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一戰沒落後曾經的殖民地為何還能與其保持比較良好的關係成立共和联邦?

時間 2021-05-07 00:57:38

1樓:好東西

大英帝國雖然殖民統領力沒落,但作為曾經大英帝國核心的英倫依舊代表著這個時代最為先進的生產力,最為先進的文化,最為先進的政治制度,你代表這個時代最為先進的發展方向,自然就會得到大家的認可。英國的前殖民地,包括香港,對英國的眷戀,自然也就不難理解了,對於共和联邦國家,道理也是一樣。

2樓:Anderi的知乎

殖民地的統治大概可以分兩種型別

一種是內地延長主義,就是把殖民地當作是自己的領土看待,如法國和日本等國家,實行統一的法令,不"因地制宜"。一種叫特別統治主義,如英國,就是把殖民地和本國區分開來,實行特殊的法令,根據當地的特點進行殖民統治。在這一點上來說英國的理念更勝一籌。

其實大英帝國的殖民統治立足點還是經濟利潤,雖然不排除對於殖民地人民的壓榨,但是注重經濟發展是英國統治重要的手段,也很強調和當地勢力的合作,對當地的建設也是為了取得長期經濟利潤而不是要一味地榨幹當地資源,所以統治手段也很高明。

3樓:西伯利亞之王

上了大學才明白乙個人生活不容易,還要處理和各種奇葩的室友(鄰國)之間的關係。

有的人一輩子都是兒子(女兒),哪怕他(她)兒孫滿堂;有的人能成長為父親(母親),哪怕他(她)一生未娶(嫁)。

4樓:花面相映

日本在殖民地大多推行普及的平民教育,階層貴族這一套玩意統統被打散,也沒建立新的,而英國則是精英教育,有錢有權的殖民上層被吸納,以得到英王發的爵位為榮。民族精英只會俯首幫外族欺壓本民族,而不會想著反抗。底層想反抗的沒有各種資源還被本民族的精英叛變。

戰後日本的殖民地台灣,南韓的公民社會建設以及經濟發展社會文明程度都要好於英國

清朝舉國一戰是否可行?

鳥人 宋何不開疆拓土 明為何修長城?和宋一樣的疆土面積 清講明逐出渤海沿海 遼寧省大部分地區 時,只有20多萬人。而大明有1萬萬子民,養活百萬雄師。為啥百萬雄師滅不了20多萬人的泥丸小國?清舉國之力,實則虛胖無力 倒車要踩油門 統治階級要想發動舉國一戰是要付出公民權作為代價的,別說清朝,就算是列強也...

為何英國重視一戰甚於二戰

法外狂徒 因為一戰是大英帝國建立以來最大敗筆。英國完全沒有必要在遭受布林戰爭巨大損失後還以傾國之力參與一戰。最明智的策略是參照拿破崙戰爭時期有限參與歐洲爭霸,等待時機後一戰而定。 德蘭士瓦的蝸牛 因為一戰結束比二戰早就是這麼簡單 論殘酷性肯定是二戰大於一戰啊一戰再慘苦也只不過是普通士兵在前線廝殺而二...

一戰前後與二戰前後英國海軍實力如何

希靈使徒00 直到二戰爆發,英國皇家海軍都是絕對的世界第一。一戰不用說,皇家海軍從無畏開始,如果把兩艘無畏艦等體量的納爾遜勳爵準無畏算上,到海軍上將為止,開工的主力艦接近50,這是乙個何等可怕的體量。哪怕一戰之後英國衰落明顯,但是間戰時期,RN依舊保持了全世界最強大的主力艦隊,5 5 3 1.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