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自行車曲柄長度170 172 5 175公釐這樣精細區分,最大意義何在?

時間 2021-06-01 08:21:19

1樓:lenny良

以2.5公釐為乙個單位絕不是沒意義的,如果哪位感覺不出2.5公釐的差別,那恐怕是他的車齡太少或者是感覺太差了,你留意一下,坐墊上的刻度也是以2.

5公釐為單位的,你試試移動一格,有可能沒區別嗎?

2樓:王開元

曲柄2.5mm一檔沒什麼意義,歷史遺留下來的行業標準而已。

曲柄長度最常見的可選擇範圍的跨度,遠小於主流品牌提供的車架尺寸所滿足的人群的腿長範圍(太拗口了,曲柄一般165-175mm,差10mm。而主流車架尺寸可滿足身高從160多到將近200cm),明顯不對等。

自行車行業裡多的是這種歷史遺留標準,還有一些拍腦袋的設計。

3樓:鐵樹枝幹

說下個人感受吧

身高不穿鞋165.5

蛋糕72

170曲柄換165之後感覺踩踏順了不少

膝蓋也舒服很多(很關鍵)

落差也能夠拉大一點

平均踏頻加了+10(82到92)

乙個合適的曲柄和彎把能夠讓騎行變得舒服

4樓:anatta

根據槓桿原理(中軸是支點、曲柄長是動力臂、牙盤半徑是阻力臂)曲柄越長越省力。但是曲柄越長,在踩踏的上死點膝蓋的彎曲角度會越小,但如果角度過小,會在上死點感覺使不上力,並增大膝關節受傷的風險,踩踏一周劃的圓圈太大、上提過程中腳要抬更高也會增加能量消耗。

一般來說曲柄長度由腿長決定(因為每個人身體比例差異,不一定和身高對應)

胯高 <74cm - 165mm曲柄胯高 74-80cm - 170mm曲柄胯高 80-86cm - 172.5mm曲柄胯高 >86cm - 175mm曲柄有的騎手喜歡高踏頻,可選比推薦值偏短的曲柄。

長腿大體重爬坡,長時間站立搖車可選比推薦值偏長的曲柄。

鐵人三項、個人計時賽、。

(上圖只是幫助定性理解的簡化情況,現實受更多因素的影響而更複雜)所以根據不同騎手的個體細微差異需要那麼精細地區分不同長短的曲柄。

簡單畫了一下:

5樓:郭睿

這個看似是0.25的差別,但是其實是乙個面積問題(畫的太low)

大致是這個樣子,差距很小但是增加的這個做功面積還是很大的,本人文科生知識儲備不夠豐富,很想詳細的講,但真說不出來...

6樓:工業設計師-武帥

簡單講和個人身高腿長有關,專業點兒就是fitting,目前沒見過對這個單詞的官方翻譯,可以理解為「適配」的意思,聯想下試衣間的英文翻譯fitting room可能比較容易理解。

人體尺寸各有不同,哪怕身高相同臂展和腿長也可能有巨大差異。細分配件尺寸有助於購買者選擇適合自己身體尺寸的配件從而達到保護身體和功率輸出最大化目的。

例如身高腿長力量大的人可以選擇曲柄長度較大(踩踏力臂長且旋轉半徑大,有利於長腿人發力)的型號,使用大齒比踩踏。相反的可以選擇小尺寸型號。當然,都需要根據具體的fitting資料和專業的測量師建議進行選擇。

另外就是還存在長短腿的問題,不過一般也不會差出太多。

如果對騎行要求不是非常苛刻的車友大可不必在這個問題上發愁,也有一些通過簡單體驗和試騎就能達到較好騎行體驗的方法,網上很多就不列舉了。

祝騎行愉快,上路戴好手套安全帽

在公路上公路自行車快還是山地自行車快?

孤心雅痞 同樣的人,同價位山地車公路車,肯定公路車快。更輕的重量,更纖細的車輪車架帶來更小的的滾阻風阻,還有更低的車把從人上降低阻力 千秋冷葉 這個看個人的能力和器材了,比如說我在公路上騎公路肯定比在公路上騎山地要快,但是我這邊有個騎軟叉山地的大佬以前是省隊的騎著軟叉的大七也能拉爆騎公路的我,山地裡...

山地自行車與公路自行車各自的騎行要求,以及在適用性上有什麼不同?

破風 先騎的山地車,後轉入公路。以我自身經歷強答一波吧。自打換了工作,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坐辦公室,感覺身體素質越來越差了,於是買了輛山地車通勤用。山地車適應性比較好,只需要注意車架大小即可。山地車還是比較容易入門的,不挑路,也許一開始不習慣前傾身體騎車,不過兩天時間也就適應了。而公路車就不一樣了,買公...

公路自行車適用於山地自行車騎行嗎?

胡航宇 先說答案。嚴格意義上,公路自並不適用山地車的騎行環境。也並不適用山地自行車的輪胎。簡單的拿標準賽道舉例。最適合山地騎行的CX公路的賽道,大多都是由沙土,障礙,較小的落差組成。聽起來強度很小是麼,但是還是會有很多車手需要扛車上坡 這也是CX比賽的乙個亮點 甚至是CX車會優化上管方便車手扛車。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