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魯迅評論《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時間 2021-05-30 22:07:59

1樓:八月風逝

前一句說《史記》在史學上有重要地位,畢竟開創傳記體,看看二十四史就知道多少用傳記體了。後一句說它文學價值很高。字面意思而已,多思考一步就就很簡單。

2樓:遼東管寧

很簡單,

一、太史公寫得好,讀得讓你時而熱血沸騰,時而感慨萬千啊!!時而大掉眼鏡大家熟悉的鴻門宴、烏江割頭贈友不說。單看看《張良傳》那段總結性自敘:

留侯乃稱曰:「家世相韓,及韓滅,不愛萬金之資,為韓報讎彊秦,天下振動。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原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耳。」

而更絕的是,太史公最後在評語裡:

餘以為其人計魁梧奇偉,至見其圖,狀貌如婦人好女。蓋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寫完了留侯一生事蹟,才說烈烈丈夫面貌姣好如美女。相比後來史書一開篇就是某某身高八尺、美資顏之類,這個實在鋪墊得好。

二、人物本身好,用煽情的話來說,《史記》那個時代王還是王、將還是將、相還是相、士還是士,即使是史記最後的秦末漢初,一樣有不少這樣王與士、將與相。田橫八百士、張敖之相貫高、趙午大家都耳熟能詳,這次舉個知名度低點的:

右丞相去疾、左丞相斯、將軍馮劫進諫曰:「關東群盜並起,秦發兵誅擊,所殺亡甚眾,然猶不止。盜多,皆以戌漕轉作事苦,賦稅大也。

請且止阿房宮作者,減省□正義上色反。四邊戍轉。」……下去疾、斯、劫吏,案責他罪。

去疾、劫曰:「將相不辱。」自殺

二馮是長平之戰韓上黨守馮亭的後裔。乃祖寧死而不降秦,後裔卻為秦而死……

如何理解魯迅這句話?

已登出 比如林語堂的幽默 小老頭批 把肉麻當有趣。比如古書與白話 小老頭批 老手段的自然不會長進,到現在仍是說非 讀破幾百卷書者 即做不出好白話文,於是硬拉吳稚暉先生為例。可是竟又會有 肉麻當有趣 述說得津津有味的,天下事真是千奇百怪。其實吳先生的 用講話體為文 即 其貌 也何嘗與 黃口小兒所作若同...

魯迅這句話如何理解?

程良 我沒看原文,我的理解是這些人都與眾不同,和尚,尼姑是光頭,回教徒是大鬍子,耶教徒外中國人?而道教麼,脫了衣服就是普通人,穿上衣服就是道士,與常人區別不大,記得以前辦喪事,道士是老人客串的,穿上衣服跳跳大神,脫下衣服就去和大家普通的吃飯,很世俗化。什麼人招人恨,什麼人不招人恨,哪怕你再聰明再仁義...

如何理解 哲學就是哲學史 ?

平克曼 也別引用什麼黑格爾了張志偉了,其實這話本身有幾分道理,但關鍵是它實用。為什麼?因為我們背景知識太少,教學模式落後,純導論進路的很難直接切入問題。其實這段話可以析出兩個意思,乙個是乙個時代的哲學要結合其社會經濟歷史背景來談。另乙個是哲學的發展是一系列的論證鏈條。 故事裡的人 那是因為現在已經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