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餘價值理論是錯的嗎?

時間 2021-05-07 19:08:34

1樓:一樹梨花壓海棠

學過國際會計的都知道融資是要有利息有成本的,資本是不可能不變一定會增值,剩餘價值論把增值的這一部分算成了剩餘價值。

說成了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可是你借給銀行錢不要利息嗎?你算是剝削銀行嗎?

19世紀資本家可能剝削勞工是在沒有工會的情況下,資本家單個對分散的工人在薪資談判中的優勢,因為在談判中乙個對多個,乙個整體的那一方總是有優勢的,而在工會出現後,所有勞工團結成乙個整體對付行業裡分散的資本家,就輪到資本家被趕著到處跑路了

2樓:山人

怎麼說呢,如果你在其基礎上去理解就無法得出別的結論,如果你把他的理論基礎否定了縱使你得出相同的剝削概念,你說是不是剩餘價值理論呢

3樓:後勤小魚不摸魚

馬克思先生提出剩餘價值那個年代機器自動化程度有今天這麼高嗎?

假如現在某乙個加工企業,自動化的程度達到不需要工人協助生產,請問機器創造的價值屬於企業還是大家?

還用想嗎?當然是大家啦!!是你是我還有他!哈哈哈哈

4樓:二十二度晚風

說剝削才是最大的謊言,任何企業都是戲盈利為目的,沒有利潤哪來的老闆?沒有企業哪來的就業?老闆靠資本掙錢,工人靠勞力掙錢,都是市場行為,不要扯什麼剩餘價值,老闆沒有錢掙,開的什麼企業,不要說提高待遇會失業,那恰恰說明是老闆太少了。

5樓:李右

剩餘價值論建立在勞動價值論基礎上。如果勞動價值論(只有勞動能創造價值)是完全正確的,那麼剩餘價值論就是完全正確的。

現在看來,勞動價值論不完全正確。比如有些工廠可以主要依靠機器生產,所以機器(要素)也可能創造價值。

但這並不意味著剩餘價值論就完全錯了。只要有勞動的地方,依然有剩餘價值,依然有剝削。

如何理解絕對剩餘價值是相對的,相對剩餘價值是絕對的

Y Beyond 一點鄙見。絕對剩餘價值是通過延長工作日總長度而生產的剩餘價值 相對剩餘價值是通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相應延長剩餘勞動時間而生產的剩餘價值。二者是對立統一的關係,具有同一性,相互滲透,相互貫通。相對剩餘價值是以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為起點的,它一開始就將工作日分為必要勞動和剩餘勞動兩個部分,...

資本是可以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剩餘價值又是利潤,那麼資本不就一定有利潤了嗎?

遠望 首先,資本可以分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不變資本是購買原材料 機器裝置等的錢,可變資本反映勞動力的價值,但不變資本只是資本的轉移,而可變資本則能創造新價值,即剩餘價值,實現資本增值。其次,雖然利潤的本質是剩餘價值,但剩餘價值不等於利潤,而且一般在現實生活中利潤比剩餘價值要少,利潤的存在其實就是為...

絕對剩餘價值與相對剩餘價值的通俗理解?

尼果 剩餘價值 上班日產出300,所得日工資100,剩餘價值為200。絕對剩餘價值增加 由增加工作時間或者提公升工作強度,得到的日產出增加。相對剩餘價值增加 由更換高效裝置,得到的日產出增加。ps 相對剩餘價值增加 無差別效率提高 勞動力需求下降 可能導致個人工作所得降低。 蘇明錦 先說好,這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