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為什麼要興建寺廟而不把錢捐給需要的人?

時間 2021-05-06 04:24:06

1樓:趙凡塵

你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

所以,你之所以想不通,是因為,你沒有拿他們當普通人看,你覺得他們應該很偉大,很無私,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但是,佛法是自利利他,換句話說,我有錢先自己花,花不完了再給別人花,佛法從來沒有說過,餓死自己,養活別人。沒有這種說法,佛陀總是說,你先過好自己的生活,再去幫助別人。

你自己都是個窮光蛋,你怎麼教別人發財?你自己都考不上大學,你教別人如何考清華?所以我們要先照顧好自己,自己過得好了,有餘力再管別人。

2樓:玥涵 禪修者

首先,一層的人已經回答的很好了,我補充你一點,就是你說家人也是學佛的,但是他們自己做的和說的學的是相違背的,這個很正常,也給你打個比方。

我是學心理學的,在心理學這個行業,很多心理諮詢師後來都出了問題,因為學習的人就有不同階段,那只是在乙個初級階段,他只是學了道理,並沒有把道理運用到自己的生活當中,運用到自己的身上,這是任何行業都有的現象,而不能因此就拒絕他們學習,或者拒絕他們所學的這個知識,知識本身沒有錯,而是學的人還沒有學到家,如果他們真的能做得非常好,那麼他們可能已經是大德了。而正因為他們有問題,才需要度化學習,不嚴謹地說,如果他們沒有與佛結緣,也許現在他們的認知會更糟糕。

你說的家人這種現象,我在寺廟裡經常見,很多人學的有點形式主義了,他們只是為了祈求自己得到福報,而還沒有參透普度眾生的要義。但是佛就是包容的,就是要把這些人收回來,普渡這些人。普度眾生,就是不管好壞,只要你信我,我就帶著你走,佛家不是考大學,不是你必須達到一定水平才可以學佛,學佛沒有門檻,只要你一心向善,只要你有信仰。

至少他不會做惡。

反過來說,乙個惡人,他也信佛,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他上輩子修下的福,這輩子有這個福報可以揮霍,第二種情況,但如果他揮霍福報,用盡了,自然會遭到因果輪迴(受到懲罰)。一切都是有定數的,誰也逃不掉?如果他利用佛做壞事,那更是罪孽深重。

3樓:

也是有把錢捐給需要的人的,例如(慈航普度:近代中國佛教慈善事業論綱 - 中國知網):

(近代中國佛教慈善事業研究 - 中國知網):

至於現在的某些情況麼,沒錢沒人做不了多少事情,但是錢多人多就會出現組織腐化。

相關(為什麼有人說亂世道教出佛教隱,盛世則反?)。

4樓:Cherish168

佛教比較常見的善行是收養棄嬰,比如《西遊記》裡的唐三藏也是棄嬰,在古代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只是現在有孤兒院所以這種情況很少見了。。

5樓:不來不去

佛教認為四聖諦是解脫痛苦的根本途徑。了知認識痛苦,認識痛苦的根本是集,斷滅痛苦的因,達到滅苦的果。寺廟是佛法遵循者修行的場所,接引需要幫助眾生的地方。當然需要建寺廟。

6樓:空宇

寺廟,僧眾,其實是佛法在世間的表率。他們的作用在於,讓世俗中的我們明白,是有人可以清心寡欲,克制慾望,不利慾薰心,唯利是圖的。所有正信的寺廟和出家人,之所以值得恭敬,就是因為他們是人性的一層防線,讓我們明白,這世界上是有人可以戰勝慾望,可以克服與生俱來的貪嗔痴,一心向善。

他們不是世間僅有的表率,但也是極為重要的防線之一。如果失去了這種表率,所有人都會認為人天生就該屈從於慾望,應該首先滿足自己的慾望,無論它會對其他人造成怎樣的傷害,那個時候,這個世界就太悲慘了。

7樓:sophia alaya

小時候我家在某個又土又窮的街道裡,但是這個街道裡有個佛寺,是我市最著名的那幾個寺之一。

每次大災大難街道紅十字會動員捐款的時候,那個寺都是街道捐得最多的單位

寺裡不宣傳這個,一般人也不知道

8樓:楊淳彬

在世修行的苦行僧,才是真正的僧人,心靈的導師,那些居家的和尚,只能面對低層次的信眾,用具象符號來感染那些缺乏想象力的人。

佛教總是避免不了低層次化的趨勢,世俗化的佛教寺廟,差不多成了俗人向佛行賄的場所,實在是失敗。

9樓:狗蛋嚇了一跳

槍桿子出政權,大家都不傻,而老話說得好,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有時出來行走江湖,講不講信譽問題沒人關心,值不值得信任才叫回事。

10樓:張馳

沒有說不捐給需要的人、布施是六波羅蜜的第一部;不住相布施才是真正的功德;用來扶貧火建廟都是可以的;其次金剛經也說過,給別人傳達契理的功德大過直接的金錢、捐助寺廟可以幫助更多的眾生度化。

11樓:

《大方等大集經》

爾時,世尊告月藏菩薩摩訶薩言:「了知清淨士!若我住世諸聲聞眾,戒具足、舍具足、聞具足、定具足、慧具足、解脫具足、解脫知見具足,我之正法熾然在世,乃至一切諸天人等,亦能顯現平等正法。

於我滅後五百年中,諸比丘等猶於我法解脫堅固;

次五百年,我之正法禪定三昧得住堅固;

次五百年,讀誦多聞得住堅固;

次五百年,於我法中多造塔寺得住堅固;

次五百年,於我法中斗諍言訟白法隱沒損減堅固。

我想,上面這一段文字,應該不需要進一步解釋了吧。

12樓:膺伏儒教狼鬼之才

先說花錢修廟宇不直接給,授人一魚不如授之以漁。第二點,你說你們家長各種放生後動物死去的,確實是他們的不對,這不是放生,而是殺生。而且歧視女性也屬於,心不淨,也不是正經修佛,純屬誤入歧途

13樓:善禾

試著分析題主的問題:佛教宣揚眾生平等,崇尚和平,但是身邊很多佛教徒停留於口頭或者形式,行為上卻依然做著對別人不好的事。寺院也只知道蓋大廟,卻不去做直接利益別人的事。

如果我分析得不錯,題主是乙個很善於觀察和思考的人。目前佛教界從寺院到信徒的確都有不同程度的問題,有的寺院熱衷於蓋大廟塑大佛,對於弘法佈教卻做得不夠,宗教活動停留在燒香和放生。信徒流於空談者多,落實於行動者少。

這是教內很多法師的擔憂,這種現象的出現跟大的社會環境有關,追求大而無當的東西,喜歡喊口號,不抓落實,一切以經濟利益為中心等等。

但是在這種亂象中我們不能忽視佛教本省的價值,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佛教為社會的穩定,人心的安頓提供了很好的方法,這是當代佛教界和信徒要努力的地方。寺院是佛教的物理承載,興建寺院本身沒有錯,而且很有必要。寺院為民眾提供精神力量,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去救死扶傷、支教辦學。

事實上寺院在慈善方面做得也很多,只是大眾不一定清楚。

14樓:劉本王

戰爭年代,魯迅不學醫改寫文

錢財或可以買到很多東西,但不一定可以讓人活下去。善款又能救多少人呢?還不如告訴他人學會自救。

當然這都是很想當然的答案。不救濟災民可能是因為救不了也不能救,也可能是根本不在意他人死活。

按你的說話,其實完全可以這樣提問,為什麼我們不迎來大同世界呢?為什麼我們不可以每個人互幫互助不分你我呢?為什麼佛主不順手救苦救難呢?

其實主要原因是我們是生物演化論的一員啊!

適者生存,我們是為了人類的美好未來篩選最優良的基因啊!我們每個死去的人都是未來人類偉大成就的基石啊!

15樓:林狗蛋

反對本題下佛教徒的回答。

蓋個寺廟除了養活一大堆不生產的僧人還能有什麼用?

如果真有用的話貧困山區就不需要資助了,都蓋乙個寺廟過去萬事大吉。

16樓:青青翠竹

國家為什麼要興辦教育,而不是直接把錢塞給窮人?

更何況多數有條件的寺院都有慈善功德會,幹的事就是題主說的把錢送給需要的人,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17樓:正性離生

我也這麼覺得,我沒錢我還懶不想工作,我很餓吃不起飯,看著你們這些有錢的不給我卻給廟裡面實在是欺人太甚,今天我就要站出來說一說,你們這些有錢的就那麼蠢嗎?還有你們寧願把動物的放水裡面都不給我吃,你們有沒有良知?我餓你們不知道嗎?

我好吃懶做跟你有什麼關係,你有錢吝嗇就是你的不對了,不要說我道德綁架你,你們有錢,就該拿出來,知道不!

為什麼幾乎所有供奉道教天尊,佛教菩薩的寺廟大殿都陰森森的。?

王青 Steven 這和寺廟無關。古代建築大多是室內昏暗的。中世紀的古堡,英國郊區的農莊。中國的大院建築,紫禁城。都是室內昏暗的。這是建築材料和建造技術決定的。現代材料鋼和玻璃的出現,才讓建築採光變得更大更通透。現代寺廟雖然材料和技術有更多選擇,但為了延續傳統對寺廟的印象,大多還是會選擇昏暗的採光。...

佛教求的是解脫寂滅,為什麼還要建立寺廟,求福報,建佛像?

A B C 解脫是終點C,走向終點的過程,即是解決問題 改善缺點,修得圓滿 的過程B。佛法,是過程B中佛教提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建寺廟建佛像求福報,提供了走完過程B的動力,並指明過程B的路徑。解決問題可以有很多種方法,教派也因此而生。不必拘泥於教派方法,各自有各自的優點缺點。 秋沛 這種問題我覺得用...

為什麼佛教昌盛而道教式微?

小不溜 佛陀論述的人生八苦,在 阿含經 中詳解為生苦 老苦 病苦 死苦 憂悲惱苦 怨憎恚苦 恩愛別苦 所求不得苦。作為乙個凡事講邏輯的consultant,我理解前四種為 身苦 生老病死為無可奈何之事 後四種為 識苦 憂怨愛慾自心而發無法逃避。這麼一句 人生有八苦 就完美定性了作為五蘊聚合的情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