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濕氣重,怎麼除濕?

時間 2021-05-30 10:18:22

1樓:文默默

1、刮痧。刮痧是最好的除濕方法。而且立竿見影!

你可以選擇去外面刮痧,通常美容院有,一些中醫堂也有。個人僅建議刮背部。如果你懂點醫理知識的話最好,讓家裡人幫你刮痧也行。

注意:a.刮痧前後需飲熱水,刮痧後半小時內不得碰涼水。刮痧後6小時再洗澡,不然濕氣又通過開啟的毛孔進入身體反而會加重。

c.刮痧最好按療程。如果從來沒有刮過的,一開始出痧會比較重。

需要等痧痕全部退去後再刮下一次。一般情況痧痕退去需要3-4天。如果經常刮痧的,新陳代謝比較快的年輕人,痧痕退去的就會較快。

觀察痧痕顏色判斷身體濕氣的情況。通常連續刮個3周你全身就會輕鬆了,後期也不需要這麼頻繁,

2、食療。如果不懂刮痧你可以選擇食療:最簡潔的屬「薏公尺紅小豆粥」。

注意:是紅小豆不是紅豆。紅小豆效果更好一點。薏公尺最好炒一下再煮粥。

這種「藥療粥」需要喝一階段才有效果,如果能配上刮痧會效果更好。

3、飲食

體內濕氣重最應當的就是先忌口!生冷油膩的,容易生濕的食物、包括生大蒜,都不建議過量~

2樓:種豆子的果

分享乙個親測有效的除濕方法,去某寶上買祛濕的足貼。貼在腳底上,會有一股暖流在你的腳底板上,再到你的小腿上,很舒服,用了乙個星期,身體就沒有沉重感了,誰用誰知道。那些什麼祛濕茶什麼的,以前買了某和的紅豆薏公尺祛濕茶,喝了乙個星期感覺沒有什麼用。

3樓:小白兔兔兔

濕氣重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我認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運動,適量運動,微微排汗,健身程度以小腿微微出一層薄汗為最恰當。千萬別滿頭大汗,水洗一樣,微微出汗即可。

4樓:趣味值

身體濕氣重,一定要注意除濕!

往往身體濕氣重的人,生活的環境也是比較潮濕的,所以除濕要雙管齊下,不僅僅要喝紅豆薏公尺等祛濕食材,還要給生活環境適當除濕!

那麼身體濕氣重有哪些表現呢?

1、頭昏腦漲

濕氣重,最先反應的是頭部,出現頭昏腦漲,四肢沉重,連骨頭、肌肉都是痠痛的。附帶著有頭部發熱,怕冷,流鼻涕,渾身不舒服。

2、關節痠痛

若是濕氣入侵體內,關節也會出現一些特徵。因為氣血執行不暢順,四肢關節容易沉重,屈伸不利等。

3、食慾不佳

濕氣困擾脾胃,影響正常的消化功能。濕氣重會表現出胸悶腹脹、食慾不佳等表現。有時候還會出現口渴但不想喝水、口淡、濕困等。

濕氣重怎麼調理

1、勤運動

濕氣重的人可以通過運動來緩解壓力,促進身體新陳代謝,排出濕氣。跑步、游泳、瑜伽、太極等都是很好的選擇,加速血液迴圈。

2、多吃清淡食物

涼性、生冷的蔬果,容易造成腸胃不適。酒、牛奶、肉類不易消化。所以,濕氣階段,多吃清淡的食物為好。

3、避開環境的濕氣

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濕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痠痛;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不要穿潮濕未乾的衣服,不要蓋潮濕的被子,洗完澡後要充分擦乾身體,吹乾頭髮;房間內的濕氣如果很重,建議多開窗透氣。如果外界濕氣也很重,建議選擇適合自己家的除濕機,對室內進行除濕!

(南方寶寶必備)

5樓:

當然是用盡一切辦法去溼了,濕氣真的太可惡了!

結婚前的我也是個美麗大方的妙齡少女啊

那時候生活習慣還比較好,運動健身、飲食清淡、沒事還出去旅個遊感受一下大自然之美~

濕氣一點點加重是結婚後的事了,運動健身早已拋之腦後,吃飯上老公只怕我吃的不好,不敢說天天大魚大肉吧,那也是餐餐有肉~

加上生活壓力也變大了,生活習慣也沒之前好了,身體裡的濕氣終於控制不止了~

為了去溼,能想到的辦法都用上了,結果還不錯,去溼還算成功~

食療調理

先從飲食下手了,嚴格控制自己每天的飲食,以清淡的綠豆芽、冬瓜、芹菜為主,還有多吃一些去溼利尿的雜糧,比如玉公尺、赤小豆啊~

加強運動重新開始鍛鍊身體,由老公作為監督,每天下午要到外面跑步運動,晚上在家也要跟著電視上的健身操做健身,出汗的過程也是在排濕,要注意補充水分~

喝去溼茶

之前從來沒喝過去溼茶,也不知道啥時候買了一盒在家裡放著,正好趕上去溼,就喝了一下試試,沒想到還不錯,給我的感覺就是喝完以後身體熱熱的,有種舒張毛孔的感覺,很舒服,就一直在喝了~

泡腳去溼

刮痧去溼

背部很容易受風的,一周去刮一次,可以讓背部頸部的毛細血管活性加強,起到散熱祛寒濕的作用,刮完那叫乙個酸爽啊~

說了這麼多方法,能不能去濕氣,要堅持一段時間才能看到,不過這些都是我親自試過的哦~肯定是有效的!

生活要一天一天過,去濕氣也要慢慢來,不要急躁!

6樓:星辰談健康

現代人的生活方式,長期久坐不動,作息失調,飲食偏好辛辣刺激,運動鍛鍊更是極其缺乏,反而是久居室內吹空調,這就導致了很大一批人處於脾虛濕重的狀態。像平常很多人會出現的消化不良、無食慾、四肢乏力、口臭等,都是脾虛濕重導致的症狀。長期如此人容易萎靡不振。

1、六君子湯

六君子湯出自《醫學正傳》,方子由人參9克、白朮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陳皮3克、半夏4.5克組成,可以加入大棗和生薑一起煎服,有健脾補氣、祛濕化痰的功效,對於慢性胃炎和胃及十二腸潰瘍等脾胃虛弱的人群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2、苓桂朮甘湯

苓桂朮甘湯是出自《金匱要略》的中藥方劑,由茯苓12克、桂枝(去皮)9克、白朮、炙甘草6克組成,有溫陽化飲、健脾利水的功效。其中茯苓和白朮是健脾祛濕的常用組合,桂枝也有溫陽健脾的作用。對於痰多咳嗽、陽氣不足濕氣淤積等症狀有很好的效果。

3、半夏瀉心湯

半夏瀉心湯出自《傷寒論》,方中有半夏9克、黃芩6克、乾薑6克、人參6克、炙甘草6克、黃連3克、大棗4枚,其中半夏辛溫,散結除痞,乾薑散寒,又以人參、大棗甘溫益氣、補益脾虛,是和中健脾、溫陽祛濕的好方子。

健脾祛濕,在飲食上要注意盡量不要食用生冷食物,夏天也不要貪涼,以免濕氣淤積。平時要保證好作息和適當的運動鍛鍊,來達到脾臟的正常運化和發汗去濕氣。

7樓:海島遊雲

老話說得好「千寒易祛,濕氣難除」。那就去溼啊,這個問題大家都知道,關鍵用什麼好方法更有用呢。

有個知友一直在吃中藥祛濕的方子,身體還是沒有多大改善,最後還是通過艾灸才得到慢慢的改善,濕氣重嚴重影響到了工作生活,艾灸2個月改善了。濕氣重,根源在於脾,脾是濕氣的源頭,不從源頭上解決,吃再多祛濕的藥,效果也不盡人意。

8樓:雲朵

身體濕氣重,首先要看什麼情況,有什麼反應,我之前生完孩子就是,一碰點水手都會皺,身體發沉,脾胃不好,而且容易困疲倦,睡多少都很不精神。大便不成型,腳心也很黃,我查了很多這方面的,濕氣重飲食上要注意,不要吃太多甜膩的,我那時候自己買的薏仁公尺和紅豆,紅豆要那種赤小豆,一起煮當飯吃,吃這個時候不能吃大公尺,另外要多運動,最好讓自己多出汗,汗蒸應該也好,這樣堅持一段時間應該會有效果

宿舍如何去除濕氣?

奈何明月照溝渠 今天第二次煮山藥排骨湯,按照步驟一步一步來,但是還是沒有別人曬出來的好喝欸這個味道有點淡湯燉了4個小時,但是總感覺不太濃。不知道問題出在哪啊? 千寒易除,一濕難去 濕性黏濁,如油入麵 溼與寒在一起叫濕寒,與熱在一起叫濕熱 與風在一起叫風濕,與暑在一起叫暑溼 濕邪不去 吃再多的補品 藥...

經常游泳,身體會不會濕氣重?

阿森娜G 會的,最近三個月我增加游泳頻率以後,關節不適,尤其手指關節僵硬疼痛 我一度懷疑腱鞘炎,其實不是,就是游泳遊多了 肩關節也有異常。平常牛奶也沒少喝。下次決定換乙個有汗蒸的健身房。女生真的要多注意 更新 換了有汗蒸的泳池以後真心好太多。我每週游泳一兩次,游完洗澡,擦乾汗蒸 65 70攝氏度 1...

濕氣重,怎麼去調理?

減溼去溼從生活方式著手 第1招 越懶越要運動 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運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跑步 健走 游泳 瑜珈 太極等運動,有助活化氣血迴圈,增加水分代謝。第2招 飲食清淡適量 腸胃系統關係到,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