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哲學的角度談談,我們能徹底理解另乙個人嗎?

時間 2021-05-30 23:26:11

1樓:葉不榮

先將問題簡單化,從歷史與哲學的角度看,我們能徹底理解世界嗎?那麼,回答就是不能。理解世界可以小於理解個人,也可以大於理解個人。根據夾逼定理,那麼原本問題的答案是不能。(笑)

2樓:拉普拉斯大魔王

以前應該不能,所謂了解之同情,並不會有真正的設身處地,不會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畢竟乙個智商90的人沒法完全感受乙個智商130的人的喜怒哀樂,利弊取捨。當然智商70的也沒辦法。。

人格記憶家庭教育都不同。。

不過未來可期。。腦機介面嘛。。

3樓:Losng

能否理解另乙個?這個所謂的理解,其實也就是認知。首先是認知,然後才談論理解。沒有認知,也就無所謂的理解。

關於認知,哲學也有爭論。所謂的可知與不可知。人是否可知,人眼前的物是否可知。人與物還是不同的有區別。人有精神。人有肉體與精神,這個是人的特點。

人是否可知?這裡的所謂人,說的是什麼人呢?是有血有肉,有吃飯穿衣要求的現實生活中的人。人的一切行為,首先是要解決吃飯穿衣。這是活著的人肉體要求,這個誰也不能避免。

人,為了活著,為了吃飯,為了不餓死。這樣的人做什麼都是可以理解的。

4樓:純真求夢

要說徹底的話,應該先看看能否徹底的認識自己。

如果連自己都無法徹底的認識,那你又怎麼從只言片語中徹底的理解乙個人呢?

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資訊會隨著時間變得越來越難以理解的。

從哲學角度,談談對人類的理解?

趙冬 從中國的先秦思想理性的分析理解人類。是早有定論的。陰陽,關於陰陽的易變原理,能推演出道德,這個拖去神秘感的哲學術語。而先天地生的道,和與道同出而異名的德。構成了世間一切存在的全部基礎,和全部意義。一切存在,都是在循各自的道,而各得自己的德。我們的先哲還告訴我們,怎樣才能領悟,理解道,然後獲得相...

從應用的角度談談學習go還是scala?

Johny Sinn 目前為止,從應用的角度,Go適合服務端開發。Scala適合服務端 大資料 資料探勘 NLP 影象識別 機器學習 深度學習 等等開發。Spark用Scala實現的,對Scala支援很好。Python這門動態語言,效能是個問題。Python大型專案,架構和重構是災難。Python適...

我們從歷史中學到的教訓就是 我們從歷史中什麼也沒有學到 這句話到底是誰說的?

errantking 這類意思的話很多人說過,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這裡 Famous quotations and quotes about Learning from History 上面列出了許多這類名言。但最接近的應該而且是我能找到確實出處的是赫胥黎 Aldous Huxley That 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