMS的區別如何理解?

易境通 在很多企業當中,倉庫方面更多的是在使用ERP系統進行管理,其主要原因在於其他環節一樣也在使用ERP進行管理。然而,從倉庫管理的專業角度來說,ERP系統依然存在很多的不足。而WMS更專注於倉庫管理,以補充ERP的不足。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企業為什麼需要引入WMS系統來彌補ERP系統在倉庫管理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