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常說的體內濕氣重具體指的是怎麼個科學原理?

時間 2021-05-11 18:22:49

1樓:趙甜甜

濕要分為寒濕和濕熱。寒濕一般怕冷,乏力,身上不輕鬆,大便不成形,口幹。濕熱一般怕熱,容易長痤瘡,臉油膩,頭髮多油,口苦口臭,大便臭。

具體體內濕氣重表現症狀因人而異

2樓:Leo 村夫

使用過的體液。

受冷後,身體代謝產生熱來維持體溫, 這個過程產生的廢水。身體濕氣是乙個概念。不過概念很少人能懂,具體的就是廢水。

類似的,有電腦的雲概念。明白雲概念,大概就能明白濕氣這個概念。

3樓:考試寶典

濕氣重的原因可以是風邪外襲或濕氣內阻,亦可因房勞傷腎,或久病內虛,影響到肺脾腎的汽化功能,使水液運化,輸布失常,而停聚為患,另外,瘀血內阻,經脈不利,亦可影響到水液代謝,另外,脾虛可以導致水濕內停,可用一些健脾祛濕的藥物,喝點薏公尺粥等.

4樓:

瀉藥。是的,人體內大部分都是水,但水也得分為有用的水和廢水啊,而廢水又可分為利用率太低浪費在那裡的水和被汙染了無法使用的水。所謂濕氣,就是廢水太多了

沒什麼科學原理好講究的,就是一種模擬,當然模擬背後有什麼原理支撐著,那是錢多的有才金主才有興趣去挖掘的

5樓:

中醫上所說的濕氣是通過人體症狀來判斷的,生病之後的一組症狀集合歸納為濕氣。健康人是不會表現出濕氣的。

具體怎麼科學解釋,那就很難說了!因為很多疾病都可以表現為濕氣重。只要沒生病,身體不難受,就不會有什麼濕氣的!

體內濕氣重該怎麼辦

bancaotang0308 濕氣是通過兩個因素而引起的,內在因素跟外在因素。內在因素就是平時生活不規律,愛吃冷的,吃肉多蔬菜吃的少,這樣就會讓自己體內的濕氣加重 外在因素就是周圍環境濕氣重而導致濕氣入體,從而加重濕氣。那我們應該怎麼進行祛濕呢?首先就是要先調整自己的生活規律,要不然喝再多的紅薏公尺...

中醫常說的「上火」「濕氣重」「邪氣」有科學的解釋和概念麼?

已登出 上火是由相對熱氣的食物引起的病症,熱氣的食物最常見的就是辣的和爆炒後的油炸性食品。先有熱氣的食物然後才有對應的上火的病症,跟科學無關。延伸是與上火病症相似的病卻不是由易上火食物引起,也可能歸為上火。 還是左雲楓 俗話說著急上火,人著急的時候嘴上起泡。西醫解釋不了吧?中醫解釋,就是人一急,肝氣...

經常有人說體內濕氣重,可是人體的主要成分不就是水嗎?所以說濕氣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存在?會影響到健康嗎?

花姐食養 濕氣被稱為 萬病之源 中醫最怕濕邪。濕邪可以分為外濕與內溼。外濕就是人體之外自然界的溼邪。內濕是人體內的溼邪。而溼邪從不 孤軍奮戰 如濕與寒在一起,稱為濕寒 與熱在一起,稱為濕熱 與風在一起,稱為風濕 與暑在一起,則稱為暑濕。人體濕氣過重時,會對身體健康產生嚴重影響。有超過60多種疾病與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