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為什麼要普渡眾生?

時間 2021-05-08 01:22:50

1樓:海闊天空

渡人渡己,這個是分不開的,是一體的。

福慧雙修,福與慧缺一不可

我們證道其實也屬於因緣果報

所以要結善緣,自己也要努力,自己內在條件夠了,善緣一到自然開竅。

普渡眾生,就是結善緣,造善業,利人利己。

越是智慧型就越是慈悲(本來的流露),這就形成了良性迴圈無論阿羅漢還是菩薩,修行都需要因緣

阿羅漢不清楚,所以不說了。

2樓:寒士天下

佛教從上座部原始佛教自了漢,到大乘說空,說有度眾生,再到淨土念佛,到禪宗頓悟。

發現了嗎?走的是一條什麼路?

自了漢,需要累世修行無量劫才能成阿羅漢。

大乘呢?度別人,自己成佛,快捷方便了很多。

到淨土念佛的,嘟嘟囔囔一頓念,就能成佛。

禪宗更簡單了,殺人如麻放下屠刀,或者轉念一想頓悟成佛。

其實就是乙個從複雜到簡單,從專職到兼職的過程。

如果從事宗教的專職和尚太多了,就會被當局打壓,於是為了不影響生產力,每一次改革都把專職宗教人士向俗世去推。

每解放一次生產力,宗教就繁盛一次;

宗派所主張的宗教儀軌和修行次第每簡單一點,這乙個宗派就繁榮發達。

3樓:嗡班匝薩埵吽

大乘、小乘,了義不了義,題主是個善於思考的人。

那麼我有一問請題主釋疑:佛在世時可有大小乘?可分顯密?

佛法不等同於佛教,佛教有佛教的說法,佛法有佛法的緣由。

所以,題主,真實的情況是,大乘也不是在普渡眾生,而是在度自己。

僅此而已。

順祝題主修行路上多順緣。

4樓:方外俗漢釋悟修

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十法界同一性體,本如來藏妙真如性。與眾生有隔閡,即是與實相有隔閡,即無法悟入實相。眾生,是我等心內之眾生;諸佛,是我等心內之諸佛。

若於任一境上,或貪或嗔,或不理會,都違背平等法性。

而《華嚴經》有段話說得更直白:令眾生歡喜,即是令諸佛歡喜。「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花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即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型花果。」度眾生與成佛是密不可分的。

5樓:

我為啥要在網上勸人向善

哪怕遭人口舌

甚至因為我自己的語言不當,背一些業力,也依然會做。

因為……這就是所謂的命運啊

這是我自己選的路

為什麼要普度眾生

如果非要說為什麼

就是乙個原因

我愛這個世界

也愛這裡的人

見不得他們遭受苦難算嗎?

如果自己能夠避免這些苦難

我很樂意分享給其他人

哪怕我這跟稻草不夠粗

也願意分一分

這是我的初心

6樓:當下的幸福

我覺得在這次疫情給大家帶來啟發中,最突出的乙個恐怕就是針對這個問題了。

維摩詰大士說「眾生病就是菩薩病」。這可真是最難理解的一句話。眾生病那是別人病了,和菩薩自己生病又有什麼關係呢?

我們都知道證悟的乙個重要指標是要解脫煩惱的,煩惱阻擊戰和疫情阻擊戰確有相似之處。假如把最終的證悟和解脫比做防疫勝利。那麼羅漢道就好比自己徹底勝利後,不再過多的去管別人了;菩薩道就是自己勝利之後,還要盡量幫助和協助大家都取得勝利才算結束。

菩薩這是要幹嗎?愛管閒事兒嗎?管閒事兒和自己解脫有關係嗎?大家以往最不理解的就是這個地方。

但是這次疫情真的讓很多人都理解了這個問題。

自己勝利真的是徹底勝利了嗎?哪怕這個星球上任何乙個國家疫情還在大爆發,我們難道真的能獨自宣布疫情結束?

所以,可能也不是要什麼普渡眾生,因為根本沒有什麼眾生是需要渡的。佛學裡面也從來不會講什麼普渡眾生的責任義務問題,說的都是自我修行。比如這段話: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

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

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

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

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

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摘自《金剛經》

這裡說的明顯是「只是去做這件事,但是不用操這個心」,做這些就是降伏自己內心的一種方式,落腳點還是自我的修行。而不是要讓自己的心被任何責任義務的問題給拴住,那就著相了,不自在了。

更不是像某些宗教的「原罪說」講的那樣,是為了贖什麼罪,我們沒什麼罪需要贖的!只是提供人道援助而已,是幫你、不是欠你,你不需要也可以不給你。這次疫情我們中國的態度就非常好,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

中國不需要道歉!

幫助別人就是幫助我們自己,只因為道理本就如此。只有大家都好了,我們自己才能真正宣布疫情(煩惱)結束,經濟社會生活才能重新走向正軌。所有與此相關的我們內心的恐懼、擔憂和可能由此造成的一切傷害才能真正終結。

所有學佛的朋友都不必迴避這個問題。不是我們有多高尚,高尚就「有我」了,也不是我們想幫別人或者有什麼義務,實在是看到別人難受我們也難受。用現在的話說,只有你幸福了我才能幸福,就是這麼自私!

套用孔夫子的話,不幫忙的話,「汝心安否」?要是覺得「安」,也可以不幫。

而且佛渡有緣人,你們不來求助,我們也不會主動去幫忙,都別說無所取的幫忙,態度不好,你拿錢我都不賣給你!以上。

7樓:大道無名我有名

大小乘是怎麼分的?

聲聞緣覺菩薩佛。

羊鹿牛白牛四車。

聲聞只渡自己,緣覺渡親朋好友,菩薩渡眾生。佛與天地無二般。

普渡眾生是什麼意思? :為人民服務。

實際上只有一種渡法,一種成佛之法。就是白牛車,就是普度眾生,就是為人民服務。

什麼去我執、貪嗔痴。你只有追求無我,才能證到佛,說白了就是奉獻,自己天天修,打坐,念經,有什麼用? 為國家,人民,家人,朋友做貢獻了嗎? 負責任了嗎? 吃飯的本領有嗎?

為什麼這麼多人誤人子弟我不懂!大家不要去讀佛經! 釋迦摩尼為什麼說他沒有說一法! 因為有八萬四千人他才說八萬四千法,那都是別人的法,不是你的法!

真正學好佛只有乙個途徑: 看釋迦摩尼的生平,再看壇經。

皈依佛法僧,但沒有說要皈依教。踏踏實實做事,養活自己,負家庭、朋友的責任,如果能有大能力,為社會做點事,就是佛菩薩了!

記住兩個原則

1、 佛法因人而異。

2、 佛法因時代而異。

就這樣哈

8樓:dengyi5230

這個答案上面已經有人回答了,在普賢行願品裡面有說。

無量壽經上也說。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十方諸佛護念眾生,甚母憶子。

什麼是真正的愛。慈悲就是真正的愛。世上的男女之情,那不是愛。真正的愛是無我的。不求回報的。就像佛菩薩對眾生的愛一樣。是無我的。

你看你喜歡某乙個人,你會說。我喜歡你,我愛你。這都是在我的提前下才成立的。

佛教其實是一種教育,不是迷信。佛陀有乙個稱號就是天人師。就是一切眾生的老師。

你這個問題就好像在問。為什麼老師要教那麼多的學生,而不是單單教某一部分一樣。在佛菩薩眼裡,我們所有的眾生都是他們的學生。希望我們都成佛。然後轉相教授不可復計。

9樓:「已登出」

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復次,善男子!

言恆順眾生者,謂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剎海所有眾生,種種差別。所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或有依於地、水、火、風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卉木而生住者,種種生類,種種色身,種種形狀,種種相貌,種種壽量,種種族類,種種名號,種種心性,種種知見,種種欲樂,種種意行,種種威儀,種種衣服,種種飲食,處於種種村營,聚落,城邑,宮殿。乃至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如是等類,我皆於彼,隨順而轉。

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

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

於暗夜中,為作光明。於貧困者,令得伏藏。

菩薩如是平等饒益眾生。何以故?

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

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

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

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譬如曠野砂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

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型華果。

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大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

菩薩如是隨順眾生,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普賢菩薩行願品》

10樓:珞迦悲華

眾生混在一起沉淪於輪迴夢中太久了,相互之間有很多糾葛,不把自己所欠的主要債務還清了,也是沒法自己從輪迴夢中醒來的。幫別人也是還自己的債務。幫別人也是減少自己的羈絆力量。

否則障礙太多的話,證悟也容易證不成,甚至連學習的閒暇條件都沒有。

11樓:華藏淨流

如果菩薩不度眾生菩薩會很寂寞的。菩薩生生世世積累了很多福慧資糧,他已經站在很高很高的頂端,就如乙個世界上最富有的人的所有財富只有他乙個享用,看著所有的寶貝蒙塵無法發揮效用然後消隕又有什麼意思呢,白白辛苦了。而眾生生生世世和他互相貪愛為了他造了很多業而現在沒在苦海頭出頭沒有諸險難無歸無救,只要眾生肯念肯求救於佛(菩薩),佛(菩薩)所有的福慧資糧就能傳送給他,拔他苦毒。

所以佛(菩薩)說"你一心念我直來,我能護汝",所有人都會欺騙你,只有佛不會,因為他就是真理本身,真理永遠不會騙你。

所以還是要度眾生的。

南無阿彌陀佛!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12樓:

以華嚴經的宗旨來講,

你可以把佛陀創造的世界視作一座學校。

把佛陀自認為最好的「生存方式」「宇宙真相」教導給眾生。

這樣大家就能無憂無慮的存在於法界之中了。

自我證悟相當於自己學成畢業,

渡化眾生相當於,教導眾生引至畢業。

不管什麼型別/質/量的眾生都能教育畢業,智慧型能力可以自己開個學校主持教育工作,相當於圓滿成佛。

去非佛陀創造的世界搞教育,可以看做是外出教學。

眾生,往大了說,大家都是虛空化育。

往小了說,有分出自己的,有自己分出的,有平級平行的,有分出跟自己平級平行的,有平級平行分出的,等等等等等等

越是教育的多,教育技能/法門越完善/順手,和諧安樂的虛空生靈環境氛圍越廣博。

佛陀為何要普渡眾生? ?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 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 人 眾生 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金剛經 陳飛霖 據說佛陀在菩提樹覺悟後,曾甚深獨自思索了這麼乙個選擇,究竟...

佛教說前世因今世果,又說慈悲為懷普渡眾生,這是不是自相矛盾呢?

樂意will 萬事皆空,因果不空,萬般不去,唯業隨身。宗薩仁波切說 業力在每個人手中。我佛慈悲為懷,也是希望眾生脫離輪迴苦海。但每個人必須對自己行為負責,承擔責任。因為佛也不能改變因果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萬事皆空,因果不空,萬般不去,唯業隨身。 林錯 因為你把因緣果報看成是單向的了,這個邏輯就好...

佛家老是說要普渡眾生,那他們為此做了什麼呢?

塵心 做了一大事因緣,即是 如來演法 就如提出乙個命題,正反雙方博弈,最後就能把真相闡明。如來法不可說不可傳,需要眾生自悟,因緣演繹。寺廟裡的佛法只是佛法的起點,隨著眾生因緣的成熟,世間佛法也會開花結果。 小島主 翻譯 修改 傳頌 講解佛經佛法 修廟建寺立菩薩都是在普度眾生。戒律可以沒有,可以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