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時期,百姓認同儒家思想(孔孟之道)嗎?

時間 2021-06-02 13:51:35

1樓:AduQin

孔子作為私學的創辦者,意味著老百姓也可以上學了。

邏輯反溯,之前的老百姓連學都上不了,怎麼認同儒家思想?

「你吃的粟公尺難道不是我們大王的嘛?」——我認為這句話集中反映了先秦百姓的想法。

2樓:惡魔笑我

孔子以立禮(律也;規章;制度)為志,卻意外成就「先師」之功。

概因民智未張,此為其思想;理念推動之障礙。

這是其開「平民教育」之因。

3樓:七月的紫色貝殼

先秦時期,國家怎麼施政,還輪不到百姓認不認同,那個時候社會關係的主要矛盾是諸侯國之間的,天子已經名存實亡了。諸侯國之內,當時普通老百姓並沒有造反的能力。當時的普通百姓只有服從的權利。

做為孔子來講,他要為官施政只要說服當時的諸侯王就行了。用不著顧及老百姓怎麼想。

當時諸侯國都想追求國泰民安,國富民強,好逐鹿中原。而當時各個諸侯國之間摩拳擦掌,窮兵黷武,你不可能穩住發育拖後期。

但遺憾的是,孔子雖然做了幾年官,至於好壞,沒什麼特別的記載,我想應該不會太差,最後應該還是和統治者發生的衝突而辭官的。

中國歷史上雖然農民起義多不勝數,但也只有朱元璋一人最後成功。劉邦就不說了,雖說廳長算不得什麼幹部,但好歹也是能吃口皇糧的。更別說他是趕鴨子上架,起初就有一眾達人相助。

所以別總覺得封建社會老百姓有多大的話語權。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不是一時興起瞎說的。老百姓只是上層社會改朝換代的工具而已。

孟子就不說了,整個一大憤青,混的比孔子還慘。

在先秦時期,孔孟的儒家思想說的那麼好聽又有道理,為什麼不被很多君主採納?

言暗 是哪個國家放糧養了一群懶人來著?但凡話都有道理,看用在什麼情況下而已 孔孟的核心叫做克己復禮,不要把核心拆出去,拿部分問人家最早宣揚的 此世禮樂崩壞,欲復周禮 其他都是包裝,不現實也不切實,對治國沒有切實的幫助,所以自然沒人用 野說正史 亂世講禮,就是自取滅亡。所以魯國從未強大,而統一中國的是...

儒家思想是什麼時期成為主流思想的?

站著讀經典 在孔子出生前,在遙遠的西周時期。我們覺得孔子是思想家,可是古代思想家的地位並不高,古代有 經史子集 思想家的著作屬於 子 這一類別,只能排第三,地位最高的是經。儒家思想在西周時期發光發熱,傳到孔子的時代已經 禮崩樂壞 了,他拼命地奔走呼號,統治者們都覺得你說的對,但是我不聽,沒有人願意實...

三國時期百姓對國家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是怎樣的?

蜀漢,百姓對蜀漢認同度 0 材料 下層百姓首先不可能有認可度。漢末的黃巾起義,題主知道嗎?百姓恨不得把漢朝皇帝的陵墓全都挖出來。曹操手下的黃巾軍出身的軍隊就挖過好多漢朝皇族的陵墓。黃巾起義的口號,漢室將滅。另外乙個例證,蜀地百姓紀念諸葛亮而不紀念劉備劉禪。這可以說明蜀地百姓對二劉無感。皇帝是國家的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