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佛經中處處可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不受後有」。這四句描述了佛何善處?

時間 2021-06-08 08:35:41

1樓:南山

提摩太后書4章6—8節:我現在被澆奠,我離世的時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

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他顯現的人。

幾大經差不多。

2樓:普波居士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不受後有。

這是阿羅漢的有餘涅槃。是阿羅漢永斷三世生因緣故,是故自說。

這是小乘道的思想境界,對於我們大乘修行人,有警示作用。

這最後一句「不受後有」很可怕。這說明小乘先行者最終涅槃後,不再回入三界,更不能度眾生了。

大乘學人都知道,修行佛法要發廣大的菩提心,救度一切眾生。要想究竟成佛,重點就在發菩提心。佛說:忘失菩提心,修一切善法,是為魔業。

所以,大家修學佛法,要記住要發菩提心。發菩提心,修一切善法,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3樓:護法居士

這句話通常是阿羅漢說的。

我生已盡: 我已斷盡諸漏,盡諸「有」結,從此不再出生於世。

梵行已立: 已捨重擔,已入八正道,樹立清淨行。

所作已作: 該辦的事辦完,該做的都已經作了。

不受後有: 心已解脫,從此不再接受任何「有」。

生活中,老公處處計較,處處要求平等,怎麼辦?

兩隻小蜜蜂 計較和要求這些都可算是人的性格小缺點,從整個婚姻的角度來說,說白了這些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關鍵就在於你能不能容忍對方的小缺點,能容忍便能過一輩子。為什麼有的老夫老妻總說你翻個身我就知道你要放什麼屁,這就是磨合,倆人已經磨合到了非常默契的地步,對方的缺點已經瞭如指掌,你問問題之前特意說了一...

復變函式在乙個區域上 處處一階可微 與 處處無限可微 等價嗎?怎麼證明或證偽?

Antigng 等價。這實際上就是柯西積分定理和柯西積分公式的乙個重要推論。柯西積分定理說的是,乙個在復平面上以可求長曲線為邊界的有界區域 上可微,在對應的閉區域上連續的復函式 沿區域邊界 的圍道積分滿足 證明的思路是這樣的 首先乙個最基本的事實是,圍道積分對於區域的分割具有可加性。也就是說,如果把...

日本和尚為何可結婚?

獅子奮迅 現代日本佛教有些和尚是名不副實的和尚,他們在總部培訓的時候是有受出家戒,培訓完回家繼承寺院的時候就捨戒了,那些娶妻的和尚,他們捨掉了出家的比丘戒,留下了菩薩戒,所以其實是在家人。 日本僧團戒律的演變,可以參考林鳴宇編著的 大戒東漸 以東渡日本的大戒 即大乘菩薩戒 的思想發展變遷為機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