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認知語言學中的圖形 背景理論?

時間 2021-05-05 18:42:25

1樓:自學生

我用我發現一對自然智力和人工智慧,都是一對空間方向速度網路時間,和核心方向生命球面網路時間統一自然規律系統模型。1公尺尺度和1秒速度的1立方水體1噸重度,都是一半和一對的內中外時間統一網路系統立方體模型。都是自然智力和人工智慧時間統一自然規律(思路圖形文字數學生命方向時間統一模型)模型。

(1千公釐*1千公釐=1百萬公釐網路立方體面積)1層網路*1仟層網路=1公尺立方體網路電能電力時間統一標準模型。

2樓:喵小花

圖形-背景最初由心理學家Rubin提出,參看著名的人臉花瓶圖。

同一圖形,花瓶在人們的心智中或反映為圖形(figure),或反映為背景(ground),人臉亦然。後來格式塔心理學家(代表人物:苛勒和考夫卡)借助圖形背景理論研究知覺組織。

泰爾公尺(Talmy)首次將圖形背景運用於語言學研究。這個研究思路其實跟認知語言學主張的「現實——認知——語言」路徑符合。簡單來說,人們經過具身體驗,按照圖形—背景組織資訊,構建語言,理解語義。

比如,人類利用圖形—背景認識空間關係。舉兩個栗子,「茶杯在桌子上」, 說這句話也就是人在組織這組語言資訊時把茶杯識別為圖形,桌子充當背景,圖形背景之關係由「在...上」體現,也就是說「在...

上」的空間意義往往可以理解為一種圖形—背景關係。當然,還有簡單的主謂賓結構也被認為是圖形—背景在句法層面的體現。認知語言學認為在一般情況下,體驗認知上的凸顯決定表達的凸顯,在句法層面上表示為句法圖形(即主語),其他不那麼凸顯的要素成為句法背景,比如賓語,補語等。。

3樓:張宜儀

結論放在前面:關係在於——主體與背景理論是人類認知世界的一種基本模式,這些模式影響人類組織語言的方式。

人類認知世界的模式有一定共性。比如"在背景中突出主體","在靜態事物中突出動態物體"等等。於是,在語言中往往出現:

1.句子的主體部分描述事物主體,附屬成分描述背景。

例如:在「書在桌上」之類的位置關係中,「書」被概念化為主體。

------《認知語言學導論》第二版復旦大學出版社 P1852.在描述某個狀態時,謂語可能更多地強調狀態裡的動作,而不是靜態的事物。

但這不是絕對的。

人類的認知方式,除了有共性還有差異性。

比如根據"事件框架和注意力視窗理論",當不同語言者面對同一位移事件時,可能採取不一樣的觀察角度,形成不同的表達結果。

①解釋一下術語:

事件框架的內容:主體、背景、路徑、位移、方式和原因。例如:

The pencil blew off the table.這一句,the pencil是主體,table是背景,off表示路徑,blow表示位移並隱藏了移動的原因和方式。

-------同上 P247

開啟注意力視窗:凸顯事件框架中特定成分的認知過程。例如上句如果變成:

The pencil blew off the table by the wind.加上了"by the wind"則屬於強調了移動的原因,可視為原因在該事件框架中被凸顯。與之相反的情形,被稱為「隔斷」,即事件框架的某些內容被背景化,注意力視窗關閉。

-------同上P247--P249

②舉個栗子:

英語和西班牙語對比。英語對事件框架中的位移和方式開啟了注意力視窗(說人話就是:英語有更多動詞描述位移和方式)。翻譯成西班牙語,往往出現困難。

He stomped from the trim house...(他氣勢洶洶地從那所整潔的房子走出去。)

Salió de la pulcra casa...(He exited from the trim house...他從那所整潔的房子走出去。)

-----同上P265美洲的肖尼語開啟的注意力視窗更奇特。

我們講英語的人說"cleaning a gun with a ramrod(拿通條擦槍)。但肖尼語者並不將工具(通條,可理解為主體之一)和動作(擦,或者說動作的方式)分離出來,它所表現的是乙個乾燥的點在乙個中空的洞中因為工具的運動而移動。(只集中注意力於位移)"

-----《論語言、思維和現實---沃爾夫文集》(肖尼語詞幹)以上就是回答問題滴內容。。

好。。下面嘗試釐清一下幾個概念。。

先放結論:

1,主體與背景理論(figure-ground)是總的理論框架或者說前提,核心是「在背景中凸顯主體」。

2,射體與界標(trajector-landmark)側面與基體(profile-base)由上述理論衍生而來,但這兩對概念,並非處於同一維度,其中:

A、射體與界標是,前期,主要針對方位介詞以及與之對應的位移圖式的分析概念。

B、側面與基體是Langacker個人所創的認知語法理論大框架裡的核心概念。

好,然後進行詳細的說明:

①作為「淵源」的主體與背景理論

主體與背景理論(又稱圖形背景理論,標物背景理論,圖式背景理論。。whatever..)最初是完形心理學的術語。

來自於心理學家觀察到的,人們認知中的主體/背景分離的現象(比如那個人臉/花瓶幻覺)。後來,語言學家發現,方位介詞的意義,可以理解為主體/背景的關係。於是,用主體和背景來解釋介詞這樣的語言形式,引起了認知語言學家的注意。

②專門用來描述「位移圖式」的射體與界標理論

語言學家在對方位介詞等語言形式進行研究時,也嘗試對這種語言形式所對應的客觀位移現象採取「主體--背景」的分析框架。只不過,「主體」變成了「射體」,背景變成了「界標」。至於為什麼要改個稱呼,是因為這個「主體」還會移動,且有深入分析這種移動的路徑的必要。

然後,說「路徑」就想到了子彈「彈道」,所以乾脆引入了個軍事術語:射體---界標。。。(這個命名由來,是為腦補。

)舉個栗子:She went out of the room. 這個she就是射體,room是界標,射體的「彈道」,啊,不,是「路徑」,就是從屋裡,到門口,到屋外。

③貫穿整個認知解釋過程的側面與基體理論

一種情境在刺激人類大腦的那一刻,就立即受到大腦的加工處理。在Langacker看來,這種加工處理,就是接二連三的「側面與基體」。(其實就是主體和背景,至於為什麼換詞兒,不造。。)

舉個栗子:想象你看到這樣一幅畫面-----有大海、沙灘、小孩、球、微風、太陽等等。你每一次的掃瞄,觀察,都在自覺不自覺地「凸顯」出一些事物。

比如在沙灘的基體上側顯出小孩,在一群小孩的基體中側顯出三個特別好看的小孩;在嗅覺這個認知域的基體中側顯出海風的鹹味等等(認知域是加工處理的重要基礎之一,放在側面和基體的關係裡,實際上就是基體。不展開了。)然後,在這些側顯出來的認知單位各就各位之後,你根據你的心情(?

),又決定以三個小孩這三個認知單位為基體,側顯出他們的關係,選擇了更適合表達這種關係的副詞,說出了這樣一句話:The three boys are together....

就是這樣。。。

如何從認知語言學角度理解中醫隱喻?

路人甲宋兵乙 現代醫學是 提出假說,通過動物實驗和臨床雙盲進行驗證,去偽存真。中醫是 提出假說,發現在某些場景適用,就拿來當真理用。一旦破到無法適用的場景,就用隱喻來含糊其詞,就是死不認錯。 因為中醫除了隱喻這層紗,裡面就是一堆發霉的爛谷。中醫就需要各種似懂非懂,似是而非,模模糊糊的隱喻。不然,陰陽...

認知語言學現在的發展如何?

彤彤彤 只是說 認知語言學 實在太寬泛了。題主應該進一步定義是什麼認知語言學。例如,認知心理語言學,認知計算機語言學,認知社會語言學等等。還有在什麼領域當中呢,例如社會學,教育學,語言習得等等。只說我知道的,語言習得沿研究可以參考Larsen freeman 像認知語言學這麼虛的東西,就不要拿出來說...

如何簡單地理解語言學中的 反被動語態 ?

Ciszewski 最籠統地說,反被動語態 就是乙個作通格語言的及物句子中,被動的那部分由較常用的某個標記來標示,但是你把句子中被動的事物去掉了,只留下主動的事物,然後把原先用於標示被動事物的標記,用來標記主動的事物,以此來表達某些意思上的差別。反被為主,反掉了被動的成分 假如英語是作通格語言,而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