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 今後的趨勢歸進是施工總承包還是設計總承包?

時間 2021-05-06 10:22:04

1樓:楊其標

從08年開始關注bim,因為被機電搞的我們的裝修方案推翻,所以。。。

我認為任何事情基本為三種狀態,

2-是政治行為。國家推bim,趕鴨子上架,不敢不上,又不敢太上。

3-經濟行為(省錢)。

市場好的時候。怎麼做都掙錢,只會去想怎麼拉到更多的客戶。

哪怕雖然最愛BIM的業主,重點在掙更多的錢,哪有心思陪你玩。

市場不好的時候。這個時候所有的人,所有的參與方,才會有時間想著怎麼省錢

BIM是最好的省錢工具,同時是能讓工程馬上建完,資金回籠最快的工具。

2017美國加息,中國去槓桿,所有人的日子都不好過。專案少了,時間多了。自然可以好好折磨怎麼省錢,怎麼更快的問題了。

回到我們的問題,我認為不是施工總承包,也不是設計總承包。屬於業主,第乙個突破的領域應該是房地產公司,他們自身的團隊足夠齊全和專業,全生命週期的使用非業主不可。具體的過程和操作方式不同罷了。

2樓:張野

BIM的精髓在於「I」,即Information,Information必須流動才有意義,因此BIM繼續發展下去,設計施工一體化是必然趨勢,否則意味著我們都在原地踏步。

那麼要一體化,最理想的狀態就是一家單位既能吃掉設計、也能吃掉施工,上海建工收購了上海市政設計院就是乙個典型的案例,但是這種收購目前只是形式上的合併,在真正的實戰中,恐怕設計和施工還是按照原來的模式進行,這種設計分離的模式會長期的存在並發展下去,在這種情況下,要推進設計施工一體化,就得有一種強有力的合作模式,能夠約束設計單位與施工單位通力協作,這種模式就是IPD(Integrated Project Delivery)。

在IPD交付模式下,業主、設計、施工單位共同簽訂協議,設計和施工單位之間發生合同關係,不再單獨作戰,在專案前期在業主或受業主委託的管理單位協調下,共同制定BIM工作標準,從設計階段開始,施工單位就能參與其中,對專案設計、BIM模型搭建、資料流轉給出建議,從而加強設計的可建造性與BIM模型的可傳遞性。

目前,業內的BIM應用主要是個體單位的技術應用,這些應用都分散的解決了很多個建築行業內的小問題,而管理理念、交付模式等一些軟性的東西,是一條線,管理者們必須好好思考,理清頭緒,才能尋找一條適合BIM技術的管理模式,穿針引線,以點帶面,讓BIM技術的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

3樓:BIMedu

到2023年末,建築行業甲級勘察、設計單位以及特級、一級房屋建築工程施工企業應掌握並實現BIM與企業管理系統和其他資訊科技的一體化整合應用。

到2023年末,以下新立項專案勘察設計、施工、運營維護中,整合應用BIM的專案比率達到90%:以國有資金投資為主的大中型建築;

4樓:走又叉

我覺得不管是施工總承包還是設計總承包都沒有太大的區別,反正都是總承包,誰有人脈誰有專案誰搞。但是現在的確施工單位應用的更好一點,大部分設計單位都在跟風。

5樓:qinjiqinji

單獨就問題來回答,需要根據問題所說行業情況來闡述。在較長一段時間內,設計層面在bim能夠獲得的好處主要在於設計中的錯漏碰缺的改進,其他很難簡單有利點。而從施工角度,彷彿有效的能夠提公升效率減少成本。

所以答案不言而喻

6樓:王曉劍

對於BIM的理解不同,BIM發揮的作用也就不同。BIM的概念太大,無法說是將來BIM應用歸於那一方。

本人認為,BIM是建築產業的資訊化,將來的趨勢是BIM將整個建築的全生命週期聯絡起來,從甲方到設計、設計到施工、施工到運維都有利用三維模型進行資訊交流、協作的過程。

現在應用最多的還是BIM諮詢單位,甲方想用BIM請BIM諮詢單位來做,BIM應用的就多,靠甲方、設計、施工、運維自己來應用BIM;1、沒有人才2、沒有資金3、沒有成熟的技術、管理體系。

將來5年的發展,是設計發展設計的BIM,施工發展施工的BIM,因為現階段BIM只是一種工具。設計將傳統的二維設計轉變為三維設計,專業協同提高了,設計錯誤減少了,工作效率也會提高。施工單位應用BIM,最重要的還是對各專業進行深化設計,各專業施工進行協調。

當設計和施工都發展的相對成熟以後,誰發展的快,必定會在BIM中占領主導地位,乙個推著另乙個走,但是這不是絕對的。這個時期也要5年左右的時間。也就是設計和施工相互融合,也就是設計施工一體化的過程。

10年以後,設計和施工接觸多了,合作多了,相對成熟了,BIM也就會發揮他真正的價值,實現產業化、一體化、資訊化發展。這時候可能就不會有甲方、設計和施工單位,而乙個房地產商就會下屬都有這些部門,屬於乙個大集團的部門之間的協作將更加有效、配合更加默契。

7樓:

樓上都說的巨集觀的,我設計師一枚只能說說微觀的……現在的設計院的施工圖深度合理?打個簡單比方最近各大城市輪番看海,有人說這是規劃問題,有人說是市政問題……我沒那麼多巨集觀經驗的,我只知道,我做個車庫頂板想問下水專業說能不能估算大雨時期地面的徑流有多少?對市政管網壓力有多大?

水說可以簡單計算不過都是估算的,況且也不準確……像重慶這種山城,場地周邊高差30公尺不算稀奇,大家做設計也都是找自己場地的最低點來解決雨水問題,如果那個最低點是周邊場地的乙個窪地,周邊所有的設計都往這個最低點排(反正大家都是孤立的設計都不曉得對方往哪個井口排)結果就是一有大雨這個窪地就容易倒灌……那怎麼解決?規劃局可不會對這個問題進行處理……一是沒人二是太費力……有沒有可以整合這個資源還簡單有效的輔助城市規劃與設計的東東?(別問我,此地無銀有BIM……)後來接觸gis說可以模擬地標徑流分析雨水處理……雖然沒用過不過我就覺得這個bim的應用極大的提高了設計的控制力……方案不敢說,施工圖階段設計師的核心不就是控制力?

以前設計深度滿足不了的東西,以後bim輕鬆拓展……想想15年前電腦1g海量記憶體的宣傳跟今天的電腦4t普及的狀態,科技的進步極大的解放了生產力,如果所有人都奔著bim提高生產力的方向思考,估計都找不到bim的出路(因為他根本就不是那潭水裡的魚),抱怨與觀望或者步履維艱的推進,反正不輕鬆……bim不是提高生產力的工具,他只會讓大家從低端的重複的工作中解放,同時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工作去讓你做~~從專案的全週期看,他是在簡化問題……從單專業看,他對個體的要求更高(你如果拒絕那就是自斷經脈)……所謂的設計深度,不過是大家協作上約定俗成的東西。bim的作用遠超過傳統的設計深度,對於bim,傳統是一種約束,解封的哪一天,或許智慧型城市已經開啟,再配合阿爾法人工智慧,或許星球大戰裡人人有個機械人的情景都出現在設計院(人人有個製圖機械人,你輸入場地條件,他綜合歷史地理人文及設計要求,同時結合日照通風雜訊景觀等條件立馬形成幾個方案給你……設計師會最終從製圖中解放,他的意義只在於判定好壞了……這麼想想感覺設計師又要回歸貴族行業了。。。嗯嗯,為什麼說又?

)且慢~~回神看了看桌面上的ps,cad,天正,su,pkpm,revit,rh……我擦,都是盜版!!!尼瑪現在買不起軟體,以後估計更買不起阿爾法製圖狗機械人了……看來終歸是要被時代所拋棄了……

8樓:曉曉

bim 不僅在中國有推動難度, 在國外也是。 很多人用了很多年cad 不明白為什麼要用revit 作出3d 模型。 他們的工人甚至不需要圖紙就可以進行施工… 但其實bim 不侷限於用3d 模型做clash detection 和mep 管線位置預留。

他更多的是根據客戶需求提供相應的information。

比如它可以提供documentation, 工廠方面可以根據提供的資料進行fabrication。 他的目的是使每乙個人都是可替代的。 不需要多年積累經驗就可以完成施工。

不僅如此, 施工流程中的錯誤也可以通過bim來避免。 對甲方的budget control 和乙方的投標資料都是有好處的。

BIM正向設計到底是什麼,BIM是趨勢,為什麼設計院一直推廣使用不起來?

BIM劉大寶 懂設計的人,不懂BIM正向設計,懂正向設計的高階設計師鳳毛麟角,基本都是各個設計院的帶頭人了,人手有限不可能同時開很多專案,沒那個經歷,他徒弟還沒培養好呢,再等幾年可能差不多。 猴開森2016 目前大多設計院進行bim專案的都還是原始的 逆向設計 既BIM翻模設計,也就是在CAD二維圖...

醫院物流外包(SPD)是否會成為今後主流趨勢?相較以往有何利弊?

阿明 這種不負責任的做法最後犧牲的是病人跟國家的利益,害了病人醫院也會被做倒灶。想想好了第三方為啥接這攤子肯定為了牟利啊,它的利益最大化了侵犯的一定是醫院跟病人的利益! 郭紹來 題目太大,不好回答。趨勢真的不好說,畢竟我們醫改的具體路徑還是不太清晰,醫院和企業如何適應 發展都不好說。但有些是不變的 ...

今後手機用三星螢幕是趨勢嗎?為什麼?

站在2017年9月這個時間節點看,未來的手機螢幕發展趨勢是委曲求全的!什麼是委曲求全,重點在於屏佔比的不斷攀公升,繼夏普開創小公尺mix發揚之後,國外蘋果三星中國產vivo金立華為等都不約而同向 全面屏 這樣屏佔比更高的陣地靠攏,而在不久的將來,私以為全面 曲面會成為趨勢,這樣結合會更加提公升屏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