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內家拳裡的功夫上身?

時間 2021-05-05 19:20:34

1樓:

好問題,非常好的問題。

個人理解,從明勁上找。

能明白勁是怎麼來的,且能每種勁打清晰了,不用說每種勁都打多好,老前輩們不也是各有所長,算上身了,後面就看自己是不是繼續下功夫練,是不是有機緣學到更多的東西了,有明勁的功底,咱不說多能打,畢竟懂的都知道打是另外一回事一套練法,這裡說的是功力,至少一打拳架子,人家能確實認可這是內家功夫,而不是空有架子。

2樓:法直

內家拳把拳練進神意裡,才能隨心而發,是高手的拳。拳經說「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心神一動,對手就已中招。薛顛稱之為道藝之學的不二法門。

薛顛「隨時而發,一言一默,一舉一動,行止坐臥,以致飲食之間,皆是用。」薛顛這段話說的是極好的。到了道藝的境界,無招勝有招,玩的皆是神意變化,是不是形意拳已經不重要了,舉手投足都帶有拳意,廣播體操也可以打人。

【九段VS九段!】昭和62年京都大會谷口安則 vs 森島健男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用神的功夫,日本人從中國學去了些基礎,加在劍道裡,成了劍道中最高深的內容,高段位的劍道對決基本沒有頻繁的動作,二人對立僅微微運意,舉劍便勝負已分。

西方文化是難以理解「意」的,他們的世界充滿了躁動和熱血——足球、籃球、橄欖球。西方人的武術也同樣如此。無法靜心內觀,自然也明白不了「致虛極,守靜篤」的「觀復」之理。

特別說明:武學有不同的境界。基礎武學是上乘武學的基石。

習武如登山,一步一重天,同時一步也不可缺,登山者沒有只登最後一步的,學人不應好高騖遠。捨棄拳勁拳勢,不練功力,直取道藝,無異於建造空中樓閣,必無所得。

3樓:太極拳 莫勇師傅

1-打一套拳無論多久,無論發不發勁,結束後氣不喘,臉不變色。

2-工作生活幾乎不會疲憊,身體有極強自我調控力。

3-心態平和,冷靜理智,自信心強。

4-以禮服人,以德服人。

5-每天享受高質量拳學訓練,不間斷。

4樓:烈火焚天

不管練什麼功夫,到最後歸結到幾條筋上。筋不成,功夫不成。筋是功夫耗出來的。

形意門人彼此以名號相認,以信物相認,還以筋相認。沒幾條練成的筋,無人承認。

——摘自《李仲軒詳解象形拳法真詮》

功夫上沒上身,老一輩還是有明確標準的。這個實實在在,易於分辨,糊弄不了人。

5樓:三十年來尋劍客

內家拳功夫上身?

一切玄乎乎的東西都是不存在的。

有個很有名的心意拳老師說過,他年輕時候和老師學心意拳三四年,後來下部隊,和戰友打籃球,沒乙個是對手的。因為他幾年的練拳生涯,使他的身體素質好得不得了。

練猴形能一蹦一人多高,乙個燕形能臉貼著地面抄出去,一頓飯能吃十多個饅頭加一大碗麵條。

力量、反應、體力、敏捷都比他戰友強太多了,坦克的履帶換起來都不帶喘氣,輕輕鬆鬆。

什麼是功夫,先不談實戰能力怎麼樣?

你身體素質最起碼得棒吧?什麼都沒有,要不瘦的竹竿似的,要麼全身一堆肥肉,走兩步都喘氣,這樣的人說自己內家拳功夫上身?我是不相信的。

ps:我原先也覺得這位先生吹牛,哪有人會一蹦一人多高的,直到我看見舉重運動員跳槓鈴片。

6樓:知見無見

上身就是會用,能打啊,自己練的功夫能打出來幾分就是上身幾分,看似玄乎道理很簡單。

內家拳分練法打法,即體用,上身就是會打會用。

樓上說的都是啥???????

7樓:海賊only

內家拳的標準是「以武入道」,在入道的途中,會出現敏感能力變強,對對手的拳有一定的感覺,身體內充斥能量,丹田有內氣能夠抗擊打,任督二脈有能量流動等等。當然這都是基礎,真正好的內家拳是可以入道的,可以接通天地那乙個點~

8樓:之乎者也

內家拳功夫上身,首先氣質就不一樣氣色差的不是練錯了,就是假的,不要被大師名號所嚇倒整天揣著藥丸子你就不用想他的功夫有什麼,內家拳的肉肯定是軟的,像小孩子嬰兒的,性格也基本上是溫文爾雅,但是只要有事,反應異常激敏,而且對於很多搏擊高手都能秒殺,普通人更沒得比,沒有到這一步的,就甭提什麼內家拳 ,行不行拳頭見真招

9樓:留刀

其他人的回答大多比較詳細,一般來講,能不刻意的打出本門應有的拳勁應該就算上身了。但是要是更深一點的話,我覺得有一句話可以形容——功夫生活化,生活功夫化。

練拳時間長了,走路的時候腰胯開合,會比一般人步子稍微大一點,坐著的時候,尾閭中正,並且整個後背垂直而不彎曲,會比一般人看起來挺拔一點而且腰間盤也不容易出問題,生活當中做一些動作的時候也會習慣性的合上拳理,比如說東西掉地上了,一般人彎腰撿,我蹲下來撿,蹲的時候姿勢基本上就是形意拳的坐銀剪步,這個不是刻意的,就是習慣了而已。

所以我覺得,功夫上身,應該就是習慣了吧,把拳理非常自然的融入到了生活當中的一些小事情和小動作裡面,所謂「抬手就打,出手就有,打完就忘」。

10樓:

張偉麗獲得UFC冠軍後,這個回答要修改了。

張偉麗是散打出生的,一沒有練內家拳,二沒有氣功內力。不知道氣功內力的傳武怎麼拿不到冠軍呢?哦對,插眼踢襠一擊必殺,專打沒練過的人。

胡說八道。 能去美國把外國佬擊倒的才是真功夫。 反正我只知道,國內比賽,外國佬永遠是輸,而國外比賽,幾乎看不見中中國人。

11樓:

內家拳有很多種,因為我練太極拳,所以我說太極拳的上身標準。

太極拳的功夫上身就是身體鬆柔,身體鬆柔了,功夫就上身了,就能把別人發出去,同時也能化掉別人的進攻。

功夫上身了,身體鬆柔了,也就完整了。

其實,用文字表達只能這樣表達,外行不一定真明白。只有練拳人功夫上身了之後一看就明白。

所以說拳譜是給懂功夫的人看的,不要以為懂得了文字就懂得了功夫,這是瞎鬧。

12樓:石穿

首先沒有什麼內家外家,真正的功夫不會分這個,殊途同歸。最終要達到的效果就是實際應用中的隨機應變,而這僅僅是最基本的,並不是多高的層次。

其次,目前這種功夫和競技中的功夫差別在於層次不同。乙個是有規則,乙個沒有。有規則變化有限,顧忌少。但究其本質都要達到隨機應變。

最後是否上身的問題。只能經過實戰檢驗。否則就只能停留在想象中。

比如,學習開車的過程,摸車,熟悉基本動作,反覆練,這時候車是靜止的。車啟動,在規定的場地駕駛,體會行駛過程的感覺,打輪走直,停靠等等。比靜止時複雜的多。

最後上路。到正常的公路上駕駛。你會感到每個層次都不一樣,但使用的操作沒什麼不同,不同的是你的反應,心理。

當你正常駕駛了足夠的公里數,經過了足夠多變的路況,才有可能談得上評測一下自己的駕駛技術。

所以,對於只是個人練習,或是同修之間的練習,或是經過一些不多的實戰的,都還談不上上不上身的問題。除非你是天才。

13樓:圖南

先是整勁上身,周身一太極,知陰陽動靜。內三合,外三合,去後天之拙力,不拘於行走坐臥,心意一動即是拳。

心空無罔,妙用隨緣。實戰的時候不去想怎麼打,將有意識控制的運動變成條件反射。身體條件反射的出手,變化。打完之後自己都不知道怎麼打的。

眼耳鼻舌身意,六感倍於常人。還先天之本性,野獸之本能。

練到一定程度自身就有體會,比如你熟睡的時候有人突然接近你,你會自然的起來反擊,人都被你打出去了你可能才剛醒。但這只說明你的功夫剛開始上身。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14樓:Georgechen

我覺得應該是換勁簡單來說就是在生活中時刻以內勁(可以看成是一種巧勁)而非拙力運動具體表現很多

比如走路時腳落地無聲(非刻意情況下)一連快走十幾公里仍然神采奕奕即使再胖也能做幾下單手俯臥撐單手引體向上(奇怪的是用雙手也不會有多大進步)

15樓:凱波曼

@寧道齊說得好我個人不認同什麼松啊空啊,整勁透勁都也不靠譜,功夫上身身上有功夫,一舉一動都合乎拳法,練拳能生活化,才叫上身,才能上身後丟不了。

靠的是行拳走架,站樁站不出來。

16樓:木易

現在所謂的三大內家拳即太極形意八卦是相對於外形剛猛少林拳所言的。當然打的時候就分不出你是用的是內家外家了。出手時都講快如閃電。

內家拳從柔入手,外家拳從剛入手,最後都得練的剛柔相濟。詠春拳外形剛,其實其基功小念頭也是柔的,尤其在練一攤三伏要慢練,慢慢以神意會之。同理練太極的打出一記直拳,也是又快又猛。

這是我的一己之見,當然不一定正確。

17樓:凌家公子

剛柔如意,動靜隨心,端正凝練,中正安舒

一舉一動莫不符合三合,一言一行皆不離陰陽

觸之能發,挨之能打,談笑間犯者立撲

遇人不自憐,不自傲,亦不自怒

遇事不恐慌,不多慮,有事做事,不留遺憾

望之威嚴,交之親和,

孟子言:常養浩然之氣

大抵如此

18樓:

我很不努力地練了太極三年,然後碰上這件事,大家請看:

我在地鐵上,手扶欄杆,旁邊有個老頭,車突然搖晃,老頭一把握住我的前臂以支撐自己(力是向下壓的),我本能地將前臂向下一沉,老頭撐的力瞬間落空,差點向前撲出,但還好沒摔倒;然後就沒了。

19樓:

你首先得覺得自己有功夫,至於功夫是不是真功夫是另外一回事。你每天拿筷子拿筆開車走路都是練功呢,無非就是形成一種習慣性的模式化行為,幹嘛都得過一遍模式。

20樓:macguffin

如上圖,左邊是外家,右邊是內家(這個圖形不是到此為止,還要無限演化下去的)。外家是行政命令,是看得見的手。內家是看不見的手,是每個成員自發的意願。

外家是規劃出來的,內家是放出來的,是市場的自發力量。

很多人說整勁,沒錯的。但你不要以為由腳及腿及腰再到手上這就是整勁了。這是屠宰的思維,人不是這幾大塊,而是其間無數的精密組織——所謂的「微之極」都在配合傳導力量,這才算整勁。

所以拳譜說運勁如抽絲,說節節貫串。所謂節節那是文字的侷限,節節就是節節再節節,最後沒有節了。所以太極拳看起來好像軟一點,因為精確細膩嘛。

因為精確細膩,所以這個功也練得慢一點松一點。

要想有「整」的勁,先得動員「碎」的成員,你的動員越碎,最後的勁才越整。只有幾個領導和體制內的奴才起勁是不夠的,你得用你的真誠和合理可持續的體制動員起每乙個組織成員,而且讓他們內心的每乙個角落都認同你的指揮,那才能形成真正的整勁。所以內家拳確確實實是要講心法的,因為身體的「微之極」可不是你用明確的意識指令可以指揮的,必須要狀態,要心境。

也有人說,外家拳如果運用到純熟也會放鬆下來,也會有內家的功夫。那當然了,乙個自上而下的城市規劃也會慢慢被生活自下而上地改變,最終無限接近那個天成的狀態。但這要時間的,還是一開始就自下而上地動員群眾比較快對不對?

說到這裡,就很容易看出乙個規律:自上而下的規劃成型比較快,完善比較慢。反過來呢,成型初期會慢一些,後期則會驚喜連連,用越來越高的加速度趨於完美。

說到我自己的功夫,搏擊效果如何估計沒機會驗證了,但拾起以前練過的散打動作,確實感覺勁路順暢了許多。這個不提了,最重要的是,我的頸椎和脊椎可以聽我的話了。練太極拳之前,看書太久了,或者濕氣重了,就要搓脖子扳脖子,然後脖子咔咔響兩聲,好像麻木一點,但裡面還是不順暢,有時還頭昏。

練了兩個禮拜太極拳,每次只要打到七八個動作,摟膝拗步出掌的時候,脖子後面啪啪兩聲,頸椎就伴隨一股暖流自動正位了。再然後,只要起式結束,手起手落就可以聽到啪啪。我還讓朋友在後面聽,他也覺得好神奇立刻要拜師。

再後面就不需要動作了,吸一口氣,脊椎就會正位。甚至不需要站起來,坐直了就行。而且頸椎裡啪啪的聲音變成很細小的嗶嗶的聲音。

至於手腳微微發熱,走路像貓一樣,甚至騰雲駕霧的感覺,這種輕快而非力量的感覺,練得對路的都有,不用說了。

還有個有趣的現象是,打完一套拳,再拿起毛筆來寫字(懸臂)畫畫,我那根很長的羊毫馬上聽話了。對比一下打拳之前的字,立刻知道什麼是剛柔並濟。什麼是力度和彈性。

這裡可以很明顯看出內家外家的區別。如果你做完體力活或者俯臥撐再寫字,力量會變大,但絕對沒有這種有彈性的細膩控制。大約我打半小時太極拳,寫字畫畫時可以獲得十分鐘的內功。

過一會兒又恢復僵硬了。

有人可能要問了,你不是有功夫了,怎麼頸椎還沒徹底好呢。很不好意思,就是因為每次只要吸一口氣身體就舒服一層,所以我就不再好好練功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到身體不舒服就不練功,因為要進入專心的狀態不看這個花花世界不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這也是需要毅力的。

有時候甚至因為有太極拳可以恢復得快還放縱自己不好好休息,打一套拳繼續熬夜上網。所以啊,老師第一次見我就告誡:這太極拳也是把雙刃劍。

這些粗淺功夫所產生的小小的效果在格鬥家那裡看來是不起眼的,但它可以讓你看到:你如何去動員身體的每乙個精密的部分——精密到微之極(就是傳說中的氣),並且讓它們按照統一的意志(就是傳說中的神)精確配合。

內家拳的氣指什麼?

氣就是循經脈流動的組織液,它會帶來疼,酸,漲,麻,癢,熱,涼,抽筋等種種感覺,你平時感覺身上發癢,其實都是氣通過那裡造成。過量運動造成的岔氣,其實岔氣的部位剛好在經脈上。過量運動帶來的肌肉撕裂的感覺,撕裂的部位也在經脈上。剛開始鍛鍊時覺得身上痠痛,痠痛的部位,其實也在經脈上,經常鍛鍊就不痠痛了,這是...

內家拳裡的身如鬼魅到底是什麼?

元元 看看泰森的身法就懂了,靈活得跟一條魚 身如鬼魅 屈指描太極 身如鬼魅 的描述其實是在 預先接觸 的 摸似實戰 狀態下才會出現的狀況 比如李仲軒老最喜歡說的故事 兩人比武一搭手,你就 晚了 太極推手就是這種模式,並不像拳擊那樣雙方要拉開距離互毆,而是雙方先雙手互相接觸再用拳術的技術動作互相攻擊,...

練內家拳不出功夫的原因,站樁像根棍從開始就錯了!

能苗 姐夫 鄉鎮中學英語教師 姐姐 全職太太 我還是很喜歡我姐夫的,對我姐很好。我姐姐是個暴脾氣,而且嘴特別碎。我覺得我姐姐算是高攀了。分割線前段時間外婆八十大壽回家了一趟,和我姐姐聊天。我 姐姐你算是你的同齡人裡面嫁的比較好的了。姐 我跟你說,你姐夫一堆毛病吧啦吧啦.分割線要我和我姐姐過日子,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