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翻譯7 10天翻譯完一部兩小時的電影是慢是快?

時間 2021-06-03 18:41:16

1樓:

看題材吧,如果是感情戲,大都是生活化的口語會比較容易一些,3天可以搞定。

如果是歷史,戰爭,科幻,需要你對這個領域和背景有一定知識積累的話,你可能需要大量的去查一些歷史人物,術語名詞,典故,這是乙個工作量很大的事情,作為乙個負責的翻譯者,這並不是乙個簡單的英漢互譯,這是乙個文化輸出與輸入的過程,需要你向眾多觀眾傳達一種文化和價值,既要保持異國情調的吸引力,又要適當本土話,這是乙個創造的過程,同時也是見仁見智,見過有人直接將beer翻成雪花,將message翻成陌陌,個人覺得不妥,翻譯,跟寫作一樣,需要推敲,琢磨,慢工出細活,一周一部電影應該算合適。

2樓:

正在翻譯配音指令碼的來路過一下。

乙個2小時長的電影,原文指令碼320頁。是個好片。根據過去翻過的台本估算,出來漢語得大概2.7萬字左右。

交稿期限距離今天一星期,於是我就在日程上標了一星期。

老闆看了,很驚訝。她告訴我:這時間太多了;而且,這麼標記的話,腦子會覺得不著急。

老闆是翻譯了快20年配音指令碼的老資格電影翻譯,掛名的譯製片一籮筐,在業內也算個傳奇人物了。她都這麼說,那麼7-10天翻乙個電影的配音指令碼算長不算長?

本來看說譯者59歲,我在想要不要用年齡啊不會用網路啊不熟悉文化啊什麼的做個藉口原諒一下他。

然而,得知另乙個同事的一位年齡差不多的親戚,一天翻幾千字不出錯,而且還能熟練上網查詢文化背景和資料時,我打消了這個念頭。

作為譯者,翻譯得不好,沒有藉口可找。

哦,對了,普及一下,題中描述要做的是「配音指令碼」。

字幕組翻譯的是「字幕」,相比之下要考慮的可太少了:不用考慮口型、不用擔心概念難以理解(字幕組插註解很常見)、不用擔心台詞念出來有沒有翻譯腔,不用費了牛勁去摘那些觀眾們不在意的背景聲音。當然,更不用考慮翻譯之外的事情。

你想想接下來的東西可是要交給配音部門過十幾個演員的嘴的喲。台詞要是不順嘴,那不是給人找麻煩嗎?多少人吐槽國內配音一聽就翻譯腔,這事說到底就是翻譯的鍋,譯不好的話,配音演員再專業也沒用。

嗯,不過即使這樣,乙個配音指令碼用7-10天還是長了,不是嗎?

10月11日更新:本譯製片已播出。

3樓:

慢,如果不是紀錄片,三天足夠

同樣片長的紀錄片文字量可能會大一倍,所以一周應該需要

非專業人士,曾經給媽媽翻譯過三部(網路上現存翻譯太渣)

4樓:

翻譯字幕做到熟練工種之後可以做到條件反射,也就是看到英文立即就可以想到對應的中文。這個時候的翻譯速度其實完全取決於打字速度。

以我的打字速度和翻譯經驗,極限速度可以做到每小時350行字幕,前提是字幕比較簡單。如果難度增加速度可能會稍微降低,不過也可以做到每小時300行左右。

電影的字幕一般在1000行以上,超級話癆的《華爾街之狼》有3600行。復仇者聯盟2應該處在兩者之間,目測不會超過2000行。

然後算個除法就好了呀。

就算做不到熟練工種,每小時100行甚至再降低點標準到60行,也只要33個小時,按8小時每天算只要4天多點。

5樓:

不是專業翻譯,野生的外行根據自己的經歷多句嘴:如果是特指婦聯2,十天時間簡直太充裕了。畢竟在我看來除了「給我手」可能雙關語不太好處理, 基本沒什麼艱深典故。

想要了解人物背景設定什麼的,也有相當多資料可以查,能用網際網路別說不會搜尋。

我懷疑這十天的時間也大部分花在扯皮上,剩下一點點時間,老頭兒瞎模糊眼趕緊看看劇本快速過一遍,然後看不懂的按自己想象腦補一下,完事。估計也沒校對,話說劇本翻譯流程要不要反覆校對的?反正我說話可能自大點,犯不了劉大勇這種錯。

雖說沒翻譯過有名的東西,好歹譯完了仔細檢查譯文是否合乎情理是要做的。瞅他寫的辯解,好象根本沒把故事讀明白也沒想過要弄明白,居然能夠在有解釋的情況下完全把意思理解歪了,我就不知這是英語能力不行還是歲數大了理解力都下降了。你看這鏈結,什麼叫「根據注釋此句字面意思應該是「如果能成功,我們也許不會死掉」,所以譯為「我們也許能全身而退」。

」!may be killed雖說是不一定非得死,可是他到底怎麼非得把這麼幹咱們「可能會死」硬搞成「也許能活」的……難道譯制團隊裡真的有一半「不是老夥計」?

劉大勇回應《復聯2》神翻譯搬出對白臺本譯文稱翻譯時有些大意

6樓:

本人目前在做歌詞類的翻譯,跟電影類翻譯多少有點共同的特性。我們目前能做到的極限是每人每天30首歌左右,按每首歌200-來說,兩三天的時間翻完一部2W字的電影台本確實壓力不大

但是但是,由於歌詞中涉及大量的文化知識,所以如果單純的只是借助外部工具,自身沒有積累的情況下,翻譯出來的東西,確實是非常慘不忍睹的,只能叫完成任務而已。所以我們被吐槽也是家常便飯。但像電影這類,首先應該是乙個協作制度,其次製片公司一般都會針對電影給出乙個比較詳細的翻譯參考。

這樣一說,出現一些低階錯誤也確實不太應該

唉,翻譯這東西,誰都能發表個意見,總有你沒見過而別人恰好見過的搭配,所以注定挨罵,注定吃力不討好。。。

7樓:日月光旬

非常慢。

無台本日劇,基本三個小時搞完一集40分鐘,包括校對和潤色。電影怎麼也不會這麼慢吧。

相關:多年前幻櫻字幕組打醬油的,翻過秘書的鏡子,我的旋律等沒節操又幼稚的日劇。。。啊回想起那夕陽下的青春,真是不堪回首(=ω)

8樓:

我以前在一家外資商業翻譯公司幹過,翻的是軟體類的內容,額,剛進公司的新人要求速度是/天,熟練工是3500-/天。這個是公司的工作要求,也就是說達到這個數就能拿到基本工資了。實際上熟練工應該還能更快些,但基於公司的某些蛋疼機制,翻多了也很煩人(要去和審核的人扯皮吵架),所以我那時一直壓在基本工資要求上。

但作為商業機構,還有專案經理分配任務、前期文件處理(就是把各種格式的檔案改成Trados或類似軟體能識別的格式)、還有後期的審核、和審核之後的再抽查之類的步驟,肯定比野生翻譯要慢一些哦。

我現在在國企工作,更是理解辦事效率低是怎麼回事了,當你把這件事當做工作來看,真的沒必要太較真。

如何才能堅持翻譯完一本書?

可以從一下角度來分析如何堅持翻譯一本書?1.選書 翻譯是一件苦差事,選擇翻譯一本什麼樣書很重要,關乎你是否能堅持下去。若你是第一次翻譯書,首先,必須要是自己喜歡的那種型別。若你對該書不感興趣,你很難堅持下去,因為你會對這麼本書翻譯出來的樣子懷有很大的熱情。一旦失去某種熱情,就是對你在有利的事情你也不...

如何評價一篇翻譯,是否翻譯的特別好

御言 You can translate the sens that the sentence makes,not the sentence itself. 不同的翻譯工作有不同的定位,先弄明白具體要求,然後要很好地去實現要求。弄明白具體要求也是翻譯者的責任,不過如果是複雜困難的翻譯任務,委託者也可...

為什麼翻譯片一定要用翻譯腔?

甲骨易 1.由於英文發音的表達特點,為了盡量保證配音與原音嘴形的一致,貼合歐美人誇張的表達形式,配音演員在中文表達時需要模仿這種語調語速 2.最早的外來片還帶著很多政治意義,都由國家運營的四大譯製片廠翻譯,各種措辭都要經過慎重考慮,而直譯是最安全的方法,這些都是導致當時影片攜帶濃重翻譯腔的原因。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