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文化都有 一天三頓飯 的習俗?

時間 2021-05-05 19:45:19

1樓:英語肌肉痠痛

城市文明和農村文明或森林文明的不同生活節奏造成的!

城市文明節奏快,消耗得就快,所以需要3頓飲食節奏,如果,是非體力勞動者,還可能再加一頓簡餐,社交餐。

所以,四餐及以上,說明了你較高的社會地位!

你一天要趕幾個飯局?老闆的肚子一般都大一號!

2樓:鐘亦恆

因為到那個時候剛好消化完,餓了……

其實還有下午茶,宵夜,零食等等「加餐」,並不是一天三頓。但是為什麼有的人(大多數人)不需要呢?因為不餓……

3樓:

這樣看來我每天七點前起床,到工地後幹會兒活九點半左右吃早飯。。十二點半完全可以不再去吃大鍋飯啊?省下來的時間可以多刷知乎多向大師們學習,多好啊

4樓:路卿卿

前段時間讀了《裸猿》,其中有一章談覓食與進食,照德斯蒙德·莫利斯的說法,一日三餐其實是十分符合人類的生物特性的。

作為典型的靈長目動物,人本應終日小口小口地吃個不停。然而我們並不是地地道道的靈長目動物。在向食肉動物進化的過程中,我們逐漸改變了整個的進食系統。

與靈長目相反,典型的食肉動物進食模式是時而暴飲暴食,時而長期不吃。

普通人很少一日超過三餐,至多也不超過四餐。很多人的進食模式是每天只吃飽一至兩餐。

比起小口小口地分散進食,現行的「正餐」制度必須長時間地中斷其他活動,並不符合效率原則。但是,分散進食的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我們基本的生物要求,人類在古代就是食肉動物。

歸根究底,我們的許多固有習慣和行為方式也只是在忠於我們的生物學源頭罷了。

5樓:江雨橋

小時候在家裡,我們都是早上7 , 8點喝粥,中午11點左右吃一頓飯,下午2 , 3點吃一頓飯,晚上7,8點左右吃完飯,我在一直以為一天三頓不包括早上的粥…直到我上初中住校了……

6樓:安徒生

不管風俗啊之類的,我就知道,我在小時候,老家的時候整個村隔壁村都是三頓飯,而且全是公尺飯

早上起來刷牙洗臉煮飯炒菜,對的

早上也吃公尺飯

吃完下地里幹活或者上山幹活

只有晚上才會喝粥或者煮麵條什麼

那時候要做苦力啊,只有晚上吃晚飯是不用幹活的,所以晚上可以喝粥啊!

7樓:單麥芽尚書

同意@Mon1st 的觀點, 個人認為一日三餐並沒有確切的生理因素。

「一天三頓飯」的出現應該與農耕文明的出現有關係。在農耕器具和食物儲存等技術成熟之前,僅靠狩獵和採集是無法滿足一天三頓飯的需要的,只有品質穩定,便與儲存的穀物出現之後,人類才擺脫了和大多數動物一樣食不果腹的狀態。

即使是農耕文明下,普通的百姓也通常是一日兩餐,我的家鄉就有著秋分之後從三餐改為兩餐的習俗。僅從語言角度來說,午餐(lunch或luncheon)最開始也只表示「兩餐之間填填肚子」

同時做乙個微小的猜測:伊斯蘭教中的齋月(Ramadan)是不是和阿拉伯半島的游牧文化有聯絡?沒有資料支援,只是自己的想法。

還有說不吃會餓的各位:飢餓感很大程度上與血糖/胰島素水平有關聯,如果一天均勻地吃八頓飯,每隔兩個小時人也會餓。

反之各位試過間歇性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的話,堅持一段時間後,即使一天只吃一頓,血糖也會適應新的regime,也會很少感覺到飢餓。

8樓:Mon1st

反對強行用生理因素解釋神秘數字三的答案。

題目其實問得不錯。一日三餐是乙個(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有侷限的)文化現象,而不是生理決定的。

或許有人會說:但是我明明到飯點就餓了!此話不假。

但我們恰恰是被一日三餐(或兩餐,或四餐,都常見)的習慣訓練成到飯點餓的。偶然不吃,也只是「餓過勁」而已,甚至如果偶然忘記吃一頓也沒什麼。(當然,飲食還是有規律比較好。)

9樓:空一格

睡了一晚上了,早上起來時,餓,吃一頓;

晚上要睡一晚,會餓,睡之前,吃一頓;

早一頓和晚一頓之間間隔太長了,再吃一頓吧。

三頓妥妥的!

10樓:上官金虹

去農村看看老年人,什麼時候開始吃三頓飯的?有沒有第四頓第五頓的?以前都是早上幹活吃飯再幹活吃飯,啊,天黑了,只能睡覺去了

11樓:monkey 343

我覺得是因為現代社會朝九晚五的工作制度決定的。「工作前吃一點才有力氣」,「連續八小時太累了,中間加一頓」,「工作回家餓了吃一頓」。

不信的話你們想想假期的時候吃幾頓飯?難道不就是brunch+dinner兩頓嗎

12樓:掌紋128

我家鄉就一天兩頓飯。我們離西安收費站大概14公里,所以不算太偏僻吧。畢竟村鎮家裡有小汽車的比例在50%左右,土地要麼徵收了,還有一部分出租了,家鄉四處都是工廠,所以也沒什麼地能種了。

我們那裡一直都是上午飯9-10點,下午飯3-4點。晚上幾乎不吃。我上小學好像還是按這個時間上下課的。

初中是中午快12點放學,吃上午剩飯 ,下午放學吃下午剩飯。早飯我爸媽也不會單獨給我做,要麼不吃,要麼買個餅子。高中,大學都住校。

現在我回家,還是兩餐,如果晚上餓了,就吃水果,零食。我爸即使在我家,晚上也不吃飯,習慣了。我媽在我這老說我,一天三頓飯,除了做飯就是在洗碗,沒多久又得做飯,咋吃的那麼多的。

然後媽媽在我家,我也是一天兩頓。

我覺得晚上少吃點挺好,這樣也健康。

13樓:首陽山下

絕大多數靈長類生活在樹林,以水果和堅果為食,典型的餓了就吃,沒有大量進食然後一段時間不吃的習性。

裸猿作為靈長類裡唯一被迫離開樹林打獵為生的食肉動物,雖然發展出了靈長類最高的體脂率,仍然不能像正統肉食動物那樣吃一頓頂好幾天。但打獵為生又不能想吃就吃,只好妥協為一天吃一兩頓,餓的時候也有脂肪頂。

14樓:Yukino-honmono

給你乙個參考吧。我們老家農村的早飯都比較晚。因為農民的習慣是起床先去田裡幹活,幹累了再吃早飯。

幹完一上午的活兒,吃完午飯休息休息。最後天黑之前再吃晚飯(農村的晚飯比城裡早)。吃夜宵的很少(過去沒有電晚上就黑了)。

15樓:程雨樹

典型的附會。

就好像中國的龍和西方的龍根本不是乙個東西,但是翻譯的時候為了圖省事把兩個詞互通了一樣。

很多地方根本不是一天三頓,比如尼泊爾就是每天5頓,中國有些地方也有每天吃4到5頓的習慣,但是西方人在接觸這些生活習慣的時候不好翻譯,早餐中餐晚餐,剩下兩頓叫啥?新造個詞太麻煩,乾脆就把這5頓拆成大小兩種,大的還用主餐詞彙稱呼,小的通通改叫下午茶,這樣不用創造新詞,說給其他人聽的時候也方便理解。於是如今的尼泊爾就出現了每天2頓主食,3頓下午茶的奇觀。

至於各個地方每天具體吃多少頓,以我的經驗看應該是越熱的地方越傾向於少吃多餐。

16樓:郭振宇

一天三頓飯也就是近幾十年的事。沒有自古以來這一說,更不是全世界都這樣。

08年,跟我爸去陝西,八百里秦川,我爸不知道帶我去的哪,反正不是縣城是鄉底下,山溝溝裡,那的人農閒的時候仍然一天兩頓飯,早上起來下地幹活,乾到九點多回來做飯,吃完飯繼續幹活,乾到四點多回來做飯。天黑就睡覺。有電燈沒電視,出門就自行車或者摩托。

現在應該生活好了吧?

17樓:Hanabi

講道理,人的自身並沒有先天地適應哪種飲食規律,因為原始人類的飲食就是沒什麼規律可言的,而後來各個文明的習慣也各有不同,比如瑪雅人就是一天兩頓飯,上午一頓下午一頓,都吃得很足。

一天三頓還是兩頓,幾點吃,一方面取決於於當地氣候,另一方面,人類文明工業化對飲食習慣的影響也很大。

18樓:無產階級宇宙大帝

乙個人的單次飯量存在乙個大致的上限

而這個上限大概能支撐這個人每天活動時間的1/3多了吃不了,少了不夠用,就剛好湊成三頓飯啦跟習俗沒什麼關係,只是生理需要以及食物充足條件下的合理化分配而已

19樓:

講道理,我覺得是一次性最大進食量決定的……雖然想多吃,但是胃就那麼大,只能盛下那麼一點食物,這點食物呢又只能支撐四個小時,差不多進食間隔也就這樣了?

or還有食物豐富程度/季節/勞動種類和強度相關?

老家的果農通常夏天都是吃兩餐,早起一餐,下午兩三點一餐,我也不造為啥反正我是做不到的= =

為什麼一天不能吃2頓飯?

一道影子 沒什麼不能的,只要你不餓,作息規律就行。就像凌晨四點睡覺十二點起床一樣,你要是偶爾這樣叫熬夜,你要是一直都這樣已經成規律的作息了就跟正常人10點睡六點起一樣,一點事沒有。 麥柚柚 我一直一天吃2頓飯甚至有時候要是一天吃了三頓我就會覺得積食很難受 一天吃2頓也沒什麼不健康的我從大學到現在五六...

誰知道一天三頓飯的由來?

我姥姥在就告訴過我為什麼三頓飯。天地初開,混沌漸散,人類才被造出之際,玉帝爺爺召見神牛過問地上民情,兼修訂地上法則執行手冊之類。上天前人類各種教他話如何巧說,教好後牛爺上天面聖。一切問題回答尚可,可是當玉帝爺爺問 人類一天幾餐啊?牛神想了想,答曰三餐即可。玉皇大帝便說,一日三餐才行?人類豈不是為了這...

為什麼瘦的人一天只吃一頓飯還不餓?而且他們不想吃東西?

Anliancer 我是屬於以前上學留下的胃病,可能是這個原因 無論吃什麼,都是一兩口就徹底沒食慾了,再吃就是那種味同嚼蠟的感覺。如果硬吃多還會腹瀉,平常也不會覺得餓。如果實在餓我會特別想睡覺,睡醒又不餓了 至高天 我一點都不瘦,我是個胖子,我曾經一天三頓到了晚上還是餓,可是奇怪的是最近我特麼的只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