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量普通話中聲母為zh的字,在贛語中聲母為d?

時間 2021-05-05 17:43:42

1樓:帶個人

中古漢語中的知母是發d的捲舌音,聽起來和莊母也就是現代漢語中的zh類似,在後世音變中北方漢語捲舌d變成了zh,贛語則變成了平舌d,只是兩種不同的音變方向而已。

2樓:

對贛語不了解,對客家話和閩語有些了解,也是這個特點,比如蜘蛛讀didu,儀讀ngi,j讀g比較多吧,送氣變k好像不多,所以閩客贛等南方方言都是一家

3樓:

對贛語的音韻體系不甚了解,因此簡單分析一下題主描述的現象

普通話中 zh ch sh r 聲母部分繼承自中古端組三等莊組。端組的發音(/t/ /t/ /d/ /n/)類似拼音的 t d n,莊組的發音(/t/ /t/ // //)類似拼音的 zh ch sh r。三等韻有個 i 介音,於是端組三等在 i 的影響下後移(也可能是翹舌)變成了或 /t/ /t/ /d/ /n/ 一類的音,最終與莊組合流。

因此贛語將普通話部分 zh 聲母的字讀為 d 聲母,可能是端組三等發音滯古,也可能是端三與莊合流後再塞化的結果,具體要看有該現象的字在中古分別下轄於什麼聲母而定。

普通話中 j q x 聲母繼承自中古聲母精組見組。精組的發音(/ts/ /ts/ /dz/ /s/ /z/)與拼音 z c s 類似,見組發音(/k/ /k/ /g/ //)與拼音 g k ng 類似。四等韻本來沒有介音且與三等韻主母音不同,例如仙韻/ian/~/in/ 與先韻/en/,二等韻有個 r 介音。

在後世演變的過程中三等韻與四等韻先合流成了有 i 介音的形式,後來在官話中大部分 r 介音前移與 i 介音合流,極少部分弱化脫落,而南方各個方言中 r 介音基本都弱化脫落了。此後,許多官話中的見組和精組先後受到 i 介音的影響變為 j q x,但也仍有部分官話區分,具體可以表現為精組 z c s 見組 j q x(近古北京官話)或精組 j q x 見組 g k h(現代西南官話-桂柳片)以及其他中間狀態。這個過程叫做尖團合流

贛語存在將普通話 j 聲母的字讀 g 聲母可能是區分尖團的一種形式,也可能是 r 介音脫落導致聲母沒有發生變化,具體要看 gi- 在當地是不是合法音節以及見組與精組讀音是否不同來確定。

普通話的零聲母繼承自中古漢語的疑母影母。疑母發音即為 //,影母為零聲母。現代大多數方言不再區分影母與疑母,疑母在 i 介音前傾向於脫落,也可能會受到同化而變為 ni,如擬、牛、研、藝、語等,而沒有 i 介音的字在不同的方言中可能會有不同的發音,有些全部讀 //,有些全部讀零聲母,也有些仍舊區分二者。

贛語將普通話零聲母的字讀為 // 可能是區分影疑,也可能是另外一種影疑合流的方式。具體要看愛、艾等字在當地方言的發音中聲母是否相同確定。

至於 l 讀如 d,並不能從中古漢語的角度解釋,個人認為是 l 發生了同部位塞化導致的,且很有可能為濁音,並不是拼音 d。

普通話聲母gkh,zcs,jqx存在互補,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格局?

稽古明今 gkh和jqx 互補 是因為前者只有合口呼 一等字 開口呼 二等字 字,後者只有齊齒呼 三等字 撮口呼 四等字 zcs只能講區域性和jqx 互補 是因為北京地區的帶東北口音通語成為了標準語,而東北念不來尖音 燕趙重濁 於是zicisi尖音字全部併入團音。其實南方廣東一帶往往把zhchsh念...

普通話中聲母為 k 且讀陽平的音節,如 k ng k ku ng ku 分別是怎麼形成的?

我說一下吧,根據潘悟雲的中古漢語擬音 扛 k 平聲 雖然上古音讀 的一大堆字中古都並到匣母,這個 扛 聲母可能濁化了,形成了新的群母非三等地位,即發生了音變 k k 然後就發生了漢語方言常見的濁音清化,按照規律平聲清化變成k ng。狂 在中古漢語裡是三等合口的地位,擬音 i 平聲。雖然說早期的中古漢...

讀書是普通話,講話的時候為什麼講不好普通話

公子安ayakashi 普通話的普及程度在大陸是非常高的 起碼,如今的大部分孩子說普通話的時候肯定比說方言的時候多。但為什麼還是講不好普通話呢?這就涉及到了方言和普通話得差異問題。我雖然是南方人,但我的方言屬於北方語系,音調和普通話很不一樣,但是字的唸法大部分是相同的,少部分保留了古音。儘管如此,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