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棍棒底下出孝子或慈母多敗兒,這其中有什麼心理學依據嗎?

時間 2021-05-12 00:54:16

1樓:趙珍妮微博

你好,我是青島備忘錄,感謝關係

現實生活當中許多孩子遇到困難或者問題都不願意告訴自己的父母,某種程度上也是這種棍棒教育的惡果,如果孩子做錯了事,根本不敢將事情告知父母,否則迎來自己的又是一頓打罵,而即使努力學習取得了進步也可能得不到父母的鼓勵,而如果學習退步了的話卻得不到安慰,反而是無情的打罵!有些學生甚至坦言不敢回家!這種只罰不賞的教育方式實在不適應如今的社會,歷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們哪乙個不是精通『打個巴掌給個棗』的御人之術!

在和孩子交心的過程中,家長們必須建立起一套獎罰措施,讓孩子認清只有付出才有回報,而棍棒只能作為威懾力的存在,用得多了效果就沒了,最後帶給孩子的將不是恐懼而是怨恨!

2樓:陳老師

人的所有行為都有複雜的心理因素,孝子或敗兒都是兒童少年時代對棍棒和溺愛行為的認同慣性,在人的三觀形成過程中逐漸沉積在認知系統中的觀念,具有明確的心理成長過程中的成長痕跡。

3樓:Bonito

其實這個說法太過於絕對了,有時「棍棒」帶來的只有仇恨,「仁慈」得到的卻是不停的索取,因為,當「棍棒」無力時,「疼痛」的反撲就來了;「仁慈」變為「棍棒」後,又會得到各種譴責。

所以,「棍棒」與「仁慈」相結合,出來的才是「孝子」

你如何看待「棍棒底下出孝子」?

湘親湘愛ing 年代不同了,還秉持老一輩的這種教育觀念,我擔心棍棒之下只會出仇人吧。孩子不聽話時,過去就是打罵後讓孩子屈服。也可能受社會環境的影響,以前也的確有一部分孝子受制於父母的暴力對待,最後還扛起了家裡的內外,這樣的故事我大多是聽到50 60年代的人身上是時有發生。但是今天,這樣的事蹟幾乎不可...

怎麼看棍棒底下出孝子?

我相信棍棒可以一定程度的改正孩子的不良行為,但是如果無節制,也會給孩子性格帶來缺陷。我,33歲,山東農村長大。父輩都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深信 棍棒底下出孝子 所以我從小到大真的沒少挨揍。跟別的孩子打架 挨揍 放了學不回家在外面玩瘋了頭 挨揍 作業做錯 挨揍等等等等。關於童年的記憶總少不了我爸瞪著大眼...

孩子的教育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嗎

高大媽 可以,就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出現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人質,通常有下列幾項特徵 綁匪為了某種原因而綁架人質,並得到人質認同。所以父母要說自己出於 愛 為孩子好 才打孩子的。2人質必須有真正感到綁匪 加害者 威脅到自己的存活。要狠打 3在遭挾持過程中,人質必須體會出綁匪 加害者 可能略施小惠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