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剩餘價值的疑問?

時間 2021-05-31 10:01:10

1樓:chenc

剩餘價值理論是定性分析用的,並不能用來定量分析。如果非要做定量分析的話,我們要抓住剩餘價值的核心、本質。

這裡這種說法可以這樣理解:

資本家通過技術進步獲取更多的利潤,而這部分更多的利潤很可能是被資本家拿走了,並不因此增加工人的利益,或者說從比例上說工人相對資本家獲利要少。

2樓:蛋疼的蛋蛋

這屬於馬克思所說相對剩餘價值。詳情可看資本論第一卷第十章相對剩餘價值的概念。

想省力可以參看2004版第370頁。截圖如下,從第一劃線處往下看就可以。

注意這種提高只是個別資本家的暫時的、階段性提高,不是資本家群體普遍的提高。是因為這位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的資本家高於平均勞動生產率資本家所致。如果所有資本家都提高了勞動生產率,此時這種已經提高的勞動生產率就變為了平均勞動生產率,這種超額剩餘價值也就消失了。

如果不注意階段性的話,就會變成勞動生產力/科技決定論,有可能是變為了馬克思批判的李嘉圖政治經濟學(我不了解李嘉圖,對馬克思介紹和批判的李嘉圖思想也未加細思)。

3樓:Hhh4iwanna

剩餘價值這些通過壓榨工人發展能力和生活水平達到的,比如維多利亞時期工人因工受傷受傷生病要付給老闆(是付給老闆!)誤工費,勞動時長遠大於生活時長(8小時工作制其實是共產主義的成果),僅提供維持工人生活的最低保障工資,然後用微薄的提成獎勵,讓工人超負荷工作,同時侵占工人的全部生產資料用來阻止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回歸,資本家掌握了加快生產或者生產的必要技術的時候,你覺得他會放之社會嗎?所以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減緩或者不會回歸的,工人失去生產資料只能苦賣體力和生命。

講道理的話,就是你認為的理所應當擴大的剩餘價值,就是那些人精用來欺騙和壓榨工人的膚淺邏輯。他們就是這些脫離實際而且任由他們解釋的邏輯來構成了新的壓迫,儘管他們消滅了帝制,但工人卻始終得不到解放。另一句話就是「無產階級的革命是最徹底的革命」,再另一句就是「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資本是可以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剩餘價值又是利潤,那麼資本不就一定有利潤了嗎?

遠望 首先,資本可以分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不變資本是購買原材料 機器裝置等的錢,可變資本反映勞動力的價值,但不變資本只是資本的轉移,而可變資本則能創造新價值,即剩餘價值,實現資本增值。其次,雖然利潤的本質是剩餘價值,但剩餘價值不等於利潤,而且一般在現實生活中利潤比剩餘價值要少,利潤的存在其實就是為...

絕對剩餘價值與相對剩餘價值的通俗理解?

尼果 剩餘價值 上班日產出300,所得日工資100,剩餘價值為200。絕對剩餘價值增加 由增加工作時間或者提公升工作強度,得到的日產出增加。相對剩餘價值增加 由更換高效裝置,得到的日產出增加。ps 相對剩餘價值增加 無差別效率提高 勞動力需求下降 可能導致個人工作所得降低。 蘇明錦 先說好,這個回答...

如何理解絕對剩餘價值是相對的,相對剩餘價值是絕對的

Y Beyond 一點鄙見。絕對剩餘價值是通過延長工作日總長度而生產的剩餘價值 相對剩餘價值是通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相應延長剩餘勞動時間而生產的剩餘價值。二者是對立統一的關係,具有同一性,相互滲透,相互貫通。相對剩餘價值是以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為起點的,它一開始就將工作日分為必要勞動和剩餘勞動兩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