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囚徒困境中雙方的利己行為得到的是雙輸,在市場經濟中每個人利己行為的結果是共贏?

時間 2021-06-01 18:43:40

1樓:wang

囚徒困境本身也是現實中並不存在的理想狀態,事實上只要給兩個囚徒加上任何一種社會關係同時交代的可能性都會大幅下降。而市場經濟則是存在於現實的複雜關係,不可以概而論之

2樓:

上面的答案總結的很好,但市場經濟中,實際上也存在利己行為導致的「囚徒困境」。

假設有兩家公司生產同一種產品,該產品出現了產能過剩。

有兩個選擇:

一、裁員,進一步壓縮人力成本,提高競爭力。但這會進一步損害社會購買力,縮小需求。

二、提高工資,擴大購買力,擴大需求。但這會損害本公司產品的競爭力與市場份額。

如果兩家公司都選擇策略一,產能過剩將進一步激化,直至經濟危機,是最差的結局。

如果一家公司選擇策略一,另一家選擇策略二,前者可以吞掉後者的市場份額,實現本公司利益的最大化。

如果兩家公司都選擇策略二,產能過剩的情況得到明顯緩解,是整體利益最大化的雙贏結局。

你認為這兩家公司會如何選擇呢?

3樓:藍飛虎

微觀經濟學有解釋的,是因為在市場經濟中,大家能充分的了解資訊,儘管還是存在資訊不完全,但是囚徒困境中,他們是不能交流的,也就是失去了了解資訊這個渠道,所以做出的選擇只能是自身效用最大

4樓:田開疆

總結下來我認為有兩點吧:資訊的通暢性和博弈的重複性。如果這兩點都不存在,那麼也會陷入囚徒困境,比如寡頭的一次博弈就是這樣。

5樓:獨魚僅一

主要原因有兩點:

1、囚徒困境是單次博弈,參與者不會與對方有後續合作。而市場經濟下,雙方通常會有更多次的合作。選擇背叛意味著失去了後續合作的機會。(因此信譽好的企業,合作者更多,合作機會也更大)

2、囚徒困境的支付矩陣和市場經濟不同。因為市場監管的存在,對背叛行為會施加外部的懲罰,因此「背叛、背叛」不再是納什均衡,背叛不再是理性的選擇。(因此監管力度大的市場,違約的可能性更小)

6樓:

市場經濟中個體追逐利益最大化的行為並不一定會導致雙贏,實際上這跟是不是市場經濟沒有什麼關係。

囚徒困境是理性個體追逐個人利益最大化導致的,多次的囚徒困境重複後,會達到帕累託最優的均衡,即在不傷害某乙個個體利益的前提下,無法再提高其他個體的利益。

囚徒困境在市場經濟中也非常常見,只不過可能由於多次重複而最終達到了比較理想的均衡狀態。以上。

7樓:貧者立錐

因為情報的獲得量吧。囚徒困境每個人只有揭發和不揭發兩種選擇,兩人的選擇如圖(A為囚徒,○為揭發,X為不揭發。)

] 如果大勝得2分,小勝得1分,小負扣一分,大負扣兩分。可以得選「揭發」總分1分,選「不揭發」得-1分。在無法溝通和獲取情報,無法建立信任的情況下選「揭發」為最優。

市場經濟就不同了,你可以得到充足的情報,由於損人利己的「大勝」需要對方配合才能獲得,而對方不可能配合,所以只能退一步取互利的「小勝」。

8樓:黃兢成

我感覺是因為,囚徒困境的決策是單次的,並相互沒有溝通;市場經濟的決策是多次的,並可以根據市場反饋修正自己行為。當囚徒困境可以進行多次,應該也會是共贏。但我不能肯定。

在 2019 LPL 夏季賽中,狼行的定位是什麼,可以說狼行改變了 RNG 嗎

郭健 下路有一尊大神,你還指望他能C,別逗了,他不過是重走前人的路罷了。RNG的問題就是下路的那尊神太大了,大到完全影響了體系,當然也是因為版本原因,現在哪路不是下路的爹,壓力全給他他扛不住,不給他這個隊就沒法C,就算把最好的上單,最好的中單放到這個隊裡也一樣,更何況人家也不會去 HideInWad...

行和段的區別是什麼?在排版軟體中如何分段?

趙立正 行和段,是指日語的語音拼合表,段是母音,即日語一共五個主母音,且長短音是純粹的長短之別,而非音位之別,所以日語母音也就是五個因素,在假名中合稱五段。行是指子音,即加上拔音 一共十個子音合稱為十行,和母音一起統稱為五段十行。我不是沒看清問題,但我就想這麼回答,別問我為什麼,任性?不,我是紅領巾...

《琵琶行》中的琵琶女,為什麼不在眾人追求的時候,就出嫁?

越樓蘭 琵琶女,其實是沒有自由的。她只是乙個樂伎,乙個供人取樂的玩物。只有人花錢把她贖出來,她才有可能獲得自由。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家住五陵的富家子弟怎麼可能花錢贖乙個地位低下的樂伎。就算贖出來了,也不可能娶她為妻,頂多和她玩玩罷了。而且琵琶女還年輕漂亮,教坊不可能放這麼乙個搖錢樹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