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戰爭時期,在彈盡糧絕相同的情況下,西方大多會選擇投降,而東方大多選擇同歸於盡?

時間 2021-05-06 16:35:28

1樓:王平

西方的戰爭歷來以貴族戰爭為主,一直到一戰軍官都是以貴族為主,這種戰爭形態類似於中國春秋時期的貴族戰爭。這種戰爭是以利益為導向,打仗跟做生意一樣,不是你死我活這麼激烈,抓住對方往往圖的是財,對方贖回才是勝利方最希望看到的。中國春秋時代的戰爭也不殘酷,甚至在戰場上講周禮,互相禮讓。

但是中國從戰國開始,開始往民族戰爭發展,是你死我活的滅族之爭,那就不能輕易投降,必須同歸於盡了。

2樓:

還是先問有沒有吧,國朝是喜歡喜歡戰鬥到死,不是真的經常打到最後一人,投降也是及其普遍的好嗎,出名的例如長平之戰的40萬趙軍,鉅鹿的二十萬秦軍

3樓:豆沙包

設想乙個場景,在東非的一場衝突中,非洲軍閥包圍了我方乙個連隊兩輛汽車三名士官四個在知乎有五位數粉絲的清華博士六名使館人員懂七國外語,這時候國內是應該辦追悼會還是八方營救把他們整出來?

4樓:慕尼黑的麥克白

文化是一方面,

但是是否虐殺俘虜和虐殺的概率是乙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君不見,蘇德戰場上德軍寧死不屈,受傷不能撤退寧可自盡也不投降,然而到了西線大把大把的投降。盟軍就不虐待俘虜嗎?

有案例的,但是到底誰殘殺俘虜的概率高只有前線士兵心裡知道。

5樓:醬油

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

抗日戰爭時期偽軍投降的還少?

而你看中國歷史,將領軍隊反覆選擇投靠物件也是常態,如三國,隋唐演義上都有。

日本更甚,二戰舉國投降。

6樓:門牙開瓶蓋

我之前在另外乙個問題裡看到過的乙個回答,我覺得說的很好。

乙個戰士,為了保護平民,彈盡糧絕戰至被俘,我就已經很感激了。

如果被戰士保護的人,因為戰士不能捨身取義,而辱罵他,那只能說這群平民不值得去保護。

有資格責怪那些投降的軍人的,只有那些真正做到了戰到最後犧牲掉的人。但是死人是無法責怪別人的。

7樓:Ling

僵硬且孤立的將東西方作為劃分界限本身就是個巨大的錯誤。

戰爭的具體形式取決於具體的經濟和科技水平以及在此基礎上所發展和延續的文化,不同的時代、地域、國家、具體規模、外交狀態都會改變戰爭的形式。

8樓:hitty

得具體看,當年德軍想向盟軍投降的絕對比想向蘇聯投降的多沒有一家會對自己的軍隊說己方投降是正面的、被鼓勵的,但是對外宣傳的時候就不一樣了,普世價值又偷偷跑進來了。

反正西方總的意見就是:東方人的同歸於盡觀念是愚昧的,落後的,不符合普世價值的。你們東方人要文明起來,首先要認同我們的投降觀,然後再我們侵略你們的時候多投降一點,少同歸於盡一點。

除開意識形態的爭論,我能想到的一點是,西方歷史上戰爭失敗投降後的結果比東方好一點。舉個例子,中國歷史上的戰爭基本都是衝著亡國滅種去的,西方歷史上沾親帶故的國王打個仗還不至於滅你的國家。

9樓:

彈盡糧絕相同的情況下,東西方選擇的一般都是投降。自己的命總是最重要的。

中國投降的非常多,西方奮戰到底的也不少。思想行為沒什麼差異,但宣傳口徑相差很大。

另外要看參戰國是否加入某些國際公約,沒加入的話虐囚可以不負責任,投降風險很大。

10樓:

近些年,東方是防禦戰爭,西方是進攻戰爭.東方國家防守失敗,後方家人都得死.西方進攻失敗,被俘,可以作為防禦方交換的籌碼.

11樓:Sim.Six

文化差異也是重要原因。

西方古代戰爭那種約好時間地點各自帶領兵馬進入戰場的行為看著很逗逼吧?而且作戰失敗方還可以要求用贖金換取自己的自由,反正對方的王后是自己國王的七舅姥爺的三外甥女。即使到了二戰的時候被俘的軍官還會要求得到符合自己軍銜的待遇,這種文化就導致了他們作戰的時候預設對方也會遵守這種規則,所以堅持到最後關頭選擇投降才是利益最大化的選擇,因為首先能活下來,其次回國後可以說作為軍人我盡職了。

而同一時間呢,長平之戰選擇投降的趙軍是被白起坑殺的,日本戰國時代選擇抵抗到底的大名是被尊敬的殺死的選擇投降的大名是被鄙視的殺死的,成吉思汗對於被征服的部落選擇的殺人標準是超過車輪高度的男人一概砍掉,這種情況就導致失敗者一般都會選擇抵抗到底爭取一線生機。

所以說西方戰爭更多的是種群內的戰爭培養了絕地投降的習慣,東方戰爭更多的是種族間戰爭培養了反抗到底的韌性。

12樓:未竟伏見

按涂爾幹《自殺論》的理論:

與敵人同歸於盡屬於「利他型自殺」,即社會對個人的整合程度過高,個人為集體的利益而自殺。

涂爾幹的創見在於引入了「社會」及「社會整合度」作為變數分析自殺,同時分析社會與個人的關係。四種自殺型別是:利己型自殺、利他型自殺、失範型自殺、宿命型自殺。

13樓:

提起打仗中中國人會想到什麼?

保家衛國。

美中國人想到什麼?

早些時候:支援盟友,可盟友與我何關?現在:去非洲去中東擔驚受怕。

歷史不一樣,人民對戰爭的態度也不一樣。

如果美國本土被攻擊了,像911那樣的,美國大兵也是會玩命的。

14樓:威廉綿羊

西方騎士戰爭都是自家人內訌,一戰雙方甚至還是堂兄弟,實在打不過了交點贖金又是一條好漢

東(zhong)方(guo)的全面戰爭……打輸了就是各種亡國滅種、留髮不留、銅雀春深,自然得號召大家拼到底

15樓:宇文

彈盡糧絕同歸於盡的東方:

是軍威赫赫的西漢,深入敵後的李陵嗎?

是坐擁大軍,揹負眾望的杜重威和杜充嗎?

是歷代將門,坐斷遼東的祖大壽嗎?

是陸軍無敵的現代,北韓戰場被阻斷敵後的180師嗎?

正例固然很多,但反例也很多

結論:不要以點帶面,氣節要看人的。

東西方都有奮戰至死的,也有成群結隊投降的,只看你看不看得到眼裡了。

16樓:李先生

在中國傳統文化裡,做人就是要寧折不彎,做硬漢子,不做軟骨頭。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只要是為了正義而死,就會名垂千古。大多數東方國家長期受中國傳統觀念的影響,這種思想已經深入骨髓了,所以有這種結果也是無可厚非的。

再者就社會形態而言,社會主義國家倡導的是個人服務集體,集體利益至上,個人為了團體犧牲是理所當然的。而資本主義國家,都是集體服務個人,個人利益至上,所以在危機關頭,為了個人利益拋棄組織也是正常。

17樓:寰太邏輯學家

你們看問題還是太淺,冰山挖得不夠深,所以得到的結論根據挖的深度,各不相同。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區別呢?這是人口密度決定的。密度大,則個人空間小,必須和集體打交道,融入集體,一代代的刺兒頭都被剔除了。

日本比中國密度還大,所以它的集體主義更強,所以有總玉碎等等瘋狂舉動。

那麼為什麼東方比西方人口密度大呢?東方雨熱同期。西方冬天下雨,夏天乾旱,不利於種糧食。日本靠海,更濕潤,條件比中國更好,而且有大量海產。說到底,民族性格還是地理決定論。

18樓:max.噠噠

從歷史上來說,在「朕即國家」的大一統土地上,權利高度集中在乙個或一小撮人手中,自然是臣民們「必須」捨生取義,殺身成仁嘍;四分五裂,一堆國王和大小封建領主、騎士們合作發財、誰都很難一句話就搞死誰的地方,臣民們自然就沒有那麼強的「犧牲」動力了——此地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直到今天,甭管東方西方,我們看看世界上最講犧牲、講奉獻的那些國度,不都是民權不伸、憲政不行,掌權者口含天憲的地方麼?

19樓:Apocalypse

這個很簡單,因為兩邊人命的價值不一樣啊。就好像同樣的人工服務,各個國家的成本不一樣。

如果志願軍士兵和美軍一換一,顯然損失是不一樣的啊。

我不是不尊重志願軍士兵,但作為工具的人不是無價的。正如史達林同志指出的:「乙個人的死是個悲劇,一百萬人的死只是乙個統計數字。

」東西方這種文化上的區別,都是對整個共同體負責的表現。

20樓:上山打提莫

文化個吊也只有領主大老爺投降然後家人拿錢來贖你蝦兵蟹將早尼瑪被砍成狗了···· 天天西方這樣東方那樣你以為投降是個好事? 被人叫X奸真的好棒棒/

21樓:屢空

當知道當戰俘也是死,或者被人罵死生不如死的時候,還不如站死。比如漢李陵投降了,雖然有很多苦衷,但是依然被抄家了,司馬遷也因為說情被降罪了。。。

22樓:劉花花的糖糕

對比一下東西方戰俘死亡率就很顯而易見了。

西方戰場,被俘了大概能活著回來,東方戰場,被俘了基本上就死亡了。

哪天不忙了補資料上來。

23樓:巴西太守

隨便寫點,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的道理大家其實都明白,有時候戰俘也不擔心自己被處死,只要有人出贖金他一樣能回家,下回還能上戰場。而且西方的宗教是禁止自殺的,陳樹湘同志這種壯烈犧牲法西方恐怕找不到,也就是說西方人已經自己去除了這種選項。

24樓:Derekovich

首先儒家文化歷來倡導「捨身取義,殺身成仁",「士為知己者死」。注重後世評價是文臣武將甚至普通戰士的深刻情結。其次,中華文化始終對降將,俘虜有深刻的蔑視感,吳三桂,洪承疇這些明朝降將為清朝征服中國立下大功,卻被編入《貳臣傳》。

西歐歷史上騎士為國王作戰,是一種契約關係而非類似中國君臣相授的關係,傳承下來,自然是打敗了就可以投降,無關榮譽。

25樓:成為

命題錯誤,二戰期間西線戰場盟軍和德軍的投降比例都很高,戰俘死亡率只有百分之三百分之四的樣子,但是東線呢,戰俘死亡率差不多三分之一,這樣的情況先拿個敢投降?看看東線,除了開始的時候,到了後期,蘇軍和德軍都是與陣地共存亡的。因為投降了死的更慘。

太平洋戰場一樣如此,美英在戰爭初期投降的人很多,但死的接近一半,後期就沒有多少敢投降了。

抗美援朝一樣如此,志願軍優待俘虜,所以五次戰役之後,美軍打不過了就投降,但是美軍可不是有待俘虜的,前期被交換回來的俘虜就已經讓志願軍的軍人知道美軍對戰俘的殘忍,自然是與陣地共存亡了。

你的命題錯了。

26樓:謝風雷

戰爭的形式多種多樣,不同的戰爭其結果也就不一樣,有的是貴族,領主之間的利益之爭,有的是國家,民族之間的侵略反侵略戰爭。前者自然是稍有敗勢便潰敗投降,而後者,則是不死不休的你死我亡。不管是中國還是西方,其實都一樣,戰爭怎麼打,看的還是戰爭的目的。

西方近現代戰爭主要還是收到人權理念的影響,而中國近現代面對的主要是反侵略戰爭,自然就會拼死抵抗。

27樓:肥胖的-貓

老蔣的軍隊難道是西方的?還沒彈盡糧絕就投降了好幾百萬了啊,哪個西方國家都找不到更光榮的戰績了吧。

想起來了,蘇聯紅軍烏克蘭大潰敗的時候乙個方面軍十幾萬人也直接投降的。

28樓:

同歸於盡的一般都是異族侵略的,西方洋人有個屁的氣節,只要有一日你比他強盛了侵入進去,保證所有士兵都繳槍納械投降,女人自動地開放兩腳等你進去

29樓:哥哥愛

投降,命交給敵人;不投降,命還是自己搏!

西方保的是家,而東方保的是國,先後有順序區別。

西方人打仗,要的是財產,不是你的命。而東方人打仗,既要財產,更要你的命。

所以,西方人可以從容的投降,而東方人不敢隨意投降。

為什麼在皇室戰爭裡,許多玩家在肯定可以拆掉對方國王塔且對方放棄防守時也不會願意讓給對方乙個公主塔?

某某人 為什麼要讓?不怕他推了你乙個塔後放個超騎或蠻羊在你推了他的塔前推了你的國王塔使你失敗嗎?我碰到過這種的,原本他都要贏了,他讓了我個公主塔,然後我推了他國王塔 Villa 我覺得你說的許多玩家是低端局的吧,如果有足夠信心把握推對方三星,我就無所謂,把資源投入在推塔上而不是防守上,3 0和3 1...

為什麼很多玩家在《坦克世界》中蹲坑,在《戰爭雷霆》陸戰也蹲坑?

DkLtDaigo bvvd再漲維修費我 消音消音消音 現在沒高帳打蘇聯9.7都能虧銀獅,誰高興衝鋒絞肉?開局看到一堆開線XM1到處瞎跑,然後死了沒後續佇列最多備用載具 ATGM草履蟲,然後體驗葉尼塞河大戰小鬥犬 這遊戲環境不搶點蹲坑幹啥. Tallas 維修費啊少則4000多則上萬買乙個modul...

為什麼圖書《比利戰爭》在全美不得出版?

連維基都不會看嗎?Billy Milligan Wikipedia His follow up book,The Milligan Wars,was published in Japan in 1994,in Taiwan in 2000,in France in 2009,but not y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