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沖咖啡新手想與老手交流下如何品咖啡

時間 2021-05-29 23:25:42

1樓:摩卡

品咖啡是乙個漫長的體驗,前提是先把咖啡衝好。如果研磨咖啡豆這一步驟沒什麼問題的話,建議樓主手沖的時候使用溫度計和公克秤。

一般來說,水溫過低酸味會更突出,水溫過高則苦味較重。另外,水洗還是日曬等處理方式,烘焙度是中淺還是中深,都要注意用不同的水溫來衝。

手沖的水溫建議88攝氏度~95攝氏度。

烘焙度越淺,水溫越高,反之亦然。

水洗處理的豆子水溫略高,平衡其酸味的表現;

豆子如果過於新鮮,水溫可略低些;

假如不太新鮮了,水溫可以略高。再試試

2樓:沒埋人的一天天

手殘或者裝置殘或者豆子殘不是品的事

就算品不出天花亂墜的風味一口下去起碼是「啊舒服」配合一哆嗦咳咳對吧

建議你買個聰明杯就粗研磨浸泡看看是豆子殘還是磨豆機殘再說

3樓:吉姆秋

自己嘗試容易跑偏,建議找機會去一家精品咖啡店試喝,然後直接買他們的豆子回家衝對比。

我之前被一家中淺培豆子的咖啡店手沖驚豔到,他家豆子大部分都標註可兼顧手沖和濃縮,我試了幾回濃縮都酸得不行,就跑去店裡試了幾次咖啡師做的濃縮,發現對我口味來說也太酸了,我就知道不全是自己的問題,豆子本身特性和烘培度決定了它更適合手沖,濃縮適合加奶。

4樓:KRIS

umm放棄吧……

買豆子吧……

盡量少買別浪費吧

畢竟你還不知道你具體喜歡什麼

手沖是一系列的

從你豆子烘乾烘焙開始就算了其實

所以……找個咖啡店打工估計是個不錯的選擇

5樓:酒醉春風雨

聞(香味:花香、草藥香、可可香)、大力吮吸(買一本關於各個產地咖啡風味的書學習一下)、描述風味、吃口甜點(比如可可風味的可以配巧克力)再吮吸,體會咖啡和甜點配合的味道,然後多看幾本咖啡書,對應相對應今天咖啡產區的小故事,基本就夠了。

6樓:嘉俊

1 有人帶或者身邊有會喝咖啡的人,會提公升很快

2 自己喝的話沒有風味標準在,其實挺難的

3自己衝的話可以試一下別人的操作方法再試下味道

7樓:PeterPan

各種回覆都沒有太有針對性。

問題有點不準確,題主大概想知道咖啡具體是什麼樣,以及精品咖啡如何品鑑的問題。

那麼實際上不是上來就買各種各樣的咖啡豆,然後不斷自行調整沖泡引數。

首先要了解咖啡酸和苦都是怎麼出現的,到咖啡館跟咖啡師聊聊,然後了解一下怎麼調整沖泡會有什麼樣的差異,衝到什麼問題有針對性地調整。

好的咖啡跟回甘關係不大,而是跟風味,觸感,餘韻,甜感等等有關。就跟紅酒一樣,喝起來不是酸就是很酸,不是澀就是更澀,但是每乙隻還是在方方面面有差。

多喝多學習,沒事多找咖啡師聊聊,比盲目地試驗效率要高很多。

8樓:孫行知

不好喝的可能性要嘛磨豆機不行.細粉太多之類的。要嘛豆子不行。要嘛你整體的基礎半數有問題比如水粉比拉的太厲害水溫太高或者太低。

9樓:大頭卿

試試杯測的方式,如果嘗下來還是你形容的那樣,要麼豆子烘焙有問題要麼感官有問題。如果杯測嘗下來好喝,那大概率是器具(換個磨或者用個篩試試)和衝煮問題(過萃)。希望有用

10樓:不辣的皮皮

我也是愛好者,給你幾個建議吧:

1 相信自己的感官和情緒

2 咖啡是個化學實驗,要應用控制變數法

而且你的控制變數跟別人可能是不一樣的,所以不要盲目相信別人的研磨和水溫等變數,你要自己嘗試。

需要優先固定的是:

水(農夫山泉or怡寶) 以及豆子(買乙個常規的口糧豆來做大規模實驗,一定不能是深烘的)

你的沖壺和濾杯實際上也應該是固定的

那麼剩下的因素就是你可以在實驗中改變的東西。它們有:

最重要的因素: 研磨。

千萬不要以為酸和苦一定是過萃了,然後減研磨。因為我第一次遇到的情況,就是研磨太粗,萃取不足,於是只有酸和苦,沒有甜。這時候不應該減研磨,而是加研磨。

初學者很難分辨過萃和萃取不足,所以不如每個研磨程度都實驗一下。

次要因素: 水溫,水粉比。

一波交叉組合的實驗做下來,引數固定下來,也就是所謂的衝煮架構固定,其實就是你找到了適合在你家裡做手衝咖啡的一組引數而已。

之後就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微調了。

11樓:貳叄叄叄叄叄叄叄

如果你喝到的是類似於星巴克的焦苦味,那就是沒衝好,手沖咖啡中,苦味尤其是焦苦味是不應該出現的味道,你的感官沒有問題,不用懷疑自己,你覺得難喝的,我們也覺得難喝,在這個層面,並不會有那種你覺得難喝,手沖老手覺得好喝的情況。

如果你喝到的是酸味,那麼首先你要分辨是什麼酸,刺激性的尖酸、酸澀的酸,那麼和上一條一樣,沒人會喜歡這種酸,不是感官問題,而是技術問題。

如果你喝到的酸味沒有那麼讓你討厭,但是你又覺得寡淡,水味很濃,喝不出什麼來,那同樣有可能是你沒有把咖啡的風味衝出來,或者說你衝得不夠甜。

目前主流的手沖咖啡追求的是酸甜可口,雖然你反覆說了回甘,但一杯好喝的手沖咖啡,就應該是你入口時就能感受到甜的,或者由酸轉甜,給你帶來的是一種果汁的口感。雖然大部分咖啡會有澀,但控制得好的話,應該是一種可接受的,水果的澀感,而不是苦澀。

如果你覺得酸度適宜、沒有尖酸雜味、沒有焦苦、醇厚度可、也不怎麼乾澀,但你依然不喜歡這種味道,那或許手沖咖啡真的不適合你。酸是手沖咖啡的主要味道,如果手沖咖啡裡那種「明亮的酸」、「順滑的酸」你也是不喜歡的,那麼事實上手沖咖啡裡確實不會有什麼你喜歡的味道了,除非那些特別甜的咖啡豆衝出來的咖啡。

磨粉過細、萃取時間過長是新手很容易出現的問題,建議採取日式衝法,選擇性萃取,補水,容錯率比較高,雖然風味可能不夠突出,但能不把那些糟糕的味道衝出來,如果依然不喜歡,那也不必委屈自己,每個人的感官是不一樣的,沒必要讓自己去遷就別人的感官。

12樓:rico kang

沒有那麼多原因,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你衝的不夠多。

如果你真的想要獲得什麼花香、回甘的感受,那你得用點心去記錄下每次衝咖啡是的引數了,比如磨的粗細、克數、水溫,浸泡時間、沖泡時間等等。那後找到你最喜歡的那種口味,然後長期堅持。

但對我而言,除非要給人炫技,更多的時候,就那樣了,隨便搞。反正咖啡嘛,隨便喝喝就好,想通就好

13樓:vivien lu

現身說法,我是意式濃縮開始喝咖啡若干年,繼而虹吸又是幾年,當時喝咖啡的口味和飲食口味一樣,能接受極強的苦,酸只能接受微量(那時的意式並不像現在的精品咖啡烘得這麼淺)。最初幾次對品嚐手沖咖啡的嘗試都是失敗,覺得我應該就是因為不喜歡吃酸的所以也不能接受酸的咖啡。直到我喝到朋友衝給我的翡翠紅標(也沒有如今這麼貴...

),滿口的花果香,我整個呆掉了。那種味道非常明確,非常直觀,非常難忘,讓我瞬間get到了手沖咖啡的好喝,終於買了工具毅然跳坑。為了得到這種香,烘得淺味道帶點酸對我來說也不算什麼,慢慢的也就習慣了。

因為過於執著香氣,早期我追求淺烘,快衝,不怎麼在乎甜感和層次,對平衡和豐富的審美都是之後逐漸習得。

關於題主的問題,我想先回答第三個。咖啡如果只有苦和酸,最多加個回甘的話,那喝起來該多麼無聊...不同的咖啡由不同的人烘焙不同的咖啡師衝煮,風味千變萬化,口感也各不相同,如果你沒有感受過手衝咖啡對味覺嗅覺的衝擊,為什麼會喝了這麼久?

如果你體會過,為什麼會問出是不是只有酸和苦的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否因為味覺嗅覺不夠靈敏所以喝不出好壞?不一定。不排除真的有人味覺嗅覺異常,但如果吃得出飯菜好不好吃,就不會分不出飲料好不好喝。

酸和苦是一杯咖啡所有味道中最明顯的兩味,如果沒有經驗很容易就會被它們吸引全部注意力,而忽略其他微妙的風味。咖啡包裝上寫的那些花啊果啊堅果巧克力的喝不出來,不要緊,辨識風味可以鍛鍊。最好的辦法是多吃多聞多走走,在生活中感受各種食物的味道,觀察並記在心裡,如果實在接觸不到,退而求其次的選擇是買套咖啡鼻子聞香瓶,或者參加咖啡品鑑課去學習,咖啡鼻子對於個人玩家用處不是很大,並且再準確的合成濃縮香精也不可能準過拿在手裡吃在嘴裡的實物。

以上,祝你早日度過迷茫期,體會到手衝咖啡的快樂。

14樓:

看看磨行不行,粗細行不行,再看水溫和時間有沒有搞錯。都確定沒問題的話,可以試試聰明杯的泡法,浸泡式的發揮最穩定,一般能喝出比較原本的味道。這都覺得不滿意的話,我覺得可以試試別的飲品,沒必要因為咖啡的附加值逼著自己去喜歡它。

請問這款手沖壺適合手沖咖啡的新手嗎?

Vince 這種小壺要注意的有以下幾點 因為壺小,所以可能壺嘴也小,導致流量有限,沒辦法在預計的時間內衝完。即使最大流量符合預期,也難免要用較大的流量導致水流並不是垂直 或者說是接近垂直 的。不過如果對水流沒那麼多要求的沖泡方案,比如法壓壺 掛耳,就問題不大。當然這一點也看實際壺嘴的設計,最好能試一...

咖啡小白想自己在家做咖啡,手沖 法壓 意式都分別是什麼啊?需要買什麼工具?

薄荷的咖啡世界 意式咖啡是在espresso的基礎上製作而成的咖啡。espresso通常是由意式咖啡機製作而成。美式 摩卡 拿鐵 卡布奇諾等都屬於意式咖啡的範疇。法壓壺也叫沖茶器,上手相對簡單。手沖咖啡對技術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濾杯 下壺 秤 手沖壺 濾紙等,可以作為高階級的選擇。如果是剛剛入門的咖啡...

是星巴克的手沖難喝,還是手沖咖啡就是這樣?

Celesta 的確是星巴克手沖難喝。據說有兩個主要原因 乙個是星巴克為了保證門店之間的品質一致,咖啡豆都是採用中深烘焙。咖啡豆的豐富味道無法被完全體現。淺烘在星巴克根本沒有。第二個原因是由於配送到各家門店的咖啡豆都是有庫存量的,所以新鮮度肯定是大打折扣的。咖啡豆放久後豐富味道也會大量流失的。 老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