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教育部提出 專碩將擴大到碩士研究生招生三分之二 ?對於考研黨有何影響?

時間 2021-05-06 07:21:19

1樓:xtjxyk

這等於告訴大家

你要考具有選調資格的雙一流學碩

明牌局,以英語為例,你要考世一大的英語語言文學學碩,不能考MTI,學科英語等專碩

2樓:嘀嗒

研究生擴招是勢在必行的,是實現中國製造2025的必經之路。對比其他發達國家(美英德日),中國受過高等教育的研究型人才(碩博)佔人口比例是很小的,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至於出現的學歷貶值問題,主要是由就業市場的結構性的供求問題導致的。

中國還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大部分企業處於價值鏈的中下游(生產,銷售)。

高階研發崗位的供給遠小於需求,眾多研究生學歷人才互相競爭激烈,是以HR選拔人才時更加優中選優(985/211),被淘汰的人則轉身投向中低端崗位,又造成這些崗位的擠兌,導致學歷貶值。

只有處於(或想要處於)行業/細分領域龍頭部位的企業才有心思去研發,有足夠市場銷售利潤去支援研發。如華為已經成為通訊領域的一哥,一家公司佔據通訊產業全價值鏈,自然包括許多上游的研發設計工作,這樣的公司若想繼續謀求發展必須不斷加大研發(當然這也與掌舵人的戰略眼光有關)。汽車龍頭大眾集團,網際網路龍頭 bat,google,Facebook 都是同理。

可惜中國目前的走在世界前列的龍頭產業就那麼些,主要是網際網路和通訊(指華為),而這些還是新一代技術革命後,中國趕上了順風車,抓住了研發探索的機會。

研究生擴不擴招其實和貶值關係不大,影響的主要還是個人心態,畢竟都研究生了還要幹基礎工作,心裡自然不平衡。

就業時主要考慮的還是和同齡人之間的排位。就業崗位只能覆蓋前面百分之幾,而學歷決定了你能在哪個序列(上中下游)比賽。

不擴招,我們就研究生幹上游,本科生幹中下游;擴招,我們就優秀研究生幹上游,一般研究生和本科生擠一擠幹中下游

但總得來說,人口素質的提高對於社會進步是有益的,多數人只是做了必要的競爭犧牲品。現在,就看產業逆襲的速度夠不夠快了。

願中華有越來越多的世界領先企業,來消化越來越多的優秀的中華兒女…

最後,我覺得還是要找準自己的定位,到底是要做哪方面的工作,中國大學目前是以科研為導向的培育方式,目的是培養科學家而不是工人也不是經理,也不會管你究竟想做什麼,自然也不保證就業。

3樓:霖感

不要糾結於專業碩士還是學術碩士,只要喜歡、擅長即可考。只需要明確兩點:

首先,專業碩士和學術碩士就業,不管考公務員、事業單位、老師、醫生,還是去企業,基本沒差(絕大多數情況下,學校的知名度更重要)。

其次,專業碩士和學術碩士進一步深造時,存在一些不同,但是只存在於研究的方向上,不影響考博、留學。現在社會,行業細分,兩種碩士的研究前景都非常廣闊。

綜上,國家提公升專業碩士的比重,初衷和本意是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實用性,並非厚此薄彼,並非區別對待。

4樓:sephinth

嗯國家人才需求變了

原來長期學碩已經培養了不少研究型人才了現在需要專業型人才去實踐對考研黨?沒有影響吧

都是全日制研究生

對考研黨影響最大的可能是各大高校碩士推免比例越來越大給希望通過考研改變擺脫學歷歧視的孩子機會不多了

5樓:艾迪

三本人趣聊學歷貶值大專人笑看博士內卷

我尋思這主要說的是內部比例而不是總體擴招吧,上來分析學歷貶值大可不必。985的再貶也比你三本的高吧(笑

6樓:來勝姐姐

第一,社會越來越需要專業碩士學位第二,學生越來越傾向於專業學位碩士1、專業學位碩士的學習和考察內容更加側重考生多方面的能力。

2、與學碩相比,專碩學制方面更有優勢。考生在選擇考試時,既要考慮重新整理學歷,又要考慮到學到真本領。而專碩無論是就業前景、競爭力還是發展前景,都不比學碩差,甚至更勝一籌,因此,考生選擇專碩也就不足為奇了。

7樓:新航道北京學校

專碩擴大,這是乙個主流趨勢。專碩,是以培養動手能力,實踐能力人才為主的培養模式。深受社會各界的認可。

而且,有相當一部分專業,專碩,雙導師, 校內導師,校外導師,對後期就業,工作前景,有很大的幫助。

但,同樣競爭難度增加了,相對複習並不容易,建議早複習,早進入狀態。

8樓:

就我所了解的訊息來看,學術碩士數量大體不會變化,專業碩士數量將大幅擴大,博士的專業學位將會慢慢普及。以我所在學院為例,目前一屆大體有學碩60人,專碩70人,學術博士20人,專博目前沒有,以後專碩將陸續擴招至100~120人,專博點申請批下來後將有30~40個,總體上碩博數量會大幅增加。以後各高校限制碩博人數的不再是教育部指標,而是學校學習資源,比如實驗室座位,寢室床位,導師數量等,以我校宿舍情況漸漸的專碩可能不再安排住宿,直到建設新公寓(目前沒有安排),實驗樓倒是有建設計畫。

對考研的同學們來說也許算好事,因為名額大幅增加更容易上岸,調劑也更加簡單。但以目前的就業環境,碩士將更為普及,公司可能會將招聘學歷限制提高,衝擊本科生就業。本科畢業選擇讀研將常態化,教育年限會增加2~3年來減緩社會就業壓力。

同理碩士就業在不遠的將來也會迎來更大競爭,為此高校擴大了相應專業博士學位招生力度,以後出現30多歲的應屆畢業生將不再罕見。。。

總而言之國內將迎來一波「學歷膨脹」期,是好是壞就見仁見智了。

最後是個人建議,目前有還算不錯工作的輕易不要考慮辭職回學校深造,很可能碩士畢業之後你連之前的公司都回不去了。對於考研的同學,能一戰成功上岸理想院校自然最好,考的太差二戰嘗試一下也未嘗不可,但三戰四戰就算了,到時指望依靠碩士名校學歷就業成功率將急劇降低,在大批應屆生中第一學歷影響會更大(現在已經很大了)。

9樓:

1.考清北。招的總量越多,頭部的人越吃香。

2.考學碩。本來專碩學碩是不捲的,但是沒辦法,蛋糕就這麼大,制度逼著你卷,未來學碩就是比專碩值錢

10樓:少旋

學碩少了,專碩多了。內卷的話。。就是三年後本科生涼的更快了。所以建議初中立馬輟學,去實習擦盤子端盤子開酒瓶,到時候出來能比那些和你同齡來擦盤子的帶學生帶研究生強很多的

11樓:小賠友

我那會兒讀研時,專碩和學碩的培養方式沒有區別,唯一的區別是專碩一年文化課,一年做實驗加答辯就畢業了。學碩則是1年文化課,兩年做實驗加答辯,多了整整一年。

在找工作時,工作單位也沒有對專碩學碩區別對待。

這幾年國家一直在擴大專碩的招生比例,估計也是為了順應時代的需求吧,另乙個就是緩解就業壓力。尤其是疫情影響,很多畢業生就業難。

12樓:冰糖葫蘆

感覺這個決策很英明。

中國很重視學歷+本科教育不足,使得本科讀研率居高不下,學碩卻大部分時間都用於對工業界沒啥用的科研。

特別希望碩士定性為面向工業界的進修或換專業的準備,擴大碩士招生規模(120-150萬/年),講授內容主要是大四課程,學制1.5-2年、10-12門課、有4-6個月的強制實習。可設定部分專案為博前班。

科研人才以博士培養為主,主要招生面向本科,以保研(申請)制為主,博士招生不再招考。

13樓:guyuanki

沒有影響,如果真的能改革好專碩培養制度大家都好。一來選擇讀專碩的同學能學會更多真正與專業與產業有關的知識技能對日後工作幫助大,二來國家和社會能獲得更多高素質的工程師,緩解就業壓力。唯一缺點就是學歷會貶值碩士的名稱沒那麼響亮了

14樓:

便宜了理工科的而已,理工科是考研容易讀研難,而經管類和文科類的考研是真難,當然讀研相對輕鬆不少,特別是經管類,考數學國家線都還能340多,理工科本就招生多考生少,現在還進一步重點擴招理工科,經管文簡直卷上天。

15樓:alex

治標不治本。讀個專碩到底是提公升自己,還是躲避就業?如果是後者索性消滅專碩,把機會都讓給想做科研的學碩。

想馬上找工作的,本科畢業就去找工作去,別拉低碩士水平好吧?

16樓:Volodya Zhao

太平興國時,諸降王俱死。其舊臣或有怨言,太宗盡收用之,宥之館閣,使修書,如《冊府元龜》、《文苑英華》、《太平廣記》之類,廣其卷帙,厚其廩祿贍給,以役其心,多卒老於文字之間。(宋·王明清《揮麈錄·後錄》卷一)

17樓:張鐵匠

怎麼看待?多個原因,同乙個結局

原因一:

結合最近這段時間,反覆給非全日制站台喊話。

其實用意很明顯

社會上那麼多「存量」的考研潛在使用者,教育部過去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口子收他們學費,教育部和高校也急啊!

眼看著這些人被各個Quattroporte班,海外名校境內班忽悠去幾萬十幾萬,這個錢幹嘛不自己賺!

等等,非全的招生名額好像不夠?

那就擴招啊!

等等,研究生院給不了那麼多非全的擴招名額?

那就要求把專碩的招生比例提高啊!(非全專業絕大部分屬於專業碩士)

原因二:

最近,博士招生一直在普及「申請——考核」制

讓很多人有了莫名其妙的幻想,覺得我也能去申請個博士

但這裡面有個潛規則,申請考核制博士還是更傾向於選學術碩士,畢竟,博士是搞學術研究的,不是幫你找工作的。

所以,碩士環節,是不是就應該適當把學碩的比例降低了?咱別給博士招生那麼大壓力,什麼阿貓阿狗都送過去申請,碩士環節就讓他們斷了念想也挺好。

18樓:

既然敢擴招,希望好好培養,不要把專碩不當研究生,該有的培養經費希望不要切掉,配套的東西是不是也該給一下呢。座標:南京謀211

19樓:

只是專碩增加,沒說總體要增加很多,可能,也是為了90後這一代生育考慮吧,畢竟,讀博之後,愈加晚婚晚育……二胎估計就算了。研究生不值錢倒還好吧,不過是從學碩換到了專碩,上岸的還是那麼點……

20樓:

明知學歷迅速貶值還要一股腦提公升學歷真的是很蠢的做法...這些年已經出現了很多朋友本科就能去的崗位等他碩士畢業了卻去不了的的情況。能擇優就業就擇優就業,不要主動放棄優質的就業機會。

21樓:

關於晶元,這兩年的事實擺在這裡了。沒有晶元,談什麼5G,談什麼人工智慧。醫藥和生物工程,我不是藥神、核酸檢測、新冠疫苗等等,也是無可爭辯的事實,隨著社會老齡化,醫藥和生物工程越來越重要。

再說學術與創新。三個例子。第乙個例子,GFS和Bigtable,凡是搞平行計算、分布式計算、雲計算的人,捫心自問一下,這兩個技術有什麼理論創新?

嚴格來說,沒有理論性的創新,更不用說理論性突破了,相反地,GFS和Bigtable作了相當的簡化,主-從結構是什麼新鮮東西嗎,一次寫多次讀、大尺寸的資料塊、極簡的資料layout、日誌、隔離級別,等等,都不是新鮮東西。第二個例子,Spark,記憶體計算,Storm,流計算,有什麼理論創新?第三個例子,REST,有什麼理論創新?

如何看待教育部取消雅思托福等考試?

線下取消是因為疫情什麼時候大學開放管理什麼時候恢復最早八月 線上版進不來是因為某些特殊原因很快就進來了 教育部為什麼取消雅思 托福 GRE GMAT等考試,是因為疫情的緣故!當前由於新冠病毒產生的影響,不僅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很多考試也是在這期間必須取消了。很多學校也在疫情爆發期間都停學停課了,...

如何看待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會帶來哪些影響?

孫文文 我記得我小時候不讓補習,但小公升初就是考奧數,於是乎 地下補習班 經常上幾節課換個地方,一被舉報就跑路。再後來什麼都放開了,我反而沒怎麼補過課了,主要是沒什麼需要,校內競賽把時間佔的差不多了。這麼說吧,只要有用,通過行政手段是很難遏制的。 大可問道 這是好事,只有真正把孩子們從無休止的課外輔...

如何看待教育部增設電子競技專業?

fynansel ZF出台檔案政策,個人覺得算是對電競行業有個社會性認知和導向的意味吧。眼下的電競行業,泛著娛樂與投資的氣息。設專業這個事,我覺得吧,看開一些。幾年前,甚至幾十年前,大眾覺得電子商務不靠譜 計算機技術是個什麼鬼的時候,是否能展望現在的世界是個什麼模樣。遊戲從小時候的彈玻璃珠逐漸變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