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城市分級是按照人口分的而不是經濟實力?

時間 2021-06-03 18:44:22

1樓:褚良

題主說的分級應該是城市規模等級吧。

其實很好理解的,只看人口的叫做人口規模單項評估,全部都看的就叫做綜合評估咯。

綜合評估就神奇了,因為光看經濟競爭力的城市競爭力評價已經過時啦,現在國際上城市競爭力綜合評價的趨勢是從評價經濟競爭力轉向宜居競爭力和可持續競爭力……

比如gawc的世界城市名冊的綜合評價指標,就是分為economy、R&D(學術研究)、cultural interaction、livability、environment、accessibility。

是不是感覺又親民,又先進,充滿了黑科技的未來感呢?

如果是想知道國內主要看重經濟的城市分級結果,可以找每一年的城市分線名單。沒錯,就是所謂一二三四五線城市的全名錄。

(城市分線是綜合評價視角下的分線,只不過我個人建模之後覺得,它目前還是乙個沒有理想的鹹魚,未來的發展空間很大【帶著驕傲的微笑說著大話.gif】)

還有準一線新一線準二線城市的網排

儘管官方沒有說「我們是正經承認這個東西噠」,但是官方也沒有說不承認呀,城市分線名單可以一定程度上代表城市的綜合評價排名情況喲。@_@

如果題主想自己知道某些固定的指標組合下評估的結果,可以從統計局官網或者經濟社會大資料研究平台找到統計年鑑。然後整理一下丟進spss:)

或者spss modeler,或者eviews,或者sas,或者r,或者stata,或者matlab,或者python……如果嫌棄spss操作太傻瓜的話……

2樓:發霉的土豆泥

因為在城市規劃中,所有的基礎設施(交通系統,水電系統,教育和醫療資源)都是基於人口規劃設計的。

從某種角度說人口數量決定的是基礎設施的量和位置,經濟實力決定的是基礎設施的質。

基礎設施之所以被稱為基礎設施,就在於它的不可或缺性,而每個單體基礎設施服務的空間半徑和人口數都有上限,所以這一切在做規劃時必須基於人口數量和人口密度的統計,保證每乙個人基本的生活必需得到滿足。

至於你說的經濟實力一樣也在給城市分級啊,所謂一線城市二線城市,只不過在城市規劃上這些並不作為參考的關鍵依據。

你是為什麼而不賭博的?

天助自助者 我學過數學,這包括概率論和數理統計。我學過博弈論,知道長期博弈下賭徒必然輸。以個人經歷看,在自己能力範圍內有計畫的行事是最優選擇。所以,我從不賭博。說的絕對一點,除非事關生死或者事情超出我的能力範圍,否則我連 賭一把 的想法都會克制。 乙個爛人 現在是2021年3月24號!就在下午,我用...

為什麼這裡用的是more bright而不是brighter?

亙古長存 隨著英語逐漸朝著分析性語言的方向發展,原先通常採用綜合形式表示比較等級的形容詞,現在大多可以採用分析形式。所以可以用more。用brighter當然也可以。你的意思是問 bright是單音節詞啊? arco 是為了押韻 tonight V.bright 實際上在單音節詞中,除了不規則的 比...

為什麼 iPad mini 的螢幕是 7 9 寸,而不跟其他小平板一樣是7寸的?

梁濤 這是一道簡單的數學題 已知A螢幕與B螢幕的PPI一致,A螢幕的解析度為480x320,B螢幕的解析度為1024x768,A螢幕為3.5吋,求B螢幕是幾吋的?答案是7.919 水戈 我認為蘋果推出IPAD MINI是在為後續的IPAD試錯,感覺後面的IPAD會逐漸往IPAD MINI這個型號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