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爾和胡塞爾之間的淵源?

時間 2021-05-11 16:20:44

1樓:

眾所周知,胡塞爾《邏輯研究》和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是20世紀現象學界的兩本核心巨著,而《還原與給予》的主要工作是分析兩者之間的關係,並開創一種新的現象學方法,這在當代現象學界是乙個重大突破。

對題主的問題感興趣的,建議看看這本書(我記得中譯本似乎斷供了,可以看看影印版,或者找一找英譯)

2樓:哲學為何p開頭

我看到有人說,海德格爾比起老師胡塞爾:

【而是已經將物件(object)的概念拋開,進入到境域(horizon)的層面當中】。

1、如果object=歐巴馬,說「人」能夠拋開「歐巴馬」嗎?

2、即使進入到境域horizon,其間依然有「歐巴馬」;

3、可見、西方哲學的原意,人=類名,歐巴馬=專名,兩者是不能分離的!

4、大寫表示本體Dasine,更加強調其間的末體,如,sein=蘇格拉底「是」?

5、哪兒是什麼【將意向主體轉化為Dasein,主體性徹底得到溶解,並最終消失】!

3樓:曹璇璣

無論我們怎麼改變,世界還是那個世界,生活還是那個生活。

當我們講邊緣視域時,並不是在剖析乙個物件,或者匯聚很多物件在一起的集合體,而是已經將物件(object)的概念拋開,進入到境域(horizon)的層面當中。即世界從被給予的物件成為exgiven的生活世界,成為無數個無限被擴充套件的邊緣境域的疊加,而人,作為具有意向性的意向主體存在並生活於其中,賦予意向物件意義。因此,往往被認為佔據主體地位的人,因為意向性的賦意行為顯得更加具有居中性,這個居中性並非簡單地表現在意向主體居於主體客體二元之間,而是一種非常糾纏的非主客、亦非非主客的關係,在這種關係中,人即意向主體,一方面喪失了主客意義上的直接主體性,變得更加純粹化,另一方面卻又保留著主體成分好似幽靈般攜帶著主體因素撲向意向物件。

這始終是胡塞爾的矛盾,而海德格爾正是在此處得以突破,將意向主體轉化為Dasein,主體性徹底得到溶解,並最終消失。

一、純粹化的主體性

4樓:弋葉多

補充他們對於語言的完全不相容的觀點。

胡塞爾認為語言是意識和純粹感知的一種表達。只有當語言處在充分的清晰性中時,人們才能透過語言準確無誤地看到它所意指的東西。也就是說,胡塞爾對於語言其實是持否定態度的,他認為語言只是表達意義的工具。

但問題是,如果語言不首先存在,我們能夠依靠什麼來形成意識,保持所謂「純粹的」內在經驗呢?如果胡塞爾不首先證明他所揭示的意識結構是經得起推敲的,那麼那句「回到事物本身」就只是一句攝影俱樂部的宣傳語。因此胡塞爾設想存在著一種純語言,它完全是我們心靈和意識的表達,而不帶有任何社會性。

話說到這個份上,想要給人類的認識提供堅實的意識基礎的胡塞爾,依然不受控地走向了不可知的泥潭。

而海德格爾的名言是什麼?語言是人存在的家。首先是語言有自己的乙個存在,其次才是人干預了進來。而人正因為分享了語言才得以成為人。

望指正。

5樓:飛過滄海

海德格爾和他老師胡塞爾的現象學的最大的分歧之處在於,胡塞爾通過先驗還原,本質還原後,

把一切終極的意義建立在了乙個與世界隔絕的先驗主體的地基上,而海德格爾剛好相反,認為自我、主體性不應該是孤立於世界之外的,被胡塞爾放入括號加以懸置存而不論的東西,恰恰對海德格爾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這裡正好是「此在」展開去領會,去籌畫的意義場所

6樓:ZYJ1號

兩人是師生關係,胡塞爾是海德格爾的老師,後來,學生推翻了老師的結論,還有在納粹問題的分歧,致使師生關係斷絕。

思想上,海德格爾的存在哲學推翻了現象學的基礎。簡單來說現象學走的的是笛卡爾路線,受的是柏拉圖的影響。胡塞爾的現象學認為世界還是分為兩個世界,但是對這個兩個世界採取不爭論,即擱置的態度,骨子裡還是承認的。

海德格爾的存在哲學就不一樣啦。存在就是存在,非存在就是非存在。哪有什麼需要擱置的、括弧的東西。這是走的亞里斯多德的路線。

兩人的哲學基礎不同,海德格爾的哲學可以說否定了現象學。胡塞爾對他很生氣。

7樓:驢兒LVER

非常多!作為只是選修了海德格爾哲學導論的渣渣,只是讀了《存在與時間》的片段都可以看出來很多不贊同胡塞爾老師的觀點。

可能是為了尊重老師或者其他原因(我並不知道),還會加幾句類似「存在論只有作為現象學才是可能的」。這句話是海德格爾2023年說的。

但是早在2023年胡塞爾說「在構成性現象學和相應的形式的和實質的存在論之間的這些相互關係,絕不意味著前者是以後者為基礎的」。

如果題主想要很快速就了解他們兩個人的爭辯的話,中國有很多研究學者有分析。

推薦方向紅學者的《時間與存在:胡塞爾與海德格爾現象學的基本問題》

商務印書館2014出版

作為第一次接觸海德格爾,沒有哲學史基礎的初學者,我看了海德格爾的原著一知半解的情況下看這本書覺得很有幫助。特別是最後一部分:存在之辯。這本書講的很清楚。

希望對題主有幫助。

8樓:Lydia

胡塞爾是海德格爾的老師。

海德格爾發展了胡塞爾的現象學,並且建立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成熟的哲學體系。

推薦一本書幫你了解這兩位二十世紀西方哲學大咖。張祥龍《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

如何理解海德格爾的「此在」?

天為人綱01 上帝永恆創世論當然也徹底否證了海德格爾故弄玄虛,不知所云的所謂哲學。眾所周知海德格爾的所謂哲學充斥著讓人莫名其妙的在 在者 此在 親在之類的離奇術語,而對哲學的根本問題即終極存在和終極真理究竟是什麼可以說完全沒有涉及。而上帝永恆創世論則認為終極存在就是上帝這個作為永恆本體而存在的絕對最...

海德格爾是怎樣解釋「存在」的?

楊景雲 海德格爾認為 人要想脫離其生存的時空條件而存在是不可能的,存在的歷史性決定了理解的歷史性。作為特定歷史環境中生存的人,他對於任何事物的理解都不可避免地要以其生存的時空條件所賦予的歷史內容為前提。這種歷史內容具體表現為人在其特定歷史環境中生存的社會化過程所造就的特定的文化心理結構。這種心理結構...

後期海德格爾天道思想如何體悟?

無論海公講了啥,都不得不認識到他是用德語講的,而且可能還必須認識到他用的是斯瓦本地區的德語 注1 中中國人所知道的 海公講的天地人神 須回到事情本身去完整表述為 翻譯者說海公講的天地人神 換言之,只要在用漢語說 海公講的天地人神 都始終不等於海公用德語講的 天地人神 再換言之,想要領會海公用德語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