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本田車普遍比同級合資車用料差(中保研 懂車帝碰撞測試),網上還有那麼多車評人吹本田這個牌子?

時間 2021-06-04 09:40:01

1樓:zww

把最好的用料拼湊起來的車就好嗎?中國產車用料都挺不錯,但是中國產車的質量和口碑人盡皆知。

重點還是技術,技術是唯一核心競爭力。

2樓:韓懣

因為什麼?難道這都想不通嗎?

記得曾經流行一句話: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之所以你能看到xx車如何如何的言論,那是因為有些人想讓你認為xx車如何,否則,你以為廠家的推廣費都哪兒去了?

印象中《娛樂至死》中有一段話是關於豐田的的描述,大意是你以為他真的有那麼好,那只是因為他的廣告宣傳費用比較高。

3樓:sai

中保養碰撞測試是什麼?若是錯別字的話,按1.21中保研發布的64款車碰撞測試結果,能告訴我哪幾款車屬於不「尿崩」的麼?

想知道判斷「尿崩」的標準,也好作為今後購車的依據,畢竟全優秀的車型一款都沒有。

至於懂車帝「同級碰撞」圖一樂就行了,這明顯是引流的噱頭。若這種測試是嚴謹、科學的,測試結果是具備相關法律依據的;那同級碰撞測試早就是國內外的碰撞測試標準了,並有權威機構實施。

4樓:海浪

其實我沒搞懂為什麼一定要將自己的那種價值強加在別人的身上?

某中國產車價效比超高,不買就是傻?

本田用料差(希望這邊給個論證對比同級用料差這一說法),碰撞崩盤,然後又是誰買誰傻?

是,本田在某些方面確實很小氣,同價位配置低很多,但不是所有人都看著配置去買車的,很多人眼花繚亂的配置很多人買車回來直到賣車了都沒用過一次,也就還沒買車的時候覺得很厲害,實際用了以後發現並不是很好用;

而本田的車給我的感覺就是沒有那麼多的花裡胡哨,雖然價效比不高,但是車子相當好用好開好養,不是說別的牌子不好開不好用不好養,而是作為消費者沒有辦法去對某個車型是否好開是否好用是否好養進行大量的資料搜尋與調查,只能通過道聽途說來了解資訊;

本田的車,雖然用料差配置低,但它家的所有車子的公升級配件都能在市場找到,並且會有很多相關配套,此外,本田的車在核心硬體方面從來不吝嗇,整車基礎體質好,提公升空間大,案例多,而且本田的後期維修手冊也是寫得最好最細的,所以買本田的車根本不愁它的後期問題;

另外,很多人說碰撞測試,但實際上,碰撞測試拿優的才是真的少數,我們應該批評本田這種忽悠,但不應該批評買它的消費者

我十幾萬二十幾萬買車為什麼要買你喜歡的?

你把你的那種價值強加在我身上沒問題,但前提是,買車錢你能幫我出嗎?不能你逼逼什麼?

5樓:cdh1076

說個有點跑題的東西

當交警的朋友跟我說,我市不同車型的駕駛員車禍死亡率沒有顯著差別(僅限轎車吉普等家用車車型,貨車之類的沒仔細研究)

6樓:阿阿震

確實省油,確實可靠,車子又不像手機做好營銷我下一部一年或兩年換,可以用不高的代價去嘗試,確實像營銷廣告一樣那我是不是賺得了口碑,但是汽車就不一樣,自己驗證的代價有點高

7樓:一張寡嘴

省油,保值,動力還湊合,這三點已經戳中絕大多數購買者的痛點了。

其實作為消費品,最次要考慮的才是保值。汽車這種重量大,速度快的運動物品,安全和行駛質感才是最應該考慮的。不過,大多數駕駛者對於行駛質感是無感的,最多能感受一下噪音和抖動。

至於多乙個少乙個配置,真的無所謂。再省油的(指純燃油車),一年就三五千,也發不了財。

8樓:乀乁乚丿

日本在這方面是從來不吝嗇經費的,而且手段也很高明。從國家到企業都是這個德性,所以網上的風評一直不錯

附:某週刊對某起事故的評價,現在來看是不是很有趣?

9樓:宋建國

我朋友的本田Accord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首位訪問中國的日本首相田中角容當做國禮送給他們家的。到現在到了幾億公里了,沒保養過也沒換過輪胎,加一桶食用油可以續航一千公里。最近剛驗過尾氣,可以達到國7標準,進五環毫無壓力。

10樓:斷指鶴

作為十代Accord車主表示Accord的做工一般,談不上差,但的確沒有某些同價位的國產車好,至少是表面是的。

至於為啥當初買這輛車,主要是為了搞牌照,天津的節能車好上牌,而且沒看上卡羅拉。

至於為啥那麼多人吹?

1、很多國人對國產車不信任,覺得國外的好,而且本田在之前積累了不錯的口碑,省油,皮實也都是事實。

2、不相信,不願意買國產車自然要貶低國產,提公升要買的車的聲望了,那自然要乙個拉踩乙個吹了。

3、再說說有對國產車的了解,身邊買國產幾個大牌子的開幾年基本也沒出啥問題,價效比絕對高,若是要求多,追求一些所謂的技術沉澱,就不知道是否和國外品牌還有差距了。

4、評價下十代Accord混動版吧,夏天真省油,混動的駕駛體驗是真平順,就是這個價位的配置相比國產車差了不少。

11樓:鯉魚

既然提到品牌,隨便說幾點

1.本田電單車很早進入中國市場,質量過硬,積累了口碑,當時多少人夢寐以求有一輛本田摩托。父輩的夢想有的延續到了下一代。就像很多人因為桑塔納,認可了大眾。

2.本田是經歷過F1和各類賽事檢驗的品牌,雖然近幾年成績一般,但也有些故事能吹一輩子。

3,本田能造飛機! HONDA JET

品牌和實力我覺得沒啥可質疑的。

至於買不買,就看你是更被它的優點所吸引,還是更牴觸它的缺點了。

12樓:長安

因為安全性並不是國內大部分購車群體的第一訴求。

比如五菱,拉去做題目裡的任何一項測試,成績恐怕都是墊底,但人家銷量就是高啊,難不成你覺得買五菱就是不懂車?實際上是你不懂五菱車主這個群體。

放在本田身上也一樣,同級別同價位裡本田的車相對好開並且空間不差,排除人云亦云跟風買的一些車主,實際買本田的訴求就是上面這兩點,其他品牌車輛很少有兼顧的。

13樓:疾風

吹的是昔日的本田,殘存於車評人心中的技術本田,現在本田越來越像乙個商人,本田迷認為,如果本田實在不能保持初心做自己,那至少不要越來越像日產doge

14樓:發現只乎

本田1.5和1.8的自吸發動機不錯,加強車輕,所以顯得動力足有高低,最典型的是FIT,買發動機送車。換了1.5T動力也很好,但是問題也來了。

加上日系車質量穩定的口碑(都是相對的,日系之前用的都是完全成熟的技術,相對於德系歐系自然故障率低)。

前面這兩條就夠吹上天了。

再加上一條,日系車做應試加購特別在行,所以在歐美的碰撞測試成績都沒問題。

到了國內,因為之前沒有嚴格的測試,所以為了省成本,自然用料打折扣了。

就這麼簡單。

15樓:阿呼呼

任何產品都有缺點和優點,沒有完美的產品,我們買東西肯定是看中了產品的優點,本田這個車,毫無疑問的,優點是發動機和變速箱的調教和匹配程度可以說同級別第一,能做到省油耐用動力還足,只有本田做到了;而且本田對於空間的利用率也是做到了極致,FIT,crv都是空間魔術師。缺點是安全性比較差,隔音差;安全這個東西,有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被動安全就是車輛的車身結構強度,主動安全就是駕駛人的駕駛安全性,既然被動安全先天劣勢,我們可以更加謹慎駕駛,安全駕駛。

我們再反觀安全性做的好的合資車,那肯定是美系和法系,法系已經涼了,美系也是銷量慘淡:像別克,凱迪拉克打折力度有多大。最主要是發動機和變速箱技術這一塊,相對於日系車和德系是比較弱的;側面可以看出國人普遍對於車輛三大件的可靠程度的要求大於安全性

這也是為什麼本田受人追捧的原因

為什麼感覺開豪車的素質普遍比廉價車高?

買菜市民劉先生 先不說什麼是豪車,我一般認為豪華品牌的車都算是豪車。還真的不是。這幾天高速堵車,走應急車道的大概有5成都是所謂的豪華品牌,賓士,寶馬,雷克薩斯,謳歌,英菲尼迪,捷豹,路虎等等大家公認的豪華品牌,雖然說這些車現在在國內都很常見,但是堵車堵了30公里,我看到走應急車道的這些車真的是大概有...

為什麼有的人會覺得開合資車比開國產車有面子?

很明顯條件不全,因為根據買車的人和買的車的不一樣,這個問題不是只有唯一解 A年入100萬,買一輛50萬價位的BBA B年入50萬,買一輛6萬的比亞迪秦 C年入10萬,全款買個20W的入門合資SUVD年入5萬,向周圍人借錢 貸款買30W的理想ONE那麼A是擺排場,還是游刃有餘?B是摳門,還是理性購物?...

本田為什麼不造越野車?

上將 術業有專攻吧,不在其自身領域,關鍵就是也不是想造就能造,比如BJ40越野界的扛把子,你本田就算造出來了,怎麼跟別人玩,40市場經驗那麼豐富,沒法比,所以直接就不自討沒趣了 似冷非寒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要說本田技術不行那是不可能的,要知道本田的發動機技術可是不比豐田差的,比如本田曾經製造出的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