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判例法制度的國家中,是否所有的判決書都是判例

時間 2021-06-03 10:34:13

1樓:小宇宙爆發Ray

判例往往是乙個jurisdiction中,層級較高的法院所endorse的case,和case本身。雖然很多案件都有拘束的效力,但是作為乙個convention,法院在大量類似的有關同乙個法律問題的案件中,往往會引用同乙個或幾個case law,從而形成了一組leading case。事實上法學院學習判例的過程中,往往也圍繞leading case展開。

在澳洲,這個先例可能是乙個英國的case(另乙個jurisdiction),也會存在法官直接反駁英國的判例,而樹立乙個新的判例。

如果同一法院高階別的法院在較近的case作出了判決,很大的可能性是該判決更容易成為判例。在同乙個jurisdiction,高階別法院作出的判決一般都是有拘束力的,然而,由於時間久遠,科技發展,人類生活中的法律關係日益複雜,也會出現在形式上該判例可能並沒有相反案例,但是由於案件本身古老,而判例成為了bad law的情況。

從實踐的角度,在澳洲,新樹立的判例更多在法院成冊彙編的law report中,當然也有unreported的 eg Donyadideh。能夠放進law report的案件,更能體現common law 當今的原則。當然,正如之前所說,如基本的借錢還錢這種不複雜的法律關係,不少情況下一些英國和及其殖民時代殖民地或上訴到英國house of lords 的案子在澳洲還是有判例的效力的。

2樓:劉振虎

判例法的遵循先例原則

遵循先例原則是判例法的精髓所在。遵循先例(stare decisis)的準確含義在其拉丁語源"stare decisis et non quieta movere"中得到了最完美的解釋,其大意為:遵從先例,切勿破壞已有定論。

關於遵循先例的原因,理論界有許多種說法。其中引用頻率最高的恐怕要數美國現實主義法學家卡爾盧埃林的解釋了:"那種充滿好奇的幾乎存在於全人類的正義感提出這樣一種強烈的要求:

在同等條件下,所有人必須恰當地受到同等對待。"[2]這種同等對待的要求有助於限制偏見和武斷,並允許當事人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確定地信賴法律對於先前類似案件的處理。除此之外,遵循先例也是極富高效的,因為對於類似案件無需從頭開始推理論證。

根據法律效力的不同,作為先例的法庭判決可以分為兩種:

1.具有約束力的先例

具有約束力(binding force)是指法庭必須服從先前案件中業已確立的規則。在同一法院系統(司法轄區)內,上級法院的判決對所有下級法院均有約束力。例如,佛羅里達州最高法院的判決對本州所有州屬法院具有約束力。

此種效力又稱作縱向的(vertical)遵循先例原則。與此對應,同一法院先前做出的判決對於本院以後的類似案件亦具有約束力,這叫做橫向的(horizontal)遵循先例原則。不過,橫向的遵循先例原則比縱向的遵循先例原則更具靈活性。

某個法院推翻自己確立的先例的情形並不罕見。

2.僅有說服力的先例

如果乙個法院並無服從某個先例的義務,只是因為接受其推理論證而自願服從,此時該先例即為僅有說服力(persuasive)的先例。某個州的法院關於某個法律問題的決定對其它州的法院只具有說服力。例如,如果認為其論證合理,紐約州的地方法院可能會依照佛羅里達州最高法院的判決來審理某個案件。

同樣,聯邦法院在適用某個州的法律審理跨州案件時對於該法律所作的解釋,對於該州的法院而言,僅具說服力而非約束力,因為對於州法的權威解釋只能來自於該州法院。

3.闡釋制定法的先例

部分學者主張闡釋制定法的判例也應具有絕對的先例的法律效果。[3]其理由是:立法機關可以據此很容易地發現並糾正對於立法意圖的誤解。

而且,詳盡具體的制定法同時也意味著多種重大利益的介入。不過,這種觀點並未被聯邦最高法院所採納。

4.憲法性先例

無論對於普通法的判例法還是闡釋制定法的判例法,立法機關均有權做出修改。不過,立法機關對於憲法性判例的修改一般只能通過憲法修正案的形式來實現,而這種做法很少行得通。這樣一來,從某種意義上講,最高法院就應當義不容辭地否決那些存在嚴重問題的闡釋憲法的判例。

宗法制度對現代生活的影響?例項?

懷劍聽雨 每年都祭祀黃帝陵啊 國語 有虞氏帝黃帝而祖顓頊,郊堯而宗舜 舜是正式繼承堯,而堯是正式繼承黃帝宗家,但是舜不是高辛氏,所以負責祭祀黃帝的同時,不能祭祀高辛氏帝嚳,因為舜是屈家嶺文化的女兒嫁到大汶口文化而擁有黃帝血統,所以只能祭祀高陽氏顓頊,但又能祭祀堯 夏后氏帝黃帝而祖顓頊,郊鯀而宗禹 夏...

判例法國家的法官如何做法律檢索工作?

火柴 其實作為法官本身基本不會或者很少會用案例,哪怕律師提出來,法官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思來否定掉。除非很經典很重要的,否則任何乙個作為判例的案子的形成有太多的限制性條件。而一般律師不會告訴這個條件而直接說結果。而且一般是要求自己法院或者上級法院的判例,其他的不要。這個時候法官一般是比較謹慎適用的,以...

我國刑法制度中首創的管制刑有什麼弊端?為何沒有他國借鑑管制刑

非理性嫌疑人 在這裡囉嗦一下,我覺得上面的答主誤解了題主的意思,題主只是問有什麼弊端,首創與弊端之間,於題主表面所言看來,並沒有什麼邏輯關係。題主並不是說,首創導致了弊端。任何事物都有弊端,這是不可避免的,天下沒有完美的事物。管制的實質是社群矯正。在我看來,管制的弊端,就是容易威脅到公共安全,且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