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佛說業報差別經》得地獄報的一些問題

時間 2021-09-18 04:43:10

1樓:在人間1111

把本來時時生住異滅的意識覺知心誤認為是常恆不變的真實心便是常見;認為一切法皆是緣生緣滅,一切法皆空無,沒有乙個根源,沒有乙個不生不滅常恆不變而能變現萬法的主體,此為斷滅見;落於常見與斷見兩邊即為邊見;認為沒有乙個不生不滅常恆不變而能變現萬法的第一因,認為一切法是無「因」而無中生有而自己出生自己,此為無因見!南無阿彌陀佛!

2樓:「已登出」

唯物主義(materialism)

【解釋】唯物論有兩大核心:乙個是物質,乙個是意識;兩大規律:唯物主義一元論(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係的原理。

物質

物質是客觀存在的哲學範疇,是對一切可感知事物的共同本質的抽象。物質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觀實在性。

意識

1.肉體意識的起源:它是物質世界(自然界和社會)長期發展的表現;

2.意識的生理基礎:意識的形成是高度發達的物質系統——人腦的機能,人腦是意識的物質器官;

3.意識的內容:意識是客觀世界的主觀映像;

意識是對客觀存在近似的,能動的反映,任何意識都是客觀存在的投影,都能從客觀實在找到原型,--即沒有被反映者,就沒有反映者;

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其形式是主觀的,意識就是客觀內容與主觀形式的有機統一。

初中不是有學這個麼,唯心物都在對這個我字上打轉,我見我覺得,如果認同物質第一,意識是客觀世界的主觀印象。在佛學裡這個相就是客觀。。。你問的斷、常、無因等等都是著相,但是佛的意思更深入高妙,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即一切法離一切相

律部 佛說正恭敬經

有意思的回答。題主也特地問了力與運動的方面,這方面也會有乙個有趣的思考。初中物理告訴我們,亞里斯多德通過身邊的例子發現 物理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反過來說,他覺得乙個物體不受力,就不會運動。舉個例子,踢足球,他覺得踢出去是因為你用力了。但後面就會存在問題,腳與球離開後,明明他們之間沒有力,為什麼球還可...

關於《悲華經》說,阿彌陀佛涅槃後,觀音菩薩繼位。末學有些疑問

阿彌 既然你看過 悲華經 就應該知道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和文師利菩薩,他們在 第一恆河沙等阿僧祇劫 時,都曾是阿彌陀佛的兒子,所以兩者不是同乙個。至於阿彌陀佛死後去了哪裡,據說是回到某個對方普渡眾生。這一點仍然不確定。 安卓爾 同一法身是說法身的體性相同,不虛妄性,說明是真實有。不變異性,說明其體...

如何理解佛經裡說「心 佛 眾生三無差別「?

79人生 這是從非常了義究竟的層面講的。建議學一下 究竟一乘寶性論 心,不是指我們現在理解的乙個人的思想,眾生也不是我們理解的生命。可能,我們對佛的理解也不全面。這些道理要是從了義的角度講,需要佛陀講 如來藏經 等了義的經典的基礎。了解了之後,對我們為什麼都能成佛,有了更深層次的信心。如果知道眾生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