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你是如何理解的?

時間 2021-06-01 19:48:00

1樓:用心若鏡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後面還有一句,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色受想行識,就是五蘊。 連起來的意思就是,五蘊即是空,空即是五蘊。

那麼五蘊又是指什麼玩意呢?我們不拆開了講,那樣會越扯越遠。

先假定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明珠,這個明珠比喻人的自性,元神,先天真人,真正的自我,每個人最本質的最純粹的那個部分…… 不同宗教或者理論或者哲學,都有自己不同的表述。佛教一般叫自性,我們就說是明珠吧。

如果你理解了這一點,你就能夠從一切的痛苦和厄運之中解脫出來。為什麼呢?因為你有一顆明珠,一般情況下,你都會被明珠上面顯現的影子所左右,以為那些影子是真實的。

所以你就會痛苦和快樂,就會執著,就會不得已。 忽然有一天,你發現了這個世界的真相,你忽然明白,你的所知所感所認識的一切都是虛妄的,不管在這個故事裡面發生了什麼,都不影響你真正的自我——這顆明珠的本身。 這個就是頓悟。

2樓:楚狂

這是一種體驗,理解不可及。

所謂理解,頂多是把不同的人對那同一體驗的講述,做乙個比照,以發現說法之間的同構。

譬如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就是講空和色。

3樓:正知苑

般若經裡的空有兩解,一是空無,二是無相。

人們一般多解為空無。這樣解也沒錯。先按此解:

色和空無異,空和色無異。為何?因為色是幻相,假有,幻有假有本質上當然是無,是空。

「色就是空」,這也是從本質上說的。在本質上,夢裡的人、事、物雖然聲色並茂,活龍活現,其實都是假的,是太虛幻境,並非真有。「空就是色」,在現象界,空表現為色,雖然表現為色,本質上還是空,因為這色法(色身及其所執持的萬有)是幻相。

亦即:空是色的本質,故從本質上說,空也是色——與色無異。

再看第二解。

東晉高僧慧遠為東來聖僧佛陀跋陀羅法師譯作《達磨多羅禪經》所作序文有如下文字:

「達磨多羅合眾篇於同道,開一色為恒沙,其為觀也,明起不以生,滅不以盡。雖往復無際,而未始(不)出於如,故曰色不離如,如不離色,色則是如,如則是色。」

「色不離如,如不離色,色則是如,如則是色。」 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異譯。可見空是無相真如之義。

能譯出「色不離如,如不離色,色則是如,如則是色」者,一定是洞悉實相的。因為親證真如方知色身原來是真如的化現!此乃生命之奧秘,諸法之實相……

筆者猜測此語應該是出自佛陀跋陀羅法師,因法師是證得不還果的聖僧,並曾直問鳩摩羅什法師「君所釋,不出人意,而致高名,何耶?」可見佛陀跋陀羅法師已親窺那不可思議遠超人智的驚人實相。

而那實相就是:色身是真如的投影化現,色身是假相,真如才是真有。而真如無形無相,不生不滅……

佛陀老人家更是常說真如法性如虛空遍一切。「虛空無故非內非外,佛性常故非內非外,故說佛性猶如虛空,善男子,如世間中無掛礙處名為虛空,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於一切佛法無有掛礙,故言佛性猶如虛空,以是因緣我說佛性猶如虛空。」(佛性即法性、法身、法界、真如、如來藏,如來智慧型德相等的同義詞)。

因為真如(佛性)無形無相,無動無搖,周遍法界如虛空。故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裡的空,其實更是直指無相的真如。這才有上述「色不離如,如不離色,色則是如,如則是色」的表述......

4樓:護法居士

爾時勝慧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如來大智慧型希有無等倫

一切諸世間思惟莫能及

凡夫妄觀察取相不如理

佛離一切相非彼所能見

迷惑無知者妄取五蘊相

不了彼真性是人不見佛

了知一切法自性無所有

如是解法性則見盧舍那

因前五蘊故後蘊相續起

於此性了知見佛難思議

譬如暗中寶無燈不可見

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

亦如目有翳不見淨妙色

如是不淨心不見諸佛法

又如明淨日瞽者莫能見

無有智慧型心終不見諸佛

若能除眼翳捨離於色想

不見於諸法則得見如來

一切慧先說諸佛菩提法

我從於彼聞得見盧舍那

5樓:程氏養光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要理解這四句話,要搞清楚「異」和「即」到底是什麼意思。

「異」在因明裡指完全不同,完全相斥,比如A和非A。

「即」指完全一樣,同乙個東西,比如A和A。

所以這四句的意思是:

色法存在之處,並不是完全沒有可能存在空;而空存在之處,也並不是完全沒有可能存在色法。甚至,色法本身就是空,就是不存在的;(而不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應當是一樣的,)所以一切不存在的事物與色法是完全等同的。

對不起各位,「空」沒有那麼多花裡胡哨的解釋,就是不存在的意思。色法就是不存在。一切認為色法存在的想法,都是顛倒夢想。

不僅色法不存在,《心經》裡說得很明白,內六根、外六塵之十二處,十八界、十二因緣、四聖諦、菩提、涅槃,都不存在。

所以,因緣法不存在、因果不存在、出世間法也不存在。這就是般若經在說的事。

6樓:文蒼

所有描述都是相通的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明心見性

心屬南方火,為赤帝神,形如朱雀,象如倒懸芙蓉。

心者,纖也,所納纖微無不貫注,變水為血。

重十二兩,中有七孔、三毛。

上智之人心穴通明,心有七孔。

中智之人心穴通氣,五孔。

下智之人氣明,俱不通,心乃無孔,無智慧型而多狡詐。

心為肝子,為脾母。舌為之官闕,竅通耳。左耳為丙,右耳為丁。

於液為汗,腎邪入心則多汗。

其味苦,人之傷恨自知苦皆發於心也。小腸為心之府,與心合。

【南離情緣府〗

心部之宮蓮含花,下有童子丹元家。主適寒熱榮衛和,丹錦誹裳披玉羅。其聲徵,其臭焦,人有不暢之事,多雲心焦。蓋天使然也。

其性禮,其情樂,其蟲羽,凡有羽之類皆屬南方也。

7樓:劉久

空是真相,色是表相。

空是本質,色是現象。

空是0.0…1-0.9…9,色是1。

空是非有非無,色是假名。

空是沒辦法解釋的,破了色就見了空。所以重點在破色。

色就是1,你破了1,就自然是乙個非整數了。

不考慮五蘊的情況下我們單一去擷取一把椅子。這把椅子被燒了。存在這麼乙個變化。

我們早一點擷取,這個色是椅子,晚一點擷取這個色是灰。這個過程是連續不可分割的。那也就是說,椅子擷取不了,灰也擷取不了。

本質上來說,擷取這個動作就不應該存在,因為擷取是需要時間點,而時間是不存在的,時間只是對運動的描述,也都回歸到一點,運動的前提也是有1的,地球以太陽為描點自轉一圈是一天,地球是1,太陽也是1。

那又繞不來五蘊這點事,有1的一切根源在於有了乙個我,第乙個1是我。哎解釋不來,算了

8樓:lee

空是漢傳佛教裡的乙個名詞,大概意思指人對世界的的認知是源於人身六器官(眼耳鼻色身腦)和外界六塵(聲色香味觸想)接觸後經過大腦加工後形成的認知,認知只是你這個個體大腦中的世界,不等於事實也不實有,所以認知(色)為空。

而南傳佛教認為人之一生是無常,非我,苦

意思呢,一生所遇事物(事情和人及物體)不會永恆不變,所以無常,而世界不以你的自我意志執行,所以非我。因此,結果不符合自我時(生會苦,老病死會苦,愛不得求別離怨憎會也會苦,甚至五受陰更苦),便會產生苦。

而這一切源於無明(或者所謂漢傳業力),因無知而行而取,因無常而不得,因不得不如意,因不如意而苦,因此此苦去而彼苦起(因無常,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所以苦不斷迴圈稱為輪迴,一生皆苦。

如欲離苦,唯有修行解脫路

9樓:哈里斯

結合下文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所以反過來說,如果你搞不清這個問題,就容易顛倒。

什麼是色?簡單的說就是主觀世界,主觀世界自然是容易變化的,因為它會隨著個人的認識的變化而變化,空,就是客觀世界,當你以絕對客觀的角度觀察世界的時候,自然他對你來說是空的。

所以你如果刻意的區分二者的話,自然會有很多問題出來,因為二者的理解角度不同,自然對於解決問題的方法也不盡相同。

觀自在菩薩,你看這個名字也看得出為什麼是由他來回答這個問題,因為他是可以自由的在這二者之間切換,明白了二者更深一層的奧秘,所以稱之為觀自在。

他提出了乙個什麼解決方法呢?就是以客觀的方法去理解這個主觀世界,也就是說,並不要放棄自己的觀察能力和理解能力,但是要此能力去體會和觀察這個世界的客觀的一面。

大家可以體會一下,其實這是乙個逆向的過程,因為通常來講,我們是以客觀的觀察方式去體會這個主觀的世界,試圖得出乙個相對客觀的主觀意見,當然了,這個方法在觀自在菩薩看來是行不通的。

回到題目,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也就是說,不管對我們自己還是外在世界,都不應該刻意去區分,應該在甚深般若波若蜜多的心境下,讓二者融為一體,也就是讓自己與世界融為一體,不再有主客觀之分,不再有二元論,也就是不二法門。

10樓:心是佛

就是《壇經》裡說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說的是人的思想,「空」媽媽生出我們的時候,我們那個時候的思想是不是空空的?沒有任何的認知於見解。我們現在思想裡所有的認知於見解,是因為本性去某些方面思考了所以才會產生的,如同飛彈是怎麼生產的,我從來都沒有想過,我又怎麼可能會知道呢?

去想了,也就知道了,想多了,知道的也就更多了,所以是色是空全取決於你的大腦,思想可空(不想即空)亦可色(去想即色),所以佛說色即是空(原於本性),空即是色(亦是如此)。「一」指的就是思想本性。多看看佛經嘛,(壇經)(金剛經)信佛之人應該多看看,看懂了也就不用一直問這問那了

11樓:六點二十八

世界和眼睛看到的不一樣。

只講理論,容易形而上。

理解不是實感,實感和理解不同。

想了一下,這樣表達:緣起處,千里咫尺,緣滅處,咫尺千里。

用個科學名詞表達:量子糾纏。

12樓:害羞的八戒

任何理解都不對

這事兒就不是靠理解能了然的

當你心裡徹底沒脾氣了

就知道啥叫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了

心經都是功態下的體驗

用語言解釋很蒼白

總之你徹底沒脾氣了

也就理解啥叫萬法皆空了

但凡你還有情緒

如你對這句話的疑問

都是情緒

都屬於有脾氣

你就不可能真的理解

看那些似是而非的解釋

勉強說都是望梅止渴沒意義

13樓:疏義

空你想就是天空,色你可以看做是天上的雲,鳥,雨雪等等。天上這些東西都不常在,一會兒就不見了,一會兒又出現了;或者周圍的條件變化,天空有時候是藍色,有時候是黑色。但是天空一直在那裡,一直都是那個天空,看起來一直都在變動,但其實本質從來沒有變動,所以說天空是空。

原話是一位唐朝還是宋朝的禪師說的,我忘了是誰了。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如何理解

朝陽 色一般指物質。色是由各種色構成的,所以沒有自己實存性質,所以是空。空一般指虛幻不實。空既然是虛幻的不實的,如同空花一樣,但這空花可以是色。所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空裡步 桌子是由木板和四條腿組成的,拆開就沒有桌子,組合在一起就是桌子,桌子難道不是模板加四條腿嗎?木板加四條腿難道不是桌子嗎? ...

心經中講到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後文又說「是故,空中無色」該如何理解?

培宇 經者,契機契理,心經總領600卷大般若經,還不得契種種眾生之機。色即是空是對凡夫講,空即是色是對二乘人講,空中無色是對迷色法重的講。不能混為一談。 正知苑 心經誤讀梳理 https zxxy.org brzh zjfz 07xj 1568707869126 c377b899 ff84 觀自在菩...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裡面的色是什麼意思

感官 感受器 用感官 感受器 去感受的物件 色。用感官 感受器 去感受的物件 感官感受到了的內容 如果以客觀實在性定義物質範疇。那麼色範疇並不等價於物質範疇。 許長恭 自答一下。所謂的色,指物質世界的一切。你是色,被子是色,桌子是色,樹是色,海是色,全都是由最小的顆粒色聚組成的。所謂的人也只不過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