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吸門為何不防夾手?它是如何工作的?

時間 2021-05-30 13:17:44

1樓:寧采臣

自吸門的閉合速度是多少?

我有個想法是降低閉合的速度,比如用三秒鐘來完成完全關閉的動作,這樣的話即便在一開始夾到手或其他東西也很容易會被察覺,並且也不會增加成本。

2樓:

這裡問的是電吸門,不太懂……我可以談談電動尾門上面如何做防夾的。關於鎖的部門,上面有人已經回答的很詳細了,主要說一下防夾的部分。

從我目前參與的幾個尾門專案看,電動尾門是標配防夾功能的,也就是具體來說,是帶有防夾感測器,俗稱防夾條,如圖所示。我的專案上防夾條是粘接的形式裝配的,橙色部分是交代的撕條,揭下來,往尾門上一貼,就好了。那麼,防夾感測器是如何傳遞訊號,防止人手被夾的呢?

我們把防夾感測器從中間剖開,會看到這樣的結構剖面。

(截圖的時候發現,好像有什麼奇怪的東西混進來了o(>﹏<)o)兩條導線,被導電介質(可能不標準,因為不是專業的)包裹著,中間有一定間隙,不互相接觸,當尾門關閉時,如果人手的某些部位接觸到放假條,是的兩部分導電介質接觸,電路接通,這時候防夾感測器會給BCM乙個訊號,BCM經過處理,給尾門電撐桿傳送指令,停止運動,關門動作遂停止。

3樓:張訓

電吸門防夾手功能可以通過日益提高的汽車智慧型化水平來實現,多點資料採集,系統再做出分析,判斷發生的種種可能性,再做出是否吸附車門的決定,就像無人駕駛一樣,需要不斷的實驗,盡可能考慮到全部的可能性

4樓:南宮飛雪

其實就是乙個成本問題,甚至裡邊會有乙個概率問題。

假設給每輛豪車裝上防夾裝置,每輛成本上公升1000元,如果這款車型賣出10萬輛,成本增加1個億。但是,但是使用者被夾到的概率為0.1%的話,大約也就100人被夾,如果每個人起訴成功,並且賠低於100萬,成本也就是低於1個億。

考慮到車企可以通過印刷警告說明免責,使用者起訴難度,這個差距會進一步擴大,所以即使車企明知道會有一定概率會導致夾手,有這個概率問題,仍然會選擇不安裝。

5樓:

我覺得技術上暫時實現不了防夾手功能中對手的識別的話,不如加入幾個麥克風,採集到大於特定分貝的聲音就停止自吸動作……

一般人在遇到危險事件的時候,很可能會本能的大喊……嗯……

因為在手指真的被夾到的情況下,從疼到實質性損害是有時間差的吧……疼的時候喊了,採集到,到停止功能應該可以進一步避免損傷吧?

6樓:

實際上電吸門不是靠電磁鐵吸合的。

汽車門關閉時鎖扣推動門上那個轉動的部分到一定位置後鎖定,這樣門就上鎖了。

電吸門就是把轉動那部分加了個電機,檢測到沒完全關上門時就啟動電機輔助關門。

汽車氣囊的形狀為何不同?

你的這個問題主要是說DAB和PAB的形狀不同吧?PAB的設計是更加合理的,也是比較難的。DAB安裝在方向盤上,可以在不同的轉角上開啟,所以必須是圓形的。DAB距離人體更近,厚度不能很大,所以還要借助方向盤的彎曲和方向盤柱的回縮來吸收能量。 雞雞貴 安全氣囊所在位置不同 功能不同,就會有不同的形狀。即...

汽車玻璃為何不採用液晶或其他技術使汽車在停放狀態下玻璃不透光,減輕夏季駕駛艙高溫的現象

這個高中物理應該就講了吧。就算不顧成本 安全,用了不透光玻璃,只要不是大量反射,那照射的能量不還是被玻璃吸收,轉變成紅外線向車內輻射?幾個說隱私玻璃的,智識程度是不是也就和題主一樣? 哲泉 有想法,但要考慮清楚車內高溫是怎麼造成的。其實現在的汽車貼膜已經能阻擋大量紅外線喝紫外線。有戴變色眼鏡的朋友應...

汽車中為何不取消一些無用的配件?

USB口的故障率相對較高,拔插多了易松,繼續沿用點菸口,一方面方便老菸槍,另外一方面維護容易,換個轉接器總比你開去車行修USB口便宜,大家總不能整天拔插轉接器吧。備胎啥都不說了,兄弟沒試過穿胎自己換胎的?叫拖車要多久?真空胎沒氣開久了就徹底廢了,而且還不敢開快,在高速上穿胎麻煩死了。而且你說的這些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