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的本質與核心是什麼?

時間 2021-05-31 12:40:01

1樓:周學儒

通過心性修養的工夫,讓人的意念(知)與實踐(行)都符合「自性」(心體、良知)這個終極義的存有「一」。所以本質與核心在超越二元對立性的「一」

2樓:Naomi

用《傳習錄》裡的中徐愛錄節選來回答問題

我的總結:知和行相互促進,相互檢驗,以此來認知的發展和深化。知行缺一不可。

現在每天在知乎上回答問題,也是在檢驗學習的知識是不是能夠用自己的話輸出,如果無法表達輸出,也說明自己學的東西是不透徹的,還要再下功夫。

3樓:矽基生物

就是一句廢話,有什麼核心?

「活人都還沒死」的本質與核心是什麼?

古今中外,你能說出乙個知行分離的人和事嗎?能舉出乙個就算我錯了!

孔子為啥不講知行合一?老子為啥不講知行合一?因為不需要講。是人都知道。

4樓:小牛咩咩

知行是乙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知之真篤即是行,行之明察即是知。

人的思維活動,如學問思辨、明覺精察,只要實踐從事就是行。而人的外部實踐必然也包含思考,分析,辨識等意識活動,這就是知。

良知是乙個預設的「知」,人人都有。所以,知行合一更強調「行」,只有行才能體現良知,才能有反思和總結的「知」。行即是「為善去惡」。

5樓:董修荃

很多人容易錯誤的理解為,「知」是一件事,「行」是一件事,兩件事情要合二為一

正確的理解應該是,」知行「是一件事,不是分開的兩件事,如果分開了,說明有問題,什麼問題?私慾太重,導致」知行「分離。這個」知行「就是」良知「,」致良知「就要」除私慾「

6樓:大曲奇製造者Robb

知行合一最終還是因為知行本一。知而不行為無知,行而不知為無行。

有了計畫而不去用行動證明它的可行性,這個計畫就談不上是乙個計畫,也就相當於沒有方案。想要行動卻沒有計畫怎麼行動,就談不上是行動。這才是立言宗旨。

7樓:馬牧之

知行合一是事上磨練的不二法門,所謂天下大事必作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圖難於其易,處理艱難之事,須先從細易處著手,不可輕心。

8樓:大力牛魔王

人的行為不會因為明白了道理就發生改變的。

人類的知與行之間不能統一的矛盾。

肉體與靈魂之間不能統一的矛盾。

現代心理學裡的說的大腦理性與身體潛意識的矛盾。

腦科學裡講的皮質腦與爬行腦的矛盾。

本質上都是在說一樣的問題。

如何把對立的二者進行統一,是解決你人生問題的根本所在。

說的都是內化!

把知道的好的有益的道理琢磨通透,然後篤而行之,使之內化成行為本能。

自主自覺的去篤行。

用現代話講,就是不停的養成好習慣,改掉壞習慣。

你戒不了煙就是因為你不懂抽菸的壞處和戒菸的好處。

你理性思考了一下不叫懂了,你全身心的接受才叫懂了。

所以,知行合一並不是在論證乙個觀點和說明必要性,它切切實實的給出了乙個解決身心矛盾問題的方法。

這是乙個非常顛覆的東西。之前沒有出現過的。

這個東西,你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之前,你單看儒學的書是完全不可能理解的,這就是知見障。

9樓:

對我來說兩層意思

一,書中自有的意思,知是良知,也可以叫本我,真我,潛意識,內在,頓悟,涅槃,上帝,佛心。。。等等,假名而已,你知道指什麼就行。行就是結果,動作,行動,終點。

在良知出現的同時,就有結果,基本上沒有時間間隔。強調的是在時間上的合一。

二,用現代思維方式理解。知就是知識,能力,所知道的,行就是行動。意思是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有多大金剛鑽,就攬多大瓷器活,不不好高騖遠,不要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強調的是自己本身與外界的和諧統一。

10樓:慢即是快

知即是行,行亦是知。

知而不行,不是真知。

行而不知,必是亂行。

知行合一,知行本一。

知行全息,無二無別。

一真法界,不二法門。

11樓:知行合一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要在實踐中認知,在認知中實踐,螺旋上公升。

知,先學。

行,先知。

知道了,要去做。

做了,要去思考,去知道。

再迴圈往復,世界大同。

12樓:open-node

知行合一,只知不行根本不算知。年少時長輩、老師說的很多簡單的大道理,很容易聽煩了,以為自己知道了,明白了。稍微年長一些才明白,這種最多算是了解了,離知道,以及善用這些大道理還差十萬八千里。

網上流傳一句話,看別人做東西總覺得簡單,」一看就會,一做就廢「 就是這個道理,了解了,實踐了,從實踐中體會之前所了解的知識。正所謂實踐出真知。避免要高手低。

13樓:執大象

「知行合一」是陽明心學的核心命題之一。

那這個命題的本質與核心是什麼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什麼是本質,什麼是核心。

本質是與現象對應,也即現象背後的東西,是事物的根本性質。

而核心呢,則是指中心,就事物關係而言的主要部分。

那「知行合一」的本質是什麼?也就是說如果把知行合一當做表象,那它的本質是什麼?

也就是在陽明心學中,決定知行合一的是什麼?

那必然是「心即理」,因為陽明龍場悟道後,以程朱為虛妄,開始大講特講的就是心即理。第二年之後因為有學者問他陸九淵和朱熹的異同時,他才提出了知行本體這個概念。也就是說知行是由「心即理」延伸出來的。

那「知行合一」的核心是什麼?核心是居於中心地位的東西。在這個問題中問核心,就是問「知行合一」這四個字的核心是什麼?

我的回答是「合一」。

因為程朱理學也講知行,陸王心學也講知行。二者的知行觀大同小異,這小異決定了二者在根本上的區別。

程朱理學的知行觀,是以「知」為核心,其言「真知必能行」。陽明心學的知行關係則是「說知行在其中,說行知在其中」。

無疑,「合一」是「知行合一」的核心。

14樓:大自然的工匠

知行合一的本質就是

實踐,總結,再實踐,再總結,直到接近真理!

具體生活中就是,事先做方案,然後立刻執行,利用一切條件實現目標!

15樓:誠意

個人覺得是:先認識什麼是真正的自己(知),認識過後堅定不移順這個本來的自己而行(行),知行合一就是回歸真正的自我,順應本心而行。

16樓:翟di 生sheng

知行合一就是變革的實踐。

知行合一是概念性的統一,不是時間上的統一。"如惡惡臭 "和「孺子入井」這樣的舉例,讓我們誤以為知行合一是同一時間發生的。因為這都是感性知性的例子,感性知性不會產生決策難題,決策和行動瞬間完成,沒有時間先後感。

但理性決策必有時間上的先後,例如:小馬過河。

首先小馬對河的認識是通過別人對他講的。有的說深,有的說淺。只有小馬自己去過河的時候,才知道既沒那麼深,又沒那麼淺。

當小馬道聽途說是時候,並沒有對河的深淺有感性認識,也就是說這些道聽途說的深淺並不知道對於自己這樣的身材意味著什麼。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人能過河,所以小馬的決策是自己到河邊試水。當小馬的乙隻腳踏入河中的時候,感性認識產生了(既沒那麼深,又沒那麼淺),至此完成了從理論決策到實踐的過程,完成了「知」與「行」在概念上的統一認識,完成了第一輪認識的閉環。

知行合一就是變革的實踐。變革的實踐是迴圈進行的。那條河在旱季沒水,汛季氾濫,冬季結冰,那麼小馬需要第二輪的第三輪的知行合一,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迴圈往復以至無窮。

以上解釋只是知行合一的乙個偏角。全文請移步。

翟di 生sheng:知行合一是決策判斷所依據的方法

17樓:詹偉平

最近在研讀王陽明心學,之所以看這本書,也是因為一位圈內大佬推薦的。

上大學的時候,圖書館前面有一尊雕像,雕像便是王陽明,當時不明白,為什麼把王陽明放在圖書館前面,而不是什麼孔子、孟子、老子莊子等這些古聖先賢。

現在才明白,原來當時學校的校訓是知行合一,而提出知行合一並對後世影響最大的人,便是這位明代王陽明。

他的學說,不僅在中國引起了廣泛反響,而且在國外也流傳很廣,尤其是日本,稻盛和夫、日本天皇等都將王陽明的學說,奉為經典,以知行合一作為做人的行為準則。

知行合一說起來簡單,可惜能做到的人,寥寥無幾。

不管是做生意,還是打工,我們會發現,每個人似乎都有自己的夢想,年初的時候,制定著今年要年入千萬的目標,要實現怎樣的抱負,要幾點就開始起床奮鬥。

最後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早已經將自己昨天說過的話,拋到了九霄雲外。

知行合一簡單點說,就是把你知道的和想做的,都嚴格的付諸於行動。

可以這麼說,任何人,如果能做到知行合一的話,他的人生一定會很成功。我們常說乙個人執行力很強,就是說這個人能夠把自己想到的說過的,都能夠堅決去執行,直到最後取得成功。

很多人活的很失敗,根本不是因為他做事業失敗了,而是在沒做之前就放棄了。

10年前想游泳,第二天被小夥伴們拉著到了河邊,卻不敢下水,找藉口說自己不會游泳就回去了。

十年後,一位自己喜歡的心上人,約自己去游泳館,你只能羞怯的說:我不會誒,從而錯過了一次和佳人邂逅的機會。

五年前,滿心抱負,和朋友們喝酒,年紀輕輕壯志豪情,宣稱要在上海闖出一片天地,第二天酒醒就忘了。

五年後,一起喝酒的朋友,早已經是某上市企業的老總,而自己還是領著幾千塊錢的打工仔。

知行合一是在告訴我們,想到什麼就去做,千萬別猶豫而錯失大好機會。很多事情當你想去做的時候,即使覺得自己不行,也要去嘗試,即使失敗了大不了從頭再來。

怕就拍,你明明可以,卻因為膽怯、害怕、自我懷疑,而錯失了機會。

知道不去做,就等於不知道,舉例:你知道有個能中500萬的彩票,但你沒有去買,那麼這和不知道有什麼區別。

知易行難,這是普遍的規律,千萬別以為自己懂了就行了,沒有真正去實操一篇,根本不能證明自己真的懂了。

就跟廚師炒菜一樣,一道簡簡單單的蒜苗炒肉,你以為看了一遍廚師做的就會了。

但真正到自己去炒菜的時候,你才會發現,自己原來什麼都不知道。

蒜苗炒肉的第一步,什麼時候放油,放多少油,第二步是先放蒜苗還是先放肉,鹽什麼時候放合適,怎麼放老抽那些醬料調色,一大堆問題。

一問就會,一做就廢,這是你沒有把知行合一落實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原因。

知行合一與其說是一種心學,不如說是一種做人做事的準則。

18樓:冬日暖

「知行合一」,當然是好東西,但是知從何來?

從老師、父母、朋友、領導那裡來?這是必要的一環,當然有的偏社科,有的偏應用,給你提供觀察思考和一技之長的基礎。

但是人的一生中總有很多需要你獨自去面對,成長過程中的挑戰,新環境新問題,怎麼處理?這些知從何來?

王陽明的致良知。其良知,指的是大眾熟知的順天應道的智慧型。自古及今,兩千多年,已經沉澱了很多此類思想,凝結在人倫道德及工作生活中,良知基因寶庫散在各處,人不自知。

而致良知,是盡力通過悟去發現這些基因寶庫的片段,而不是在思維上去創新,悟到的並且行過了會沉澱在自己的思維中,形成積累。

良知,在社會的大眾群體中,取得共識的人群越多,共情範圍越廣,按照此良知去行事,肯定得到效果越好,我相信這就是王陽明心理說的信心基礎「心的本體,就是天理,事雖萬殊,理具於心,心即理也」。如「孝」。

「你看滿大街都是聖人,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如果滿大街都是孝子,對「孝」達成的共識度100%,你在這大街上腦子裡冒出良知「孝」字時,豈不是人人都完美如聖人。群眾基礎身深厚,智慧型共識度高,這就是王陽明敢於說「致良知」的底氣,脫離中國的傳統文化氛圍,你拿「孝」字到歐美街道上去看看,還能不能感受滿大街都是聖人?

王陽明以「致良知」去平寧王治亂、剿多省匪患,何嘗不是順應民心,充分掌握了群眾的「良知」共性認知使其義無反顧,得道多助,創造奇蹟。如果你的大腦中蹦出乙個陌生概念,周邊人人都不知,你以此作為悟到的良知去實施,會是如何結果?

一旦悟了良知,按知行合一,就堅決去執行,但發而中,還是發而過或不及,自己是否能做出判斷及時知止?有沒有人能幫助止於至善。大部分情況按良知盡力去做可能沒有問題。

但是在一些場景下,過或不及也會帶來問題,如果此時不自知,而蔽於自己的良知,其誠心,莫不求正而以自為也,可能使善打了折扣,或轉為惡。如果在自以為的良知中,摻雜了個人私慾而不自知,那麼在結果上就有偏差。社會這麼大,個人資質必然千差萬別,對良知的共同認知必然不盡完美,那麼,行了後,如何止於至善?

就變成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心學裡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

王陽明深諳此道,結合當時的背景、時與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如果沒有王陽明深厚的儒學大師基礎,多年的官場摸爬滾打經驗,敏銳的時局認識,對人心的深刻把握,我相信,換乙個心學後人,雖然「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爛熟於心,絕難成功。「良知」也須順時勢,即使是絕對天理,在行時也不一定有絕對天理的結果,李鴻章這等幹才在清末的時勢下也只是罵名多於清名。

當然,對小民來說,忠孝悌信等無礙大局,儘管去致此良知。

明末心學衰敗,可見心學後人,對理論和整體的局勢把握水平如何?心學把握是有難度的,仍是知易行難。

所以,致良知,知行合一,挖掘良知的智慧型寶庫,也需結合時代與時勢,結合人心去把握,共識是基礎,行於人心,止於至善。

知行合一的前提是什麼?

漏網之魚ztz 此心不動,隨機而行。簡單來說,就是需要通過大量的學習和實踐過程達到類似於 脫敏 的效果。犯的錯誤多了,思考的維度會變多。學習的知識多了,在某乙個時刻知識會與你的處境建立聯絡,就像你小時候背的古詩你也不知道什麼意思,但是20年後,你遇到乙個情景,就會想起一句詩的道理。相信我,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什麼意思

陳浮生 知行合一 知,知道的是什麼,知道的是客觀規律,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客觀規律可以是道理,也可以是公式,還可以是大勢,規律是剝離事物表象的本質,看到本質就能了解到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決了,次要的矛盾便會迎刃而解 觀察規律需要一雙眼睛,按規律辦事可能會有唯心的時候,歸根究底,是自己去掌握規...

怎麼看待「天人合一」與「知行合一」的關係?

個人覺得,天人合一 更多的是說一種境界或者說是一種狀態。知行合一 是一種修行成長的方法 辦法。可以分開講,也可以合在一起。 矛盾居士 天人合一,天是什麼?天是道,是規律,天人合一即人已得道 知行合一,知而不能行則非真知,行而不能知則非真行,真知必真行,真行必真知,知行本一體,謂之知行合一 天人合一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