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老百姓的生活狀態是怎樣的

時間 2021-05-08 15:46:10

1樓:Sayonara

三國時期社會英雄輩出所謂時勢造英雄,就是由於亂,人才會變強不會懶散,由於每乙個句話,每乙個動作沒有做好就是殺,社會逼人啊!

三國的統治者對公民怎樣那說不准,那說不准,在史書說劉備是愛民如子,但是史書是人寫的,人是最拿手撒慌和詐騙,前史永遠是前史,摸不到的。

公民生活那當然困貧了,只要是濁世,公民的世界就是長時間的陰間。大佬,那時哪有那麼多吃的啊,黃巾時不少人只能吃草根樹皮,聽說其時難民所過,寸草不生,更有甚者已經到了人吃人的境地了。曹操,袁紹等都公開將普通百姓做「菜人。

(作為食物的人)」到了三國後期才有所好轉,至於麵食,那是到諸葛亮時才被豬哥哥創造,其時的人首要糧食是粟(小公尺),肉食一般也只是以燒烤為主,酒也是一二度的,非常單調。

其時的人一般只吃兩頓飯,一頓為日出之時(早飯)一般會多吃,由於要勞作。另一頓一般在三四點鐘吃,吃得較少。這些一般就是其時百姓的飲食習慣了

2樓:黃粱

簡單來說,三國時代就是乙個人吃人的時代!

先看史書記載:

漢末,黃巾賊起,天下饑荒,人民相食。——《董昭傳》

時人飢,相漁食。勳調谷稟之,先出家糧以率眾,存活者千餘人。——《後漢書·蓋勳傳》

法令苛酷,愛憎淫刑,更相被誣,冤死者千數。百姓嗷嗷,道路以目。——《董卓傳》

李傕等放兵略長安老少,殺之悉盡,死者狼籍。——《李傕傳》

時三輔民尚數十萬戶,(李)傕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人民飢困,二年間相啖食略盡。——《李傕傳》

興平元年,自四月不雨,至於秋七月,谷一斛值錢五十萬,長安中人相食。——《資治通鑑》

初平四年,太祖徵(陶)謙,攻拔十餘城,至彭城大戰。謙兵敗走,死者萬數,水為之不流。——《武帝紀》

後數月,關東諸州郡起兵,眾數十萬皆集滎陽及河內。諸將不能相一,縱兵鈔掠,民人死者且半。久之,關東兵散,太祖與呂布相持於濮陽,(司馬)朗乃將家還溫。

時歲大饑,人相食,朗收恤宗族,教諸弟,不為衰世解業。——《司馬朗傳》

太祖引軍還與布戰於濮陽,太祖軍不利,相持百餘日。是時歲旱、蟲蝗、少谷,百姓相食。布東屯山陽。——《呂布傳》

世語曰:初,太祖乏食,(程)昱略其本縣,供三日糧,頗雜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

是歲谷一斛五十餘萬錢,人相食,乃罷吏兵新募者。陶謙死,劉備代之。——《武帝紀》

魏書曰:自遭荒亂,率乏糧穀。諸軍並起,無終歲之計,飢則寇略,飽則棄餘,瓦流離,無敵自破者不可勝數。

袁紹之在河北,軍人仰食桑椹。袁術在江、淮,給蒲蠃。民人相食,州里蕭條。

建安二年夏,太祖軍乘氏,大饑人相食。——《荀彧傳》

英雄記曰:(劉)備軍在廣陵,飢餓困踧,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窮餓侵逼,欲還小沛,遂使吏請降布。

(袁術)以九江太守為淮南尹。置公卿,祠南北郊。荒侈滋甚,後宮數百皆服綺縠,餘粱肉而士卒凍餒,江淮間空盡,人民相食。——《袁術傳》

會霖雨三十餘日,遼水暴長,運自遼口徑至城下。雨霽,起土山、修櫓,為髮石連弩射城中。(公孫)淵窘急。糧盡,相食,死者甚多。——《公孫淵傳》

(赤烏)三年春正月,詔曰:「蓋君非民不立,民非谷不生。頃者以來,民多征役,歲又水旱,年谷有損,而吏或不良,侵奪民時,以致飢困。

自今以來,督軍郡守,其謹察非法,當農桑時,以役事擾民者,舉正以聞。」夏四月,大赦,詔諸郡縣治城郭,起譙樓,穿塹發渠,以備盜賊。冬十一月,民飢,詔開倉廩以賑貧窮。

——《孫權傳》

天災之後有人禍,再看看屠城:

單看曹吉利的:

屠徐州:(初平四年)自京師遭董卓之亂,人民流移東出,多依彭城間。遇太祖至,坑男女數萬口於泗水,水為不流。

陶謙帥其眾軍武原,太祖不得進。引軍從泗南取慮、睢陵、夏丘諸縣,皆屠之;雞犬亦盡,墟邑無復行人。

屠雍丘:(興平二年)邈從布,留超將家屬屯雍丘。太祖攻圍數月,屠之,斬超及其家。

屠彭城:(建安三年)冬十月,屠彭城,獲其相侯諧。

再看孫家的:

是歲(孫權)舉攻(李)術於皖城。術閉門自守,求救於曹公。曹公不救。糧食乏盡,婦女或丸泥而之。遂屠其城,梟術首,徙其部曲三萬餘人。

乃密與瑾立計,令瑾督舟船,遜悉上兵馬,以向襄陽城。敵素憚遜,遽還赴城。瑾便引船出,遜徐整部伍,張拓聲勢,步趨船,敵不敢幹。

軍到白圍,託言住獵,潛遣將軍周峻、張梁等擊江夏新市、安陸、石陽,石陽市盛,峻等奄至,人皆捐物入城。城門噎不得關,敵乃自斫殺己民,然後得闔。斬首獲生,凡千餘人。

臣松之以為遜慮孫權以退,魏得專力於己,既能張拓形勢,使敵不敢犯,方舟順流,無復怵惕矣,何為復潛遣諸將,奄襲小縣,致令市人駭奔,自相傷害?俘馘千人,未足損魏,徒使無辜之民橫罹荼酷,與諸葛渭濱之師,何其殊哉!用兵之道既違,失律之兇宜應,其祚無三世,及孫而滅,豈此之餘殃哉!

這就是為啥我粉季漢而不粉曹魏和東吳的原因,別說大耳朵要收買人心才不屠城的(就算是演戲,人家大耳朵對百姓仁義人家也算是演了一輩子),更別說大耳朵沒實力屠城(屠個城池才需要幾千人?),人家是真心打著光復漢室的旗號去做人做事的。

最後看看文學記載:

長驅西入關,迥路險且阻。還顧邈冥冥,肝脾為爛腐。所略有萬計,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語。失意機微間,輒言斃降虜。要當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豈復惜性命,不堪其詈罵。或便加棰杖,毒痛參並下。旦則號泣行,夜則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無一可。彼蒼者何辜,乃遭此厄禍。邊荒與華異,人俗少義理。

——蔡琰《悲憤詩》

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曹吉利《蒿裡行》

西京亂無象,豺虎方遘患。復棄中國去,委身適荊蠻。

親戚對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

路有飢婦人,抱子棄草間。顧聞號泣聲,揮涕獨不還。

「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完!」 驅馬棄之去,不忍聽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悟彼《下泉》人,喟然傷心肝。

——王粲《七哀詩》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將功成萬骨枯,所謂英雄的時代,就是乙個百姓遭受生離死別的年代!

親,還想穿越到三國成就一番霸業麼?看到沒,能活下去都已經很不容易了。

三國時期百姓對國家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是怎樣的?

蜀漢,百姓對蜀漢認同度 0 材料 下層百姓首先不可能有認可度。漢末的黃巾起義,題主知道嗎?百姓恨不得把漢朝皇帝的陵墓全都挖出來。曹操手下的黃巾軍出身的軍隊就挖過好多漢朝皇族的陵墓。黃巾起義的口號,漢室將滅。另外乙個例證,蜀地百姓紀念諸葛亮而不紀念劉備劉禪。這可以說明蜀地百姓對二劉無感。皇帝是國家的象...

《三國演義》中火燒新野,老百姓也有不跟劉備南遷的,那他們會被燒死在城中嗎?

演義裡面火燒新野的過程是 1.諸葛亮貼告示,宣布要走,願意的一起 2.安排人手組織撤離,埋伏,在民房放置易燃物3.曹軍進入新野,分開休息,做飯 天色已晚 4.開始放火 初更已後 所以說,這個計畫其實極其容易走漏風聲,如果當時哪怕有乙個百姓不走,那他必然知道周圍人家全是易燃物,為了保命也會告訴曹軍,何...

二戰時期,德國或日本的普通老百姓,如果反對國家發動侵略戰爭,而且不知道國家是否會戰敗,他可以怎麼辦?

盛翀LOVE 出國,最好去美國,差一點的去南美,瑞典,瑞士什麼的在德國國內呆著基本上是死路一條 出國,一定要出國,那個時候出國才是唯一正確的道路去美國當底層老百姓也比在德日那種國家強,在德日你不知道哪天就會被弄死 到岸讀行者 那個需要勇氣。當年白玫瑰那兄妹在大學散發反戰傳單,被砍頭了。可以看看德國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