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母語者在說乙個單詞時是否知道單詞的每個部分的含義?

時間 2022-01-13 21:01:59

1樓:lu luce

當然不知道了。

不管是使用偏旁部首學習中文的母語學習者,還是使用詞根詞綴學習英文的母語學習者。對於這些知識的使用就是乙個:

助記。也就是,這個只能是輔助,不能代替。。

推薦你幾本書,小綠,小白和小金。這幾本書都是外中國人編寫出來,使用詞根詞綴背單詞的著作。在這些書的開頭,都明確指出。詞根詞綴可以幫助你擴大詞彙量。

我給你翻譯一下,啥叫:幫助你擴大詞彙量。

就是單詞量7000以下,不需要詞根詞綴。單詞量7000以上,需要詞根詞綴可以幫助你擴大詞彙量。

Vocabulary Advantage裡面早就指出,母語人士學習使用詞根詞綴的目的是兩個,乙個是裝逼。就是讓你的交流文雅。還有乙個就是備考GRE,就是應試。

2樓:聖開泰

英語的單詞相當於漢語的漢字,單詞裡的每乙個部分相當於漢字的部首,字母相當於筆畫。這樣模擬就很清晰了。

一般有基礎漢語知識的人,在記憶漢字的時候是會考慮到部首的含義,讀音的。當然,也存在熟練了之後就不去過分考慮了,或者對於生僻字就會多考慮考慮。對於一般人,能說出個大概。

比如火字旁的字往往跟火有關,水字旁的字往往跟水有關,等等。隨著知識水平的不同,所知道的多少也有不同。比如題主舉例的「字」的例子。

這個文化人如題主就知道,沒文化人如我,就不知道了。

對於英文使用者來說也是一樣的。對於英語單詞的每乙個部分,一般有點知識的人也是能說出常見的每個部分的含義的。而且他們也很會用這些東西玩梗。

比如說 -ism,是主義,我在美國時有乙個朋友,叫Ryan Natsky, 自己做了一件T恤,寫Natskism,想要展示自己的個性。耍弄文字的專家,如JK羅琳,當然能就此玩出更多花樣來。

我們對於漢字部首的玩梗情況也很多,比如曾經有個讓我笑了一天的梗:

回到題主的問題,英語母語者是否知道單詞的每個部分的含義。他們是知道的,但是根據知識水平的高低,有人知道的多,有人知道的少。跟漢語使用者一樣。

這裡的關鍵還是英語和漢語對應的問題。單詞對應漢字,詞根對應部首,字母對應筆畫。漢字用橫豎撇捺提鉤點等幾個常用筆畫,構成了常用的三五千漢字,解決了所有的溝通問題。

英語用26個字母,組了幾十萬個單詞,費勁吧啦,高下立判。

3樓:碩鼠

大多數英語為母語者,包括大多數大學畢業者,不知道。他們學單詞,不知道構詞法,不知道音標。問他們,「啊?

就是這麼讀的呀,就是這麼拼的呀。」就好比學校裡教你「切」字,你語文老師也不知道這是乙個形聲字,左邊的聲部是「七」,其實在漢語裡跟「切」是乙個讀音。英美的中學老師,也沒幾個弄清古希臘知識分子,以及諾曼征服,具體是如何改變英語的。

就像你的語文老師,也搞不清西晉丟了都城以後,胡人是如何逐步改變北方漢語的。

4樓:王贇 Maigo

題主的問題涉及的是英語的構詞法(包括詞根、詞綴等),以及詞源(很多是拉丁、希臘詞源)。

這麼一說題主應該會有些感覺:有些詞根、詞綴比較淺顯,詞源比較常見,這些部分母語者常常可以自己歸納出來。有些詞根可能稍微深奧些,但在學校裡會講,一般的母語者就也會懂得。

而比較晦澀、罕見的詞根、詞綴、詞源,母語者一般就不會去深究,而是囫圇吞棗地記憶了。

我拿一些例子在英語和漢語之間模擬一下。模擬的例子只是難度相當,意思並不一定對應。

beautiful, careful, painful 都有個 -ful 字尾,很明顯是「具有」的意思,即使望文生義當成 full 理解成「充滿」,也差不到哪兒去。這些就是母語者可以自己歸納出來的內容。模擬到漢語,它的難度相當於「江河湖海」裡的「氵」都代表水。

Washington, Princeton, Brighton 都有個 -ton 字尾,這個 -ton 字尾常常出現在地名中。一般的母語者只會思考到這一程度,不見得能想到這個 -ton 跟 town 有關係。模擬到漢語,它的難度相當於「鄭鄒邯鄲」都帶個「右耳旁」,一般的母語者會知道它在地名中常見,但不見得知道它來自「邑」。

conserve, observe, preserve, reserve 都有個 serve 詞根,一般的母語者會覺得它們的意思有點兒聯絡,但又說不出這個 serve 具體代表什麼[1],跟 serve(服務)這個單詞是不是一回事。模擬到漢語,它的難度相當於「攻教放牧」都帶個反文旁,一般的母語者能感覺到它們的意思好像有點兒聯絡,但又說不出這個「反文旁」具體代表什麼[2],跟「文」字是不是一回事。

photosynthesis(光合作用)是由 photo(光)和 synthesis(合成)兩部分組成的,生物課上會講解這個詞的構成。模擬到漢語,生物課上講「新陳代謝」時,也會講「陳」就是「舊」的意思,「代」就是「取代」、「謝」就是「凋謝」[3]。

understand 很明顯是由 under(下面)和 stand(站)組成的,但為什麼「站在下面」就變成了「明白」的意思呢?一般的母語者並不知道。模擬到漢語,為什麼「老」和「板」組合在一起就變成了「上司」的意思呢?

一般的母語者也不知道。

題主說的 adulate 裡面的 ul 代表「尾巴」,這個詞根幾乎不出現在其它詞中,也不容易看出來它是什麼意思,這時母語者就會把單詞當成乙個整體記憶。模擬到漢語,「造詣」這個詞裡的「詣」字幾乎不出現在其它詞中,也不容易看出來它是什麼意思,母語者也會把「造詣」當成乙個單詞整體記憶。

5樓:東奔西走

結論上,我認為不能。除了個別專門研究英文單詞詞源的專家,大部分人就是使用而已。簡單規律是能總結的,比如un, in字首表否定,比如less字尾表否定,比如ex經常表示「向外」的含義,比如im經常表示「向內」的含義,比如inter字首表示「互動」的含義,比如ness字尾變名詞,比如able字尾變形容詞,等等等等,就算書上不講,用得多了自然而然也自己總結出來了。

但是你舉的例子有點過於學術了

adulate(拍馬屁),ad是to;ul來自拉丁語的ulos(尾巴),而ulos來自原始印歐語的ul(尾巴)

這個知識點我覺得真沒多少人知道。英語裡有大量的拉丁語殘留,但是真不是所有英語母語者都知道這些拉丁語詞彙是什麼並能準確識別。在他們看來,這些詞就這麼說,這麼用,其中哪個部分是來自某個拉丁語詞彙神馬的,關我何事。

其實我們可以從漢語類推。母語者都是先會說會用,然後再慢慢了解到其中每個部分的含義,如果不系統學習,那就一輩子都不知道。

比如很小的孩子就會使用成語,但問他其中每個字作何解他多半說不上來。我現在都記得我小學作文寫逛遊樂場,其中用了「迫不及待」這個詞,語境上肯定是用對了,可惜四個字寫錯了三個,寫成了「破不急帶」。說明了什麼?

說明我根本不理解這個成語是哪幾個字,不知道其中每個字什麼意思,更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說,但是我知道這四個發音組合在一起就能表達那個意思。

對孩子來說絕大部分詞語都是這樣,別人在這個語境下怎麼說,他就怎麼學,而且還能用得很好。可是讓他寫出來就可能寫錯,更別提解釋其中的意思 。

以我的體驗,很大一部分詞語都符合這個情況:小時候就聽熟了,也會用,可是等到長大了看到字了,才發現原來是這麼寫,是這個意思,自己原來的理解完全是錯的。這個「正字」的過程貫穿我整個學生時代,尤其是高中。

那麼,回到平行問題,每個漢語母語者在使用詞語的時候都知道這個詞每個字的含義麼?太難了。比如「莫名其妙」的「名」是說出的意思,「赴湯蹈火」的「湯」是熱水的意思,這都是文言文用法在成語裡的保留,現代漢語裡「名」和「湯」不會這麼用的。

像不像你舉的那個例子裡面拉丁語的ulos(尾巴)的用法?在大街上找幾個美中國人問他,adulate這個詞裡面ul什麼意思,估計沒幾個人知道。那在大街上找幾個中中國人問他,「莫名其妙」的「名」是什麼意思,又能有幾個人知道?

我想能把「名」寫對了而不是寫成「明」的人都未必有一半,更別提解釋。人均985的知乎也許覺得這太可笑了,完全是常識嘛,怎麼可能有人不會,但事實就是這樣,多數人會說,會用,但不知何解。

如果乙個從未學過英語的中文母語者從小看中文字幕的英語電影,英語在他腦海中會留下什麼?

布繒 我認為感覺很重要,看了乙個多小時原汁原味的外語片,你就會情不自禁得模仿角色的那些腔調,無論是看英文,法語,韓文還是日語。看完後總想來上一兩句,這個嘛,可以激發一點點你對外語的興趣,但我不認同這可以提公升你的口語,因為配音不是標準發音,或許還夾雜有方言,如果真想提高口語,還是買磁帶來聽吧 所以啦...

乙個沒學過德語的英語母語者,能通過文字與德國人交流嗎?

狐仔與兔寶 用英語交流或是通過翻譯軟體,是可行的。德中國人的英語水平還是可以的。題目不如反過來,乙個從來沒學過英語的德中國人,能通過文字 德語 和英 美中國人交流嗎?我覺得不行。別的不說,看著那通篇觸目驚心的死死死 die 心裡就發毛了吧,哈哈。 多鄰國Duolingo 能。因為大部分德中國人懂點英...

英語母語者說口語時是如何短時間組織生成乙個句子的?

口語陪練Ethan 作為口語學習過來人,口語陪練導師,之前有在一家口語培訓機構做過助理,可以分享一些我的經驗。大部分英語口語學習者都會遇到以下一些問題 1.不知道怎麼說,不知道如何正確說。2.卡頓感強烈,想說說不出。3.中式英語,想中文翻譯成英語才能勉強說上幾句。4.到處尋找口語學習方法,卻沒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