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把飛機上的重要資訊變成實時資料 而仍然保留著黑匣子這種方式?

時間 2021-05-31 10:33:22

1樓:Chen Horace

上次法航F447事件的時候就有這個裝置了,我記得是A330吧。地面人員第一時間就知道了空速管結冰,然後……

調查員:黑人問號???

因為空速管結冰並不是什麼大事,法航之前就發了材料說明怎麼處理這個問題了。

最後還不是直到撈到黑匣子才知道怎麼回事……

2樓:

我認為並不是不可行,而是因為飛機上使用的電子技術為求穩定或因其專案規模太大,不方便快速匯入較新的技術。

自控系統穩定優先。

非相關專業人士,僅提出看法,無事實依據支援。

3樓:

我倒是覺得不用實時傳輸,但可以同時多做幾個實時備份。而且,也不用太長,就最後10分鐘或者半小時。防火的,防水的,抗壓的,分別放置在飛機的不同位置。

比如這次,如果落入海中,其中乙個可以自動脫離飛機並漂浮在水面。總之,就乙個備份太少了。多幾個也佔不了多大空間和重量。

多乙個,就多一倍搜尋到的可能性。

還有搜尋定位的,未必一定要集中在黑匣子中,多做幾個定位訊號發射儀,有訊號強時間短的,有訊號弱時間長的。強訊號可以在大面積搜尋中定位,弱訊號可以準確定位。同樣,可以多放幾個。

現在定位方式這麼多樣,整成現在大海撈針很不是滋味。

4樓:李書航

首先還是得優先解決機上上網問題。現有的解決方案,1是無法適應全球各國複雜到爆的空管規定,2是漫遊上網費用難以結算,成本太高。國內航班有可能優先解決此問題,然後輻射到國際。

在這之後,機上的一些活動記錄可以由乘客自己通過社交網路來記錄,如果航空公司需要雙保險,也可以自己設定企業標準,將飛行資料實時傳送回本公司。不過,受限於不同航空公司的財力標準,這難以普及而成為強制性的措施。相對而言,黑匣子的費用是包含在購買飛機的費用之中的。

即使在允許wifi傳回飛機實時資訊的航空公司,相信黑匣子也會作為更加可靠的保全證據,會一直保留而不被淘汰。畢竟,優秀的應急和軍工產品,一定都具備結構簡單,結實耐操的特點——請參考經典的AK47。

為什麼有的飛機上能上網?

航旅縱橫 以前是不能上的,不是因為干擾飛行,飛機上天後手機是沒有訊號的 手機訊號使用的是地面基站 但是現在有些飛機上設定有Pico基站,通過衛星連線地面通訊網路,並且不會影響飛機飛行安全。 Trivial 作為IFC領域的專業人士,看了答案有點哭笑不得,知乎還需要任重而道遠!飛機機艙內的上網目前方式...

為什麼不把近防炮裝在戰機上?

馬桶上的沉思 為什麼不裝?原因很簡單,這套系統體積太大效率太低,戰鬥機裝不下,轟炸機裝了意義也不大,比如曾經普遍在轟炸機上出現過的尾炮塔,蘇聯圖95就搞過帶雷達射控的尾炮塔. 餘鵬 如果是指以動能彈藥為攔截手段,可以360度旋轉的那種自衛炮台的話,因為體積原因,飛機上不能裝。但類似的思路已經在雷射近...

為什麼在飛機上沒有高原反應?

十三客棧 飛機有供氧,你到高海拔的地方是直接裸露上缺氧的環境中的,這個肯定和飛機上不一樣的,擔心高反的話,可以在出發前用紅景天,進入高原後有反應的時候用藍養片,有幫助的。 亦心 高原反應主要是缺氧,氧氣濃度降低出現的急性病理變化的表現。海拔比較高的地方 3000公尺 氧分壓降低,形成低氧環境。容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