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這句話是否有語病?

時間 2021-05-06 00:41:38

1樓:

題主改了句子後的問題不是語法問題。。。實踐是標準,名詞是名詞,沒錯啊。而是意義問題。。。而所謂的意義問題恰恰是由縮句造成的。

2樓:

題主聰明,確實有不小的語病,之前一直沒發現!!

作為公理原理,是不允許有任何含糊不明的歧義,否則極其容易被誤解誤用。

實踐的定義:人們能動地改造和探索現實世界一切客觀物質的社會性活動。

很籠統很寬泛,把所有「人做的事」都可視為「實踐」,它本身對人的行為不具備區分功能。

比方人的什麼行為算是實踐?什麼行為不是實踐?

真理的定義:對於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認識。

如果乙個理論已經是真理了,檢驗的結果難道會是錯的嗎?

真理就是已經通過「過去、現在、未來」,「可能、不可能」,的一切檢驗途徑,被認定為正確。

檢驗真理是否正確,跟檢驗單身漢是否單身,不是犯了同一種邏輯錯誤?

「實踐」本來就不是個「標準」,它是個動作或動名詞。

「唯一」也有問題,老外普遍認為科學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唯一就是只能有乙個,很明顯已經有乙個了,唯一就是錯的。

3樓:王滕

所謂真理就是真實的道理,符合事實的理論。把這個定義代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句話,就得到「實踐是檢驗符合事實的理論的唯一標準。」既然是已經符合事實了,為什麼還要再檢驗?

此話邏輯不通。此話應該改成「實踐是檢驗理論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

4樓:語林苓

首次在知乎回答問題。

這句子沒什麼語病,

反之要是按著這種分析方式的話,分析什麼句子都可能有語病。

.疑問的邏輯鏈如下: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縮句)——「實踐是標準。」——搭配不合理?

.這個邏輯鏈是否可靠呢?

顯然不可靠。

因為你縮句之後,句義和句法結構都會發生變化,得到的新句子難以完全替代原句。

.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戰爭是原始人類文明發展的產物。旅行是旅行者對生命的詮釋。

混吃等死是他目前唯一的選擇。現在按著同樣的方法縮句:

戰爭是產物。

旅行是詮釋。

混吃等死是選擇。

貌似沒乙個搭配合理的。

結論:

一切不看定語的句子分析都是耍流氓。.

後記

實際上你只要思考一下句子中各事物的關係就會發現問題:如果原句是:

「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實踐。」我想分析起來就容易多了。

(但是這種「高帽句」非常不適合做標題,重點模糊啊。)同樣,以上的例子如果變成:

……的產物是戰爭。

……的詮釋是旅行。

……的選擇是混吃等死。是不是看著順眼多了?(為什麼順眼我就不多解釋了,那是另乙個問題。)

所以,切勿機械地切割和抽取句子,咱是分析它而不是改造它。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正確嗎?

詩帥詞兵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正確嗎?答案 1根據標準合理率的原則 事物是由問題,答案,距離這3種因素組成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個命題也是由這3種因素組成的。2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正確嗎?在這個命題中要了解什麼是實踐,什麼是真理這兩個問題。先來了解什麼是實踐?實踐的含義是活動,活...

都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為什麼許多國人不用實踐來檢驗算命的準確性?

認認真真回答因為我一向對這些東西很好奇非常想知道真假,是真的很想檢驗啊可是沒辦法 也加了幾個命理群,但暫時沒有找人算只是默默看,原因如下 1.首先最主要的是,不論我自己找人算的準不准都不能說明什麼,畢竟懷疑的人永遠可以說是倖存者偏差。那麼我想要證明算命這種事是真的,需要所謂的大樣本,但是我現在並沒有...

什麼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顛沛流離的豬 結果,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即使你實踐了一百次,執著了一百年,一切不以結果為導向的說辭,都是在自欺欺人 所謂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過程,那只能說,你想要的結果,就是享受過程本身 結果,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羅喜劇呀 什麼是真理 真理是人們對於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高中文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