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 剩餘價值 理論,有何作用及侷限性?

時間 2021-05-05 21:14:01

1樓:君寶

乙個能夠解釋更多現象的、侷限性越小的理論才是好的、正確的理論!不好用的理論不去說它的對錯,至少是應該被拋棄了。從古至今都是如此,講情懷是沒意義的!

2樓:

剩餘價值理論的目的在於揭露資本家壓榨工人。

理論本身基本合理,自圓其說。侷限性在於,資本家不需要攻破剩餘價值理論,他們只需要捐錢給經濟學家,然後他們搞出邊際效應理論來淡化人的作用,一切都是錢在運作,錢才是根本,人的因素盡量不考慮。然後再把它炒成熱門經濟學方向,現在連中中國人都在去馬列化了。

單從經濟來說,邊際價值理論確實比勞動價值論有效,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剩餘價值理論僅僅就只是指出資本家壓榨工人這回事,而且現在還是願打願挨,以前是工人鬧革命,現在是打不過就加入,爭當資本家,大概時代過去了。

3樓:

剩餘價值=勞動的價值-勞動力的價值+其他修正項

先不談其他修正項,就是

剩餘價值=勞動的價值-勞動力的價值

勞動的價值:用勞動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衡量,這個爭議更複雜,我們先接受。

勞動力的價值:這裡的勞動力是勞動所需要的體力腦力知識技能等,做勞動會消耗勞動力。勞動力的價值就是為了維持勞動力再生產所需要的物質資料的價值。

舉個例子,對體力工人來說勞動力就是體力,體力工人工作一天後體力消耗了,需要吃飯來恢復體力。此處勞動力的價值就是能讓工人把體力回滿的飯的價值。

剩餘價值論簡單來說就是:乙個工人工作一天需要吃1單位飯(勞動力的價值)來回覆體力,但他工作一天能生產10單位飯(勞動的價值),則資本家只會支付給他1單位飯,其他9單位飯就是剩餘價值。

現實當然沒這麼簡化,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工人會老去而失去勞動能力,所以為了維持生產資本家給工人的不僅僅要能讓工人回覆體力,還要讓工人能養育後代,所以勞動力的價值裡還有工人養育後代的開支。

但如果非洲有一大批勞動力可用,那資本家就不必支付這部分開支——等工人老了失去勞動能力後從非洲引進勞動力就行。

由於現在相比於18xx年,大部分工作的技術含量都更高了,不僅需要體力還需要腦力了,所以考慮勞動力回覆的時候還要考慮腦力的回覆,光靠吃是不能回覆腦力的,還需要文化娛樂活動放鬆大腦緩解精神疲勞,所以現在的工資看起來比維持溫飽要多,對於腦力勞動佔主導的工作更是如此。

但如果有大量可用腦力勞動力,那也可以不考慮這些,等腦力勞動者高強度工作到35歲腦力受損後踢走換新人就好。

4樓:野生的阿克蒙德

你把時間倒退200年覺得非常正確。

但你今天看起來覺得有侷限性。

因為全球2023年之後,就是生產大於消費。

麻煩就來了。

已經這麼過了50年,所以你沒辦法理解所有生產出來的物資,一生產出來就被買光。

而且是社會上所有生產出來的物資都被買光,只剩下計算所投入有效生產時間。甚至可以物資交換,而不通過金錢。

你處於這個環境之下,100%就是剩餘價值理論的信徒。

你先假裝自己生活在這個環境中幾十年,你就知道前因後果了。

如何理解絕對剩餘價值是相對的,相對剩餘價值是絕對的

Y Beyond 一點鄙見。絕對剩餘價值是通過延長工作日總長度而生產的剩餘價值 相對剩餘價值是通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相應延長剩餘勞動時間而生產的剩餘價值。二者是對立統一的關係,具有同一性,相互滲透,相互貫通。相對剩餘價值是以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為起點的,它一開始就將工作日分為必要勞動和剩餘勞動兩個部分,...

如何用剩餘價值理論解釋奶農倒奶現象?

天水之魚 把商品的原材料生產,加工,分裝,運輸,銷售等簡化為a b c d e等環節的鏈條,每乙個鏈條都向上獲取材料,每乙個環節都向下獲得利潤。然後我們可以發現,脫離銷售端越遠,某一批原材料獲得的利潤越滯後,e賣出一批商品就獲得了這批商品的利潤,同時獲知了產品銷售的資訊,更容易規避風險。而a生產一批...

剩餘價值理論與勞動價值論有什麼聯絡?區別又是什麼?

SpringFiled 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勞動價值論是剩餘價值論的基石。剩餘價值論是在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之上,通過考察分析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二重性,用來揭示剩餘價值起源和資本本質的經濟學理論。區別在於 1 勞動價值論考察商品性質,剩餘價值論考察剩餘價值和資本的性質。2 勞動價值論揭示商品背後的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