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從哲學的角度講正不正確?

時間 2021-12-20 10:21:54

1樓:

鄧正來關於「知識」和「智慧型」差異的論述。

鄧正來:中國模式的精髓——生存性智慧型

鄧正來:《關於「生存性智慧型」的一般觀點》

知識等於智慧型嗎?知識與智慧型的區別、關係、距離是什麼?

2樓:諸葛皮蛋

要按哲學的觀點,說「知行統一」會更合適一些。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對認識具有決定作用。認識是實踐基礎上,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應對實踐具有能動的指導作用。」

所以我理解認識和實踐的並不是完全一致、齊頭並進那樣發展的,總有一方先於另一方,在相互作用中促進對方的發展。他們的關係是辯證統一,講「知行統一」會更合適。(個人看法,勿噴,噴就是你對)

3樓:蟋蟀

哲學是講辯證的 。知認知可以有很多,要通過實踐去實驗對錯,乙個人有很多想法是很簡單的事,愛迪生發明電燈實驗了1000種材料,最後成功了。所以光有想法不去做是沒有結果的。

很多科學家有很多猜想沒有被實際行動論證,那不是哲學,當那一天來臨被論證了,就上公升為哲學。

4樓:以明

陽明心學的核心之一,就是知行合一。所謂知行合一,並不是說先有知,而後,讓自的「行」與「知」合一,這樣理解就跑偏了。 這就直接導致一種現象——很多人道理講得頭頭是道,然而卻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說一套,做一套,知行根本不能合一。

為什麼做不到知行合一?就是因為人們會把知行分成兩件事 ,知是一回事,行又是另外一回事。 而真正的知行合一,知行是一體,當你一念起處,就是知,直接按照這個心念有所表現,才能知行合一,而不是另外起乙個行的心,那麼就會有妄念來干擾你,讓你不能行動徹底。

徐愛問王陽明,現在人都知道要尊敬兄長,要孝敬父母,但是他們往往做不到,這就說明,知和行是兩碼事。 王陽明就說,這的確是現實中存在的狀況,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就是因為人們在起了我應該「行」的這個想法的時候,已經被各種妄念和慾望來干擾或阻止掉了,已經不再是原來的「知」的那個本體了。 也就是說,知和行本是一體,一念起處,已然是行的開始,如果直接按照這個開始做下去,一念不斷,就做到了知行合一;而現在的人,會把知和行分開,心裡有了認知之後,並沒有遵循這個認知,而是又另外起來乙個念頭,就是「行」, 也就是說,「知」是你的真心,而有了行動的這個想法的時候,就不是真心了,而是妄心在起作用了。

5樓:逍遙子

知是指內心的覺知,對事物的認識,行是指人的實際行為。它是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認知實踐方面的。中國古代哲學家王陽明認為,人的外在行為是受內在意識支配,由衷向善(「知」)的人,才有外在自發的善行,所以說知行合一。

典型的意識決定實踐(物質)說. 想要知道他說的對與否,你應該先問幾個問題?何者為善?

何者為惡?善惡的本源是什麼?善惡的存在形式為何?

人性為何?人性的存在形式為何?善惡與人性的關係是怎樣的?

人的外在行為的驅動機理是如何的?何為實踐?實踐的物質性是什麼?

實踐與生產力,生產關係的關係?等你全明白了,這個問題了估計也解決了.

6樓:談觀論念

知有主體之分別,

自知人知和共知。

知有等級之分別,

下知中知和上知。

~知有地域之差別,

國知洲知世界知,

知有時代之差別,

古知今知未來知。

~條件不同知不同,

環境差異知差異。

知可不變應萬變,

知可轉變對突變。

~行是因知而行知,

行中常常遇未知,

此時知行不合一,

搞清未知變可知,

於是知行可合一,

先知後知再行知。

~知乃行知之前提,

行乃踐知之主題。

總之知行應合一,

行為行動才成事。~

知行合一的前提是什麼?

漏網之魚ztz 此心不動,隨機而行。簡單來說,就是需要通過大量的學習和實踐過程達到類似於 脫敏 的效果。犯的錯誤多了,思考的維度會變多。學習的知識多了,在某乙個時刻知識會與你的處境建立聯絡,就像你小時候背的古詩你也不知道什麼意思,但是20年後,你遇到乙個情景,就會想起一句詩的道理。相信我,知行合一,...

怎樣理解王陽明的「知行合一」?

這個知行合一,我的理解是 這個知,是我們最終的目的和人生的終極意義,行則是學理論或者實踐等等!例如旅遊,我去徒步旅遊,有車就坐 過河乘船 看地圖就是行,而我的最終目的是到達目的地。所以,當你朝目的地走 行 的時候,你已經知了 到了目的地,你已經行了 u 個人觀點,僅供交流參考,切勿掐架 tony c...

知行合一的本質與核心是什麼?

周學儒 通過心性修養的工夫,讓人的意念 知 與實踐 行 都符合 自性 心體 良知 這個終極義的存有 一 所以本質與核心在超越二元對立性的 一 Naomi 用 傳習錄 裡的中徐愛錄節選來回答問題 我的總結 知和行相互促進,相互檢驗,以此來認知的發展和深化。知行缺一不可。現在每天在知乎上回答問題,也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