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不能達到800 1200公里嗎?

時間 2021-05-09 20:10:20

1樓:蘇蘇的小三三

現在新出的漢就已經有600續航了。

一千是遲早的事。

現在最重要的問題我認為是異地充電,四兒子銷售的問題。

目前放眼望去滿大街的電車,除了特斯拉小鵬就剩下網約車是電車。

首先談談異地充電,很多農村買車肯定不會考慮電車,擔心回家充不了電,服務區貌似又是慢沖,充一次電很耽誤時間,萬一連衝的都沒有那就傻眼了。

2樓:大橙子(隨心不逾)

為什麼人們一直都在追求續航能力,其實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持續續航能力,也就是電池的衰減問題,比如說,電池開始續航300-500算是可以的了,過5年後,如果衰減在15%以內,那就是相當好的了。目前大家最關注的應該還是電池衰減問題,也是一大難關。

3樓:納蘭淑嫻

假設是中型轎車,油箱容量70公升,大概能發電200度,加上底盤電池容量40度,合240度電,如果百公里耗電用無級變速控制在12度,續航里程可破2000公里

4樓:solomonyas

電動車能否做成跟華為的手機,電腦一樣可以相互充電。也就是說,相互不認識的兩個電動車,可以相互借電。

電動車相互借電可以擺脫里程焦慮,再不濟,借電也能跑個50公里。每個電動車都是乙個移動充電寶

不知道國家是否把電動相互充電借電作為強制必備選項,如果技術成本不高,里程焦慮可能就為0了吧?

停車場裡就可以跟隔壁的電動車相互交易買電了,沒電的時候,5塊錢一度也得買吧。

5樓:三月的紅豆

10年前的手機還是按鍵的,5年前的手機需要常備充電線或者多帶一塊電池,但現在我們不僅僅擁有了非常智慧型的智慧型手機,不僅僅可以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我們還有到處都可以充電的地方和充電寶。

且不說未來電動汽車能夠續航多久,中國對充電基礎設施的普及和推動的力度是非常大的,如果到了200公里甚至100公里就有充電站就如同加油站一樣的話,還需要擔心續航能力嗎?

當然了,高讚回答了技術問題,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能夠達到,甚至有可能會更長。

6樓:張半宅

現在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容量已經基本足夠滿足大部分使用場景,續航里程達到500KM以上,除去長途旅行,

當前新能源汽車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在於電池的安全問題和充電問題,安全問題主要就是防止電池在特定情況下的爆燃,充電問題在於當前的充電配套設施完善以及充電時間太長,

7樓:ahhhhha

和我的想法完全一樣……就是要普及慢充。普及到每乙個停車位,起碼那些要收錢的停車位都要配乙個慢充。這樣出去吃個飯看個電影都能回血幾十公里。

有急用就跑去找快充。雖然插座充電也方便,但出門在外找充電插座畢竟還是麻煩。

8樓:daijun985

說真的,我一直以為,純電動汽車,過分關注續航就是個偽命題……

也許電動車剛出來的時候,人們過多的關注續航,確實是乙個擔心的問題

那時候,充電樁很少,不像加油站那麼多,家充也不方便,所以大家很關心,一次充電出去,還能不能回來……

但是看看現在呢?

在地圖上搜尋,廣州市附件的充電樁

所以,我覺得,題主的問題,真的顯得有些杞人憂天

且不說能不能達到800-1200km,如果真的達到了,那又能如何?你一口氣開出去800km?

題主怕是沒開過車,沒開過長途吧?我個人來說,開乙個小時到兩個小時,就吃不消了,必須下車活動一下,或者休息一下。眯一會兒之類的

所以,問題其實,挺廢的……

那麼,能不能做到800-1200km呢?

技術上,是可以的。能量密度一定的情況下,堆電池吧!

理論上是可以的。

哦對,還有乙個辦法是,等待新材料的電池,能量密度提高2倍。也可以輕鬆達到。

9樓:俯視世界的平民

看了很多回答,其實大家都沒意識到不是車的問題,是配置問題。如果加油站不足,油車一樣有續航焦慮。油車不焦慮是因為你們知道在油跑完前你一定會找到下乙個加油站。

但如果現在的加油站少個1/3,油車真不會焦慮了?

電車也是同樣的問題。有充足充電條件的自然覺得電車香,但你們考慮過充電條件不充分的人的出行需求了嗎?

車是工具,適合啥條件買啥樣的車。同是油車,家裡有一大家子人的還覺得不是7座車不夠用呢。家裡只有小兩口的還覺得5座車浪費了呢。

至於貶值問題更是好笑,多少人買車就是為賣的?你是販子嗎?再說了現在電車貶值快,還不是因為充電條件問題?

當充電條件不是問題了,電車貶值還會這麼快嗎?要少了1/3的加油站,你看油車貶值快不?

所以電車,油車看自己條件選,別看別人的意見,你自己的需求自己最清楚。

10樓:若谷價投

續航焦慮會慢慢被證偽。前幾天看的資料,歐洲銷量最高的雷諾純電動,續航才200公里。如果是上下班,出門應酬、買菜購物,200公里可以跑十天。

國內安全、迴圈壽命長的刀片電池續航達到了600公里,都有人說續航不夠

11樓:

新能源汽車包含插電混動,這個是國家的定義,這個沒異議吧,然後放兩張圖。第一張油耗,第二張續航。圖二之所以只顯示999,是因為這個續航表的最大量程是999。

兩張圖均是虧電使用(插電電量零電量不充電)的時候。

座標魔都,每天走的是早晚高峰的內環和南北高架,很堵的,我就不再形容了。

僅僅是一台普通到因為沒人買而停產的Mondeo插混。相信插混更省油的也不少。如果不信我的圖可以自行看小熊油耗的年度排行榜。

當然我必須承認,只有像春秋季節這種不需要空調製冷制熱的時期才有這個油耗和續航。夏天最熱的時候是八百多,冬天最冷的時候是七百多。

12樓:秀川

未來的趨勢是電車,將來達到一千公里也是輕輕鬆鬆。

但至少十年內,如果家裡沒有油車就單買電車的話,個人認為車主太過年輕和理想了。

我們的生活不是一成不變的,總有各種意外和突發,而電車目前對於此類情況應變很困難。

如果是常年非常規律的家到公司兩點一線、家裡有固定停車位、方便安裝充電樁,那電車無疑完勝。

除此之外,電車有各種焦慮,目前來說還很不好解決。比如你下班回家了車子電不多但是老婆突然告訴你要去參加個姐妹聚會,比如父母出了意外突然要回老家,比如你要帶著全家出去自駕遊。

以上不會經常發生,但一年只要遇上一次,電車就夠糟心了。

綜上,電動有優勢,未來大可期。目前無油車,單買略憨批。

13樓:

新能源車按照目前的配套情況,就算達到1200公里的續航,並不能解決大部分使用者的問題。

大部分使用者焦慮的不是里程,而是充電。

汽油車使用者在購車時並不會在意油箱的大小。因為加油站很多,而且加油不會占用大量時間。

按照目前的配套情況,1200公里續航的電動車充電可能需要3小時開外。再有,按照目前充電樁的配比,排隊充電也是大概率的。

沒有個人充電條件的使用者,只是由5天痛苦一次,變成了20天痛苦一次。

寒冷條件,長途行駛還是會面臨挑戰。

如果充電速度大幅加快,或者可充電停車位佔比達到50%以上。600公里續航的電動車我覺得就夠了。

14樓:洛風

續航根本不重要,電車最大的問題是貴!!

國內銷量

落地20萬以下的佔80%

落地15萬以下的佔66%

落地10萬以下的佔38%

特斯拉,小鵬,蔚來,比亞迪等幾個爆款電車人們勉強能接受了。

但是落地15萬以內,耳熟能詳的電車有幾個??

15樓:是與非

。。。我真的很好奇那些天天鬧著續航1000公里的人,你乙個星期開幾次1000公里?

1000公里,我在江蘇中部,往北到北京,往南能到福建,往西能到西安。

說實話我無法想象這種通行需求。

可能是我不開車的原因。我的所有通行需求加起來,不超過100公里。

在這種情況下,我為什麼不買電動車。

而且不要和我說,有的人有1000公里的開車需求。

廢話,有的人還喜歡食呢。

我認識的所有人裡面沒有乙個有通行1000公里的需求的。

如果有你自己買你自己的油車去,不要逼逼賴賴說電車續航不夠,人家的目標客戶不是你。

就像你買個蘋果手機說不能換主題一樣。

賊特麼奇怪。

而且很特麼反感那些在電動車下面提續航的,你說特麼的只有300公里續航,這個你噴一噴就算了,可能有的人確實不夠,600公里續航還不夠,也不知道你工作是幹嘛。

不想罵人了,蠢貨太多。

16樓:回眸一笑倒蒼生

續航從來不是豪車的必備要素,很多豪車由於排量過大重量太沉,續航反而遠低於家用車。

而輔助自動駕駛嘛,NVIDIA的旗艦自動駕駛晶元目測售價要超過十萬塊,而以豪車的物料成本佔比計算,即使是上百萬的車也用不起這個晶元。

17樓:勇者無敵

我覺得沒有必要,除非電池非常便宜。

目前電池那麼貴,而且那麼重,所以插混或者電車作為第二部車更合適。純電續航不需要那麼高。

18樓:一顆白公尺飯

就用現在的技術,理論上是可以造出續航1000-1200公里的電動車,其續航用到的電池重量大約1.2-1.5噸,加上車身和電控系統應該可以做到2.5噸。

造出來是回事,價效比不高有沒有人購買是回事,但是廣告效果應該是槓槓滴。

我後面再換車同樣會換混動,不考慮純電,但是要求純電續航至少達到150公里就行,150公里純電能覆蓋我除長途以外的所有應用場景了。

19樓:小薄荷茶館

首先要正面回答這個問題,能,一定能,即使現在普遍還達不到,但隨著電池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能量密度提公升以及能量利用效率提高之後,達到800-1200公里是完全可能的。

但是,帶來乙個新問題,家用車有沒有必要打到這麼高的續航里程。以目前的燃油車來說,根據車輛的級別、排量、油耗綜合設計的郵箱尺寸,基本上滿足了400-1000公里的使用需求(不排除那些極省油可以開更遠的車),而不會設計成超大的油箱,可以開超過一千、甚至兩千的油箱,一方面不經濟且沒必要,另一方面增加設計難度降低安全係數。

日常通勤使用,不過幾十公里或者十幾公里,整天在車上帶著足以行駛1000公里的電,真的沒必要。連續開上千公里,即使車能受得了,膀胱能受得了嗎?

20樓:lzyyj

不得已回答一下,在這個回答中,惹怒了一幫人包括答主,答主被我質疑無力解釋被迫拉黑了我。

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不能達到800-1200公里嗎? - xiaoX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

這個回答裡,答主說「沒有幾個燃油車可以續航1000公里」,對此我嚴重存疑。於是我叫他上高速。他不敢。

我的觀點很清楚,燃油車可以輕鬆在高速上續航1000公里(不加油),這個觀點刺激了一大批人,都不服。由於被拉黑,我無法解答,只有另開回答來解釋一下。

首先乙個問題,車的用途。不服者大多數都是半輩子沒上過高速的,我一眼就看出來了。這類人,整天也許開個滴滴,或者朝九晚五,連個假期都沒有的,日常通勤,電動車應該沒有多大焦慮。

他們根本沒有上高速的需求。這類人,你贏了。我不辯論。

但凡有出行需求的,你來我跟你解釋。

第一,有人說,你開車不可能長時間不停車,總要中途休息下來。中途休息半個小時正好充電。

這一點我沒反對。我也中途停車上廁所。但是,你現在可以用半個小時來充電,是有前提條件的,就是沒有人跟你爭充電樁。

試想,在不久的未來,全民電車,一條高速每天通行量在十萬車次左右,乙個服務站三四百個車位(這算大的),有一半要留給大貨大客,乙個服務站充其量只有一百多車位,就算每個車位你都安裝上快充電樁,但是,你每車充電時間(半個-乙個小時)這種物理硬傷改變不了。這種後果你們根本想象不到,每天十萬輛車,50公里乙個服務站,乙個服務站只有1-200個充電樁,但是每車需要半個多小時的充電時間,請問,十萬輛你想怎麼堵法?

你現在上高速,也不是每個服務站都有充電樁,就算有,也是大家都是燃油車沒人跟你爭!懂嗎?

第二,長途開車不如坐高鐵。

說這話的人一定沒智利,我談到我從青島到上海,一箱油就夠了,還餘下1/4。費用是大約,0.5元/公里過路費+0.5元/公里油費。大約600來塊。

高鐵青島-上海二等座是570,加上市區車費,也是600多元。

單人費用看上去差不多,然後再分情況:如果有大件行李或者貨物,開車上算。如果單人輕裝,高鐵上算。

如果兩人,高鐵費用就是1200元,高速費用不變。

如果三人,高鐵費用公升至1800元,高速費用不變。

如果四人,高鐵費用飆公升至2400元,高速費用不變。

請問,這種多人旅行需求的人(這種人不少,長假高速免費暴增說明問題),會跟錢過不去嗎?況且,買電動車本意,就是為了省錢,都是差錢的主,你跟我說你不在乎高鐵的鉅額費用?笑。

第三,電動車可以開高速,多停車就無所謂

說這話的一定沒上過高速。高速行車,尤其是長途開車,時間需要把握得比較嚴格,不是說我早上出門,一路歡笑一路停車的,眾所周知,電動車不宜上高速(電動粉們永遠的痛),每隔1-200公里就需要充電,這跟NEDC的續航力資料無關,因為那是理想狀態下測試結果,這種理想狀態,第一關鍵就是不能開快速,必須均速30多公里/小時的速度,上了80,它的電量就颼颼的往下掉,這也就形成了電車的高速焦慮。

有人說了,我每200公里下來充電半個小時不行嗎?可以,但是非常耽誤你的路上時間,700公里的路程如果你每隔200就要長時間充電,那麼,將大大延長你的高速時間。開高速都乙個目的,越快越好,沒有越慢越好的,儘量減少高速的通行時間,對你有好處。

否則,你沒到目的地,就天黑下來,會極大的影響你的開車心情。沒人願意黑夜開高速的。

路上時間耽誤了,就會耽誤你的入住酒店時間,如果快速通行,你可以下午4-5點到達,辦理入住後,你還可以出去吃飯或者玩一下夜景。但是如果你高速因為要充電,多次停車長時間在服務區耽擱,你可能晚上7-8點才到,辦理入住後9-10點,什麼黃花菜都涼了。懂嗎?

時間管理,不常出門的人是不懂的。

欽此,跪安吧。

補充一下:

電動車不斷增加續航力,或者不斷圍繞「續航力」這個話題來運作,或者說廠家都必須以「續航力」來作為自己的法寶、賣點。這是為什麼?網友也非常關心這個話題,知乎各種問題都離不開「續航力」,這是為什麼????

到底人們為什麼這麼焦慮。

有很多人說了,我又不高速,我有充電樁,現在充電樁到處都是,就在市區通勤上下班,我要個毛線的800-1000的續航?就像有人說的,高速限速120,我的車根本不需要極速到240、280。。。

對啊,你每天就在市裡跑個幾十公里,你要什麼續航幾百的車?你乾脆向廠家反映,你的續航力太高,我不需要。

關鍵是你焦慮啊,你上車就要想在哪找充電樁,你去哪都要考慮附近有沒有充電樁,你要焦慮市區堵車紅綠燈對你的電量有多大影響,你總不能按照工信部或者NEDC那樣整天均速30避開紅綠燈吧?

電量儲備的未知和不可把控性,左右著你的焦慮情緒,所以,人們和廠家都想把續航力公升高,來緩解焦慮,給自己路上更多的保障。

燃油車卻沒有這種焦慮,第一,加油站隨處可見。第二,加油時間短暫,3分鐘搞定。第三,高速無需加油,就可以長途執行1000公里,這1000公里不是說中途不休息不吃飯(有些人真是沒上過高速),而是說照樣休息停車,期間無需加油。

還有個銳志 @馬甲君 來跟我說上海外地牌照不能進?跟我說高鐵成本低?來來來,孩子,別怕,我不打你,你怕什麼?迫不及待就遮蔽?何必?

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近十年會不會飛速增長???

清風 這個完全看國家補貼政策。不知道說出來會不會挨打,已經有很多車企在考慮2020年沒有補貼以後出續航100km左右的車了。先別急著氣憤,你說要只是上下班開開每天能方便充電的話要那麼長續航幹嘛?待機倆月的nokia不也被賣來賣去了。別說出遠門,遠門請換汽油車,無人區請上硬派越野。 非魚 新能源汽車未...

新能源汽車續航問題如何解決?

一信動經年 提公升電池的能量密度,減輕車身重量,多建充電樁,快速充電,這些方式都可以解決電動車的續航問題,所以未來新能源的空間還是很大的。我家就準備再買輛新能源,畢竟國家也大力支援嘛。我最近比較關注廣汽新能源剛上市的一款新車埃安V,這款車的續航達到了600km,這個續航應該是同價位的電動車裡最長了的...

如何評價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今實施 續航150公里以下取消補貼?

車間裡的男爵 這次補貼調整的具體措施是 純電動車續航150 300公里車型補貼分別下調約20 50 不等,低於150公里續航的車型將不再享有補貼 續航里程300 400公里及400公里以上車型,分別上調2 14 不等。其實這對現在的新能源車市場帶了的利好遠遠大於利空,縱觀目前的電動車市場其實已經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