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定物權是否違反了物權法定原則?

時間 2021-05-06 13:23:09

1樓:ozaki

物權法定和意定物權,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兩個完全不同的東西並無可比性,更不存在衝突。

物權法定,是指法律已經預先規定了物權的型別和根本內容,當事人只能在規定的型別中創設。

意定物權,是指在法律預先規定的物權型別中,那些可以由當事人自由創設的型別。意定物權對應的概念是法定物權,而不是物權法定。

2樓:楊璿

我只是照本宣科啊:意定物權是指依據當事人的合意而設立的物權,如依據當事人合意設立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所有權轉移等等(總之就是根據物權的法定種類,當事人達成合意之表現)。其和法定物權相對,法定物權是指根據法律的直接規定而成立的物權,如留置權,優先權。

[大多摘抄自《民法》第三版郭明瑞房邵坤主編]

至於之前幾位答者的回答更加貼近於"物權法定原則的緩和"問題)——前面的回答已十分詳細了,無需多言。

3樓:JANE

沒有。物權法定是指物權的種類,內容及變動方式非依法定程式不得經由人行創設和改變。意定物權與法定物權的區別在於成立要件和適用的法律不同。

前者成立要件是行為人的行為具備法律效力+物權的成立符合法定成立要件,後者成立僅需要符合法律規定的生效要件即可。

4樓:wan cheng

不違反,先弄清各法律用語含義。物權法定指物權內容與型別由法律規定,不得有當事人創設法律未規定之物權。意定物權對應法定物權(並非物權法定),意定物權與法定物權的區別是權利的產生是否依賴當事人的意志。

意定物權與法定物權都要遵守物權法定的原則,意定物權只能在物權法定的範圍內,由當事人依賴雙方自由意志進行創設,故,二者不矛盾。

5樓:傑克

才疏學淺,瞎答一下。

物權法定是指物權的種類法定、內容法定、公示方法法定。物權法定不等於法定物權,法定物權是在法定的物權種類下的分類,和意定物權相對。意定物權,只要其不違反種類法定、內容法定、公示方法法定,即可在當事人之間發生物權效力。

物權的種類法定,主要有所有權、擔保物權、四大國有土地用益物權、十大國有資源用益物權。當事人超出以上種類約定的所謂物權不具有物權效力。

在以上物權中,有的是法定物權,有的是意定物權,比如在擔保物權中,抵押權、質權是意定擔保物權,而留置權是法定擔保物權,不是來自於當事人的約定,而是來自於法律的直接規定,即符合一定條件,留置權人即獲得了留置物的占有抗辯權、變價權、優先受償權等留置權下的內容,比如加工、承攬合同和保管合同中,定作人、寄存人不履行義務時,承攬人、保管人即取得留置權,不用事先約定。商事留置權也是法定物權。需要注意的是,《合同法》二八六條,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中,承包人對所建工程享有法定抵押權,這裡的抵押權直接來自法律規定,而非當事人的約定。

物權登記是否經登記後必然有效,是否必然取得物權所有權?

葛一 stupid已經正面回答。我再從學理方面給與乙個觀點。並不是完全切合此問題。物權篇一般分為四部分,所有權,用益,擔保和占有。所有權會涉及公示公信及占有。以無權處分為例。無權處分必然具有形式上的所有權 權利外衣 也即,我有一套房子登記在題主名下,不動產經過登記具有了形式上的所有權,此時可以對抗除...

物上請求權的返還原物請求權是否適用訴訟時效?是否要分情況來看待?

李士心 既然 民法典 施行了,手頭上正好有乙個這樣相關的案子。藉此契機,寫寫自己的思考。因為 民法典 立法理念上秉承了民法層面最大程度地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所以許多強制性的規定退卻,取而代之以當事人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撤銷或繼續履行,而不是強制性地判定無效。法理上,物權一般情況下沒有時效限制,債權...

網易遊戲的使用者協議中對於物權保留條款是否合法?

梁小仙 我認為,任何類似遊戲的使用者協議都不合法。任何合同需要證明的是雙方真實意願的表達,而乙個勾選,他只是乙個資料庫裡的字段而已,你是無法用乙個資料庫裡的字段去證明玩家同意你的條款的。其次,就算你能證明玩家同意這個條款,你怎麼能保證這個條款,是當時玩家同意的條款。因此我認為使用者協議是不具備嚴格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