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概念上詳細劃分「解釋」和「描述」之間的區別?

時間 2021-06-03 19:17:42

1樓:

描述就是通過語言去說某個事項,就是一種客觀的表達。比如客觀世界發生的某件事情,我說這裡有一杯熱水過一會變涼的。這是描述。

而解釋就是是用某個理論去說明某個事項發生的原因,比如熱水變涼是熱力學第二定律的結果。

2樓:林彬懋

這個概念上的區別就是從「大規模的現象」中做「概略性的分劃」。試以我所建構的「象學」做個解說。

「象學」依據體質、作用的觀念,將所有象形字用「歸類法」分成「事、易、物、象、大象」幾大類,再根據這幾類來說明其間的交錯律動作用以及宇宙中各種事物的交感互應,「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當然這樣從「大規模的現象」中做「概略性的分劃」所形成的大規模的、較粗疏的「象學」組織是不得已的,其「定向分析」本身即是乙個思想往下賓士的驅動,但也因其分析與歸納而使一些抽象的「事、易、物、象、大象」因粗具輪廓與各從其類而具體化,以方便處理。

這裡的「易」具有「變易」的原理,也有「簡易」的精神,亦即將「參伍錯綜的變化」作用與程式歸納為整個宇宙的動性發展程式,所以可以將「無窮的差別」落實到「有限的變異」上來,否則不能處理,曰「生生之謂易」,上下感應,縱橫交錯,但均是有規律的、一貫的動性發展程式。

以是,「事、物」互動作用,「物、象」亦互動作用。「物」具樞紐地位,亦可稱為「道」。「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中庸第一章》)「道之為物,惟恍惟惚。」以其不可須臾離也,所以「事、物、象」為乙個在時間裡縱橫、在空間裡並存的現象。

這樣的「事、物、象」當然為「聞見之知」,思想體系駁雜廣闊,「儒釋道」都包括了,但是往後的宋儒卻不能繼承,反而貶抑其真義,更經「佛學」的稀釋,於是「從駁雜中來」,雖曲意維護「儒學」,卻走不出「佛老思想」的影響。這麼一路傳到了朱熹,則只賸下「即物窮理」四個字,但「即」了多年,其實都是在談「佛學」,甚至是「禪學」,王陽明亦然,其「格物致知」骨子裡都是「禪學」,並無法還原真正的「儒家玄學」精神,而「北宋五子」談盡「知性、知天」,標的過高,「大其心則能體天下之物」,卻因不知「幾者動之微」,而不能「盡心」。

3樓:該角色即將到來

個人認為解釋是事件發生後對事件的認識和重複認識,我們要對客觀發生的事件給予符合我們認知的回答(哪怕回答並不符合客觀事實)

而描述就是對事件本身不帶主觀色彩的反映。

關於神經網路和tensorflow概念上的疑問,還請不吝賜教?

lens 1,關於機器學習的理解。比如讓你區分老虎和貓,以前的方法是電腦收集體重,超過100斤的是老虎,低於就是貓,這裡有三個東西輸入資料體重,判斷原則,輸出答案,機器學習是針對判斷原則來說的,有機器在例子中自己學到判斷原則,而不是由人寫出來。怎麼讓機器自己找到判斷原則呢?矩陣或者你說的權重可以模擬...

因果 是建立在 時間 這個概念上的嗎?

張洪 首先說因果和時間都是建立在感知的基礎上的。只是人類對事物及環境的觀察總結。實質性因果規律只是偶然和必然的機率問題,沒有不變的規律。時間的定義是每乙個天體每一種旋轉規律,看似不變的旋轉規律,實質上是有變化的。被因計算而忽略了。你不能一天24小時,一天23.9小時。那樣分秒也隨著變動,不利於常規計...

人類如果不會死亡了(概念上的永生),世界是會變得繁榮還是衰敗?

如果真的概念上永生,那就沒有繁榮和衰敗的概念了。大概率是衰敗,人類占用的資源過多 人類會停留在人類剛從類人猿進化過來的時候。人類最大的問題就是死亡,再高明的科學家也得死。可是人類知識的積累也就這樣,現在來看幾乎已經到了扱限。在進一步,要麼是人工智慧,就是機器取代人類。或者人類和機器共生,人類可以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