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人為什麼有天花板?

時間 2021-05-07 07:55:15

1樓:

我認為是要素稟賦。玩乙個遊戲,開始,你只要滿足一項就能公升級。後來,你只要一項沒有滿足都過不了關。

越開始,你所具備的條件越多,而需要滿足的條件越少。越往後面,你需要達成的條件越多,而你具備的條件越來越少。條件也從人皆有之到壟斷,甚至萬古無一,甚至整個人類都沒有。

2樓:梨太白

舉個例子:

大學社團組織活動。學校社團的領導幹部通常安排到第一排,其他人自由落座。

如果把座位看作是個人在社會中的地位的話。除了有特權的領導幹部以外,其他人的天花板就在第二排。你再牛,不是領導幹部也只能做到第二排。

遇到有關係的領導幹部,天花板可能還要靠後。

而在這些天花板的後面才是我們大多數普通人能去努力爭取到座位。

3樓:

職業天花板從你高考結束,考研結束,找到第乙份工作的時候就存在了,只是有人不知道而已。學校越好,專業越好,你的天花板就越高,到達天花板的時間就越長。比如乙個客服,乙個前台,可能在短時間內達到天花板,因為她的工作沒有技術含量,沒有積累的複利,很容易被取代。

乙個漂亮的年輕女大學畢業生比四十歲的女人更適合做前台,形象也更出眾。但是財務,IT,律師技術可以不斷提公升,四十歲比剛畢業的更吃香。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職業規劃的問題在你懵懂無知的時候已經種下了果實。

4樓:蟻鵝

每個人都有天花板,只是高低不同。

生下來就確定了,再怎麼折騰只是變化形式,此消彼長而已。

這麼說有些宿命,然而這是事實,事實並不總是招人喜歡。

不信,記下我說的這句話,慢慢品,一年,兩年,十年,五十年。。。

5樓:

我第一次聽人正經說起天花板這個概念是跟我媽乙個高中文化白手起家做生意的老闆閨蜜喝茶,彼時她正因為逃稅官司纏身。大意是生意做到幾千萬上億了,總要開始被人盯上的,天花板就蓋上來了——請注意,先決條件是生意得上個億。

所以我感覺鍵盤俠們談天花板談的可能不是天花板而只是紙箱子的上蓋。

6樓:Demo Anka

起點低職業沒有管理經驗積累的可能性

技能沒有深入發展的可能性

沒有在乙個大平台不好跳槽到大平台

總結:只有是在大平台核心技術崗位工作過

同時具備管理經驗的人

天花板才可能高

7樓:Julietdeng

就「女性職場天花板」來說,哈佛大學學者的新解釋是:「天花板效應」源自女性和男性對於「身居高位」有不同的看法——即便是對自己能力十分有自信的女性,也對「身居高位」不那麼渴望;她們更容易想到「身居高位」所帶來的種種負面影響,而感覺「高處不甚寒」。

女性不喜歡統治他人,她們更喜歡親密、溫暖的共事關係。女性和男性一樣喜愛權力,只是女性觀察到很多身居高位的女性過得並不幸福,於是改變看法,認為自己不應該追求權力。

觀察 | 女性內心的「職場天花板」 - 知識分子 - 知乎專欄

8樓:kuno

從乙個成功走向下乙個成功,是極為困難的。有時候要做的第一件事情,都是把之前的「自己」毀滅。有多少人能做得到這一點?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成功是成功者的絆腳石。

9樓:圖靈Don

1。邊際效益遞減

保持持續的創新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周杰倫2023年時可以一周寫20首歌,首首膾炙人口,放到2023年,他寫不出來了。因為環境變了,心境變了。

就連王家衛,都有人說他開始重複自己。

2。未來有60!個方向

賈伯斯、巴菲特、李嘉誠也是有天花板的,橫向短板。

賈伯斯造不出Android系統。

巴菲特成不了孫正義。

李嘉誠也不是馬雲。

每個人活在自己的時代,自己的區域。那個時代,有《神鵰俠侶》《七里香》;那個區域,有小橋流水人家。在那裡你就是世界第一,宇宙唯一。

可後來,可未來,那個時代,別人的時代;那個舞台,是別人的舞台。

你可以霸佔1個舞台,可以霸佔2個舞台,但你霸佔不了60!-2個舞台。

3。人生的意義

東方不敗在取得天下第一寶座後,還能有什麼更高的追求?

比爾蓋茨在取得全球第一座位後,還能有什麼更高的追求?

張國榮在影響了一代人之後,想想做這麼多事是為了什麼呢?金錢嗎,愛情嗎,社會認同嗎,自我實現嗎?

那又有何意義?

突破天花板,那又有何意義?不如縱身一跳。

10樓:

首先,乙個人的成長,是伴隨著不斷的否定當前的自己。

當你跳出自我,回頭來審視自己時,你看到了自身上的很多缺陷,自己讓自己失望了,可能你會恨自己!

然後你會痛苦,而擺脫痛苦獲得快樂,就必須要轉變自己。

但是,這個過程,從發現自身缺陷、痛苦、轉變自己,是非常艱難的,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面對這一切。

11樓:

12樓:徐蘇

有乙個動物實驗:

跳蚤是世界上最能跳的動物沒有之乙個!能跳自身身高的一百多倍!!!

於是實驗開始了:

在跳蚤的上方設定乙個玻璃板,刺激跳蚤往上跳。

跳蚤吃疼,於是跳蚤就只能跳玻璃板那麼高了…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天花板是自我保護機制的一部分!當然也可以解釋不夠勇敢…

13樓:王大拿

我覺得人生中,有三個點特別重要

1天賦。木得天賦,木得成長。你具備做事能力,是基礎。

2興趣。沒有興趣的支撐,你再有天賦,也不會有太大發展。

3機遇。機遇會留給有準備,有決心,有動力的人。

他們的成功就是牢牢地抓住了這三點,可以說這三點缺一不可。人總是會遇到天花板的,這時候你應該停下來想想你缺少了哪乙個。

14樓:弓長十七

無論任何領域都是個金字塔結構,每一層的天花板都比下一層面積小,能容納更少的人。必須有大部分的人作為支撐才能夠維持穩定,這些大部分人限於運氣或者能力只能終止於某一層,就是所謂的天花板了。

15樓:伊露申

這個問題本來就不成立。

其實每個人都有天花板。

只是有些人的天花板比較高而已。你看不見,不代表就沒有。

你覺得他在持續成長,那是因為他還沒有到達自己的極限。每個人的「地基」都不一樣,更何況「天花板」?這是由個人的天賦、性格、能力、所處的環境和人生際遇所決定的。

所以這也是我之所以厭惡所謂「成功學」的原因。那些書總是告訴你要堅持、努力、一萬小時,卻從來都不把起決定因素的真相告訴你。太虛偽。

成功人士,是不可複製的。

16樓:

樓主的問題有點一廂情願,人,生而不同,這不同就是最大的天花板,賈伯斯為何能賈伯斯,他有天花板沒有,這個只能問他本人了。PS.樓主看賈伯斯和平常人有什麼不同?

17樓:

本來這就是個概率問題,為什麼得心靈雞湯似的答這麼多為什麼大多數人有天花板?

因為天花板之上只能容納少數人。

即使大家都努力了,那麼還是大多數人不能成功。

即使大家智商都是250,那麼還是大多數人不能成功。

即使世界上有一萬個李嘉誠,那麼也只有乙個人能夠成功。

每乙個人都覺得自己太TM天才了,但是一萬個人9999個人不能成功。

最後這9999個人都被說成中二病,而這乙個人成為了傳奇從來都不存在所謂的天花板,只會存在概率層面上的天花板。

或者你,特別特別幸運。

先中了500萬彩票,然後再投資一年回報100倍,然後合理分配資產10年再賺100倍。

你就有500億元啦!!

你覺得不可能?

那只是你自己不可能。

世界上70億人總會有人可以撞上這種大運的。

他們成功了,變成了巴菲特、李嘉誠還有你熟悉的各種名人。

但是具體到你

不可能

今天有人說20歲本來就是無產無知的年齡

有人說40歲前賺不了大錢

有人說努力進取就一定能夠有所作為

不斷學習沒錯,努力進取也沒錯

但是大多數人來說,到了40歲,也只不過從20歲時的小屌絲,便成了40歲的老屌絲

當我們40歲時

才會明白

我們20歲小屌時所憧憬的40歲變多金大叔的場景是多麼多麼的不可能實現

每一次你都會以為找到了突破天花板的方法。

在網上,論壇裡。

甚至每一次你都會為之實踐,拼命。

一萬小時,再一萬小時。

但是在絕對大概率上,你不會成功,不會突破天花板。

所以假定乙個人不會成功總是統計上正確的。

給人們希望,讓人們去幻想。

但是實現的可能性渺茫。

這是彩票,也是資本主義。

18樓:王凱

因為人是有生命週期的,既然如此,則必然有成長和衰弱,轉折點就在天花板。總之,如果人人都不斷成長,貌似違反自然規律,也挺可怕的

19樓:科幻烏托邦

很多人喪失的是好奇心。只有孩子才會有足夠強烈的好奇心。對於任何事物產生疑問,發現疑問,解決疑問。

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做不到。任何觀點都會給你帶來天花板,你來決定這是天花板還是台階。

20樓:馮少傑

其實是沒有天花板的,人的潛能是無限的,只是看你能不能堅持下去,永不止步....當人將一件事作為一生的追求的時候,做一輩子都不累,只要不停地練習就可定有進步.所以沒有天花板.

21樓:謝思明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是害怕了。

每一次攀登意味著承擔更多的風險,成就可能會更大,也可能跌下來的時候會更疼。

正是高處不勝寒。

22樓:張晶華

簡單的想法,未經深思熟慮:

在職場上, 我覺得這跟個人是否能忘記小我有關係。 有時越固執己見,越容易碰到天花板。 任何情況下都會有機會,也需要考慮到別人的痛點和利點。

如果只強調個人工作能力,會跳不出自己的侷限, 往往只能看到事情的乙個方面。 這樣不但會漏掉其他可以突破的方面,也不能給自己創造看到其他方面的機會。 找到切入點之後, 就要穩準狠了。

在個人發展上, 要看到自己的長板,不要在短板上太執著。 畢卡索沒去唱歌劇, 我變成偉大的黑客的機會也很小。 發現自己的長板以後, 再不拘一格,持續給自己可以接受的挑戰, 就會不斷進步, 也會提公升的有幹勁,不吃力, 感覺游刃有餘。

23樓:七格

畢卡索是最好的模型,他的繪畫風格從來就沒有停止變過。

而另一頭的極端就是拉赫瑪尼諾夫,他的第一本書到最後一本書基本就是一本書。

但這都不妨礙他們各自成為大師。

所以有沒有天花板,是每個人的天份決定,但不妨礙他是否能成為天才。

好像我現在連四壁都沒有呢。:)

24樓:桑葚

說天花板,就涉及到衡量標準、視角等問題。某人看起來碰到了天花板,也許在另乙個不為人所知的維度上突破呢。

如果只談商業成功問題,而且以大為標準,這些人確實是成功的。為什麼是他們?那因素就多了,個人能力、野心,運氣、機遇之類,綜合的結果。

為什麼只有他們?金字塔的頂端只能站不多的幾個人啊。

多數人如果想沒有天花板,最好不要自己找個榜樣來做天花板。

25樓:公尺嘉

按照Talent is over-rated一書解釋,保持持久的deliberate practice可以突破個人的天花板

為什麼費玉清唱歌喜歡看著天花板?

因為小哥在出道前,幹過一段時間的天花板質檢員工作,這可能是出於職業習慣 提取碼 jg83 不謝 雖然是幾十年前的節目,但現在看起來,比現如今很多內地的綜藝有意思的多,且有很多天王天后級的人物剛出道的時候,參加了他們的節目,很青澀的哦,大家點評下。以前看過個訪談,據說是以前的麥都是從上面吊下來懸空的,...

為什麼多數人不願獻血?

多數人不是不願意獻血,而且覺得太麻煩,填了一堆表,又要做一堆叭叭叭的檢查。有這時間什麼不能幹。我以前很想積極獻血,但是學校搞得乙個事情徹底打消了我的想法。我就不提哪個學校了,是北京一所一本中下流大學。周一所有學生滿課,他居然讓早上獻血,中午場地人數爆滿,而且馬上要截止了,然後加上校裡要占用場地,就取...

為什麼要少數人服從多數人?

氯乙烯 多思考思考,在中國大多數人不希望高房價,那為什麼房價高呢?大部分人不希望背井離鄉去打工.為什麼那麼多留守兒童呢?表面看是少數人服從多數 本質上由於規則是少數人制定的,就和朝三暮四,暮四朝 三 沒有多大區別. 不欺 少數服從多數是要分情況的,舉個栗子,假如在你上課的時候,老師提議把你家的彩電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