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角度, 三歲看老 有無科學性?

時間 2021-05-11 18:16:36

1樓:擒凰道

3歲的表現與行為習慣都是先天基因的表現

乙個人在0~7歲潛意識進行程式設計,潛意識的構建和周遭環境、原生家庭息息相關,在7歲後完成程式設計並定型,除非後天強力進行更改,否則這種潛意識的行為模式會伴隨終生。

所以 3歲看小,是說3歲時可以看出來先天基因裡帶的東西;7歲看老,是說7歲時編寫好的潛意識的行為模式和餘生大致相同。

感謝 @Tikkun Olam

2樓:

魯豫有約對李健的採訪中李健小時候總是打別的孩子,你能從他小時候看出他現在會是謙和有禮、博覽群書的人嗎?

有三歲看老的說法,也有李白受鐵棒磨成針啟發開始發奮讀書、張良為老人撿鞋得兵書後發揮才能建功立業的典故,多是因為際遇吧

不過孩子的品性跟父母是很大關係的。不過這跟幾歲沒有關係吧,可能諺語為了順口或為符合經典比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說的三吧。

3樓:阿瑾與貓

反正從我自己的角度來說,是挺正確的,三歲看老,應該指的是個性。

小時候,【不到三歲】,大腿根外側被蚊子咬了,裡面潰膿,一直不告訴我媽,也不哭,直到有一天我媽發現我腿瘸了,仔細看才發現,最後做手術把那個膿包劃開,擠出大概有一小碗的膿水,據說我大姨看了都快哭了,現在腿上還有疤。現在我也是乙個特別護短遇到壞事一定要藏起來的人。【肯定不是家裡人不重視造成那時候小小年紀有事不敢說,獨女,親近的親戚同輩也沒有女孩,只能說天生如此。

】也是很小的小時候,因為不知道什麼小毛病被我媽罵了,正吃飯呢,氣得把勺子摔了。現在我的性格也是那麼急躁。

4樓:維和聯隊

有一定依據,因為見過太多太多親戚朋友從小時候3,5歲到30,40歲,90%性格不好的即使在社會上經歷很多挫折,磨鍊,教訓依舊還是那樣子的綜合素質。有外向顯示的,也有內向隱藏的,這些東西一般只要是個比較成熟的成年人不用太多交往就能看得出他們為人的真性情,就算隱藏得極度深的人,也只是需要智商情商稍高點那些人就能看得出來,非常高智商情商就不用說了。

但是大部分會隨著年齡增長因性格不好因素犯錯會越來越少,至於從他們的心理學來說,自己閱歷如此豐富加上隱藏極深但還總會被較聰明的人看穿自己性格不好,時間一長,周圍的圈子都對你形成一種定性的共識了,換個圈子也是,花費點時間又會被看穿自己那些不好性格產生的行為。但是自己想改好得到更多人的好的贊同,就可能會通過不好的方式去證明自己的好,但那樣又被更聰明點的人看穿了,也許是在潛意識裡有一種習慣性吧。畢竟人無完人,在社會都會受到道德,法律約束的。

但是無論怎麼改變環境,環境發生那些事情不能夠對性格不好的人給予足夠深刻的影響的話,是不能長時間對其產生保持好性格的,可能會很短就又忘了那些教訓和吃虧了。

5樓:日系老青年

首先說明這是一句古語,其中三歲的三是虛指,即幼年,而幼年並不能完全說明乙個人的未來,作為乙個師範類語文專業學生我也學過心理學入門,個人覺得三歲看老不可取,很簡單人會變,你也不知道別人在想什麼

6樓:

我只知道有些東西無法改變,就像我一吃姜就吐,還有就是幼兒園每天午睡後的吃點心水果時間大家聽老師講故事,我會跑出去玩球,到現在也喜歡獨自行動。類似於組隊公升級和單挑的區別吧。

7樓:靈則君子

這句話的意思是:根據孩子小時候的表現可以推測出孩子長大後的樣子。

正確嗎?正確的。

首先,「看」孩子的什麼?包括兩方面,一是孩子的行為表現,包括智力特點,道德水平,性格特徵。氣質型別等。二是家庭的行為表現,包括父母的行為方式,交往方式,對孩子的教育方式等。

一般人「三歲看大」關注的也就這些吧?恰好,不僅包括了孩子先天因素的表現,還包括了孩子最初社會化——家庭環境的特徵。

發展心理學認為個體的發展如何受先天後天相互作用影響?先天因素決定個體發展的範圍,後天因素決定個體在這個範圍內發展的程度。

所以這句話基本是正確的。

其次,有人要問了,那很多人最後都沒有看準啊,小時候覺得沒出息長大了一鳴驚人和小時候覺得很有前途長大後碌碌無為的人太多了。

這也是對的。因為「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是一句有年頭的古話,在適應現在社會中有乙個非常違和的地方,就是乙個人進行社會化的環境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是經常變化的。

不說太遠,70後出生的人有多少在前20年人生中是換了很多生活環境的?恐怕大都是在家附近上學工作吧。持續在乙個環境內完成社會化,從幼年推測成年自然不難。

對於90後和00後而言,每年的寒暑期夏令營和拓展訓練,自我成長的培訓班,初中高中的各種擇校,高考後奔赴外地上大學…乙個人經歷了大量不同環境的社會化,如何通過小時候的單一環境進行推測?

最後說個題外話,為什麼很多人認為90後走上社會都比老一輩人顯得不怎麼成熟?那只不過是老一輩人習慣自我同一性早閉而已…

8樓:飛呀緋

我是乙個說難聽點很犟,死愛面子,死不服軟的人,後來爸爸告訴我,我3、4歲的時候,有一次他和媽媽批評我了,然後說了一句我不帶你回家了,把你丟在這裡好了,然後我回答是不帶就不帶。然後爸爸媽媽就假意要走,其實是往前走後偷偷躲在牆後面偷看我,爸爸說我沒有哭,也沒有看著他們離開,而是在原地打轉,一圈圈的繞著,板著臉,也不知道在想什麼。爸爸說那個時候他心裡就想,哎,看來我女兒以後一定特別倔強。

這件事我真的完全沒印象,但想到那個時候的自己還是很想笑。後來我也學會了要對爸爸媽媽服軟,倔強並不是一件好事,可是想想3歲的自己,到底是因為環境影響還是基因裡就帶有的,就這麼死愛面子呢?

9樓:

可以用概率來回答這個問題。

先天遺傳和後天環境對兒童的發展都有重要作用,但是重要性具體有多少?我們的科學性已經做了許許多多的同卵雙生子實驗,結論略有不同。

不過,我們可以綜合一下做乙個元分析。

因此,這個問題可以這樣回答。「三歲看老」有一定道理,先天遺傳因素對人有多少多少百分比的影響。

10樓:

從心理學講是有道理的,小孩子小還未受外界太多干擾擁有的是本我(潛意識),一件事考慮的是想不想做。長大一點受了教育就有了自我,想的是能不能做。後來有些人會走向超我,該不該做醬紫。

潛意識是本性的東西,不管你的自我和超我如何它會一直跟隨你一輩子吧。以上個人觀點。

11樓:

上《概率論》的時候老師給我們解釋了一下。

乙個人的成長受到環境的影響,這些影響有好有壞,但是好影響和壞影響的分布符合大數定律。總體上來說某個環境對乙個人有利還是有害,害處有多大是乙個基本恆值。所以乙個人最後變成什麼樣子可以事前估計出來。

12樓:

我只從榮格的集體無意識理論說說。

每個人內心都由遺傳的集體無意識構成,而這是生命能量的源泉。

集體無意識由原型構成,只有形式沒有內容,代表的是一種傾向,只有後天經驗的內容填進去,才能具體顯化。

舉例來說,小時候你內心有英雄的感覺,但是不知道什麼樣的人才能稱之為英雄,直到有一天你看了蝙蝠俠這部電影,然後感覺和印象結合,內心便會公升起英雄意象,而這個原型裡蘊含的便是英雄能量。

而人的內心蘊藏著非常多的原型,就像是你有乙個顏料盒,你需要自己取色,調配出乙個我的本色。

而這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多少原型由於情境的激發展現出來了,二是你的自性化選擇。

自性是人的無意識裡的基質原型,它的作用是整合意識和無意識,相當於乙個你不知道的動力,敦促你完成個性化之路,而在這道路上,你的意識自我如何選擇便是重要所在。

所以,環境很重要,但是選擇更重要,選擇使你成為你。

最近,對一句話感覺特別深:

如果非要有什麼意義的話,生命的意義就是傳遞。——《Lucy》

13樓:XAEROT

三歲看大,根據我知道的是中醫理論中指導帶孩子的方法,中醫講究天性自然,小孩三歲前應該讓其充分發揮天性,然後順應天性成長。

注:聽徐文兵老師說黃帝內經中有說到這個

14樓:

三在文言文中是多得意思,不止是只三,是大於等於三。所以三歲看老,是指想看乙個孩子以後怎麼樣,最起碼要等他過了三歲才能看出來。

15樓:K alas

很多中國俗話都有一定的適用性,但也有時代的侷限性。

所以拿來詳細說一大堆,說穿了又是個性養成而已。

近水樓台先得月。

兔子不吃窩邊草。

16樓:

三歲看老應該指的是看乙個人的脾性是否能長久的保持下去,在心理學上指的應該是人格,我就不扯什麼參考文獻一大堆研究了,一句話,人格是穩定的,也就是說小時候表現出來的人格特徵,可以延續到成年甚至終身,但是人格也不是不能改變的,環境教育包括自身的努力都可以改變乙個人的人格,如果要突破穩定性,在後天上還是可以努力的。

17樓:橙妮子

小孩的品質,如果不在3歲之後刻意的修正,幾乎他的性格就不會改變,小時候自尊心強,以後就還是會更要強,小時候膽小,不刻意鍛鍊,一直還是會膽小,小時候喜歡偷東西,起碼成年之前,小偷小摸的事情,還是時有發生,這都是身邊的小孩總結出來的,3歲這個界定可能有點太死板,但是過了一定的年齡,性格上的很多東西都很不容易改掉

18樓:

老輩總結的話,具有科學性,屬於統計學規律吧…不恰當的比喻,樹木生長,主幹長好之後,還要看枝幹走勢,都長好了,大致樹的樣子也就出來,往後也就是長點叉枝樹葉,影響不了大格局…

家這邊有說法是,三歲看八歲,八歲定終生…聯想到其他貌似是男八歲女七歲…

不知所云,輕拍…

19樓:

有的,但只是當時已惘然

這個事情就好像你發現你女朋友出軌了,反覆回憶之前種種自己漫不經心而不在意的事情,才明白原來出軌早有痕跡,早有預兆,發現原來你早就可以自己察覺的。

放到人的成長上面,比如家族裡面有比你小個3、4歲的,你一直看著他長大,到了他三十歲,一輩子的基礎差不多紮實了的時候,你就回憶之前他小時候種種的行為,然後把前後聯絡到一起,突然發現,其實原來我在他3歲的時候就可以看出他30歲的時候的樣子啊,多大的發現~!!!

然後,口出了「三歲看老」。

人類自大的以為自己的可能性是無限的,可實際上他們中最大的創舉也不過只是在他能力範圍的邊緣來來去去而已。

如果一般人類的智慧型等級是2,狗的是1,有一天誕生了乙個智慧型等級是5甚至更高的,那麼他看其他人就跟看狗似的。三歲看老又怎麼不行呢,你一輩子不也就那樣麼。

20樓:宿眉生

三歲,小孩已經養成對外界的應答機制,已經初步形成他的性格和思維慣性。未來有無數的可能,但對這個慣性的每一點改變都非輕而易舉。最終的結果要看他的經歷和他的初始「慣性」,是互逆還互進,以及改變的動量。

從心理學角度看,如何培養良好的個性?

二樓的巴士 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乙個人要形成良好的人格需要兒時良好的成長環境,父母要有健全的人格特徵。如果能夠滿足這些,那孩子的性格和人格形成基本順利,除非會遇到創傷性事件。所以父母自身的心理成長非常重要,如果有自身的一些未修通的問題,那需要首先處理和解決。自己的問題解決了,那麼孩子的問題也會跟著解決...

從心理學角度出發,如何科學有效的安慰鼓勵乙個人?

心之愛心理諮詢 北京心之愛心理諮詢師,袁寒柏 科學有效地安慰鼓勵乙個人的前提你先要確定他是否需要安慰,通常當他開始向你傾訴時表明可能需要你安慰和鼓勵他。如果他都沒有向你傾訴什麼,只是你感到他需要被安慰鼓勵,那可能是你的錯覺,或者他沒有做好傾訴的準備,你就要等待時機,而不是自以為是地去安慰鼓勵他。當他...

從心理學角度看 功利主義 是什麼意思?

知世故而不世故 我也就不說什麼巴拉巴拉一大堆科學術語,講的頭頭是道了,別的回答已經講的很多了。我就打乙個不怎麼貼切的比喻了吧。你是願意和路邊乙個乞丐做朋友,還是願意和某領域一大佬做朋友?不考慮別人願不願意和你做朋友,只是從你個人角度講 快逃 我吧個人覺得 可以把人分為功利的和不功利的 功利主義 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