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驅動,是陷阱還是必然?

時間 2021-06-05 11:15:35

1樓:

瀉藥。不算陷阱也不是必然。

電驅動只是汽車驅動方式的一種罷了。你不能說用吃公尺飯代替吃饅頭是陷阱還是必然,同理電驅動還是油驅動也一樣。

但在現階段電池技術仍不足以使用的前提下強推電動汽車確實是個陷阱。

而在未來如果為移動裝置提供電能的技術極大發展後電驅動相比油驅動優勢極大時電驅動代替油驅動也是必然。

2樓:梓華

我認為是必然。

電動機相對汽油機的優勢是明顯的。動力線性,扭矩強,震動低噪音低。相比汽油機還需要細緻的油離配合、變速箱調教,電動機能通過直接調節電力輸出功率來實現平穩起步。

甚至通過智慧型系統,能夠達到任何情況下的「效能常態化」。比如踩一定深度的油門,一定實現一定的加速度。

不僅是動力,電動機還有執行時不產生廢棄物排放的好處。雖然發電也會產生排放,但是把排放集中到發電站,並修建相應的大型淨化設施明顯比直接在城裡由普通人排放出來更好(畢竟普通人真的會為降低汙染自己買自己裝淨化裝置嗎)。這有助於改善城市的環境問題。

最後,現階段電動汽車的主要瓶頸在於電池技術。現有的電池技術重量大,能量密度不足,充電功率不夠,並且效能受溫度影響大。但技術就是用來發展的。

而法規,補貼本就是促進某項技術發展的乙個很大的動力。我們也能陸陸續續見到一些電池相關的科技進展。相信不久後,電池技術就能取得比較大的突破。

到那時,就不會再有人問關於電池車和汽油車的問題了。

3樓:DJQYCM

目前是陷阱

後面是必然不過說不好能源會變成什麼,世界進步太快了。

做不下去的車企都靠電動車補貼和坑車主和投資人發財。只有一百年的歷史燃油機還算坑少點。

4樓:陳富有

電驅動是必然,汽車往電氣化方向發展方向是對的,資料和試駕體驗都能支撐這個趨勢。不過電氣化不等於電動車,電驅動也不等於電動車,在沒有完美的單一動力出現前,集合內燃機、電動機、電池的電氣化技術,現在來看是最合適的。

5樓:「已登出」

當然是陷阱。電動車不是新能源的唯一方向。日本的燃料電池技術也很棒。或者繼續壓榨內燃機的效能會讓汽車靠很少的汽油行駛。有很多的方向。

6樓:洋哥說車

陷阱和必然,這兩個條件都存在。

說是陷阱的原因是,這次的動力技術革新不是技術做主導的。

說是必然的原因是,市場遊戲中,法則大於技術,這是根本!

所以,這個問題很大,也很寬泛,泛泛一談而已

7樓:Roger

是必然。然而電驅動的道路上陷阱處處,絕對要小心把握謹慎前行,避免掉坑。

從現在的鋰電池,到氫燃料電池,到將來的核能電池驅動,都是道路,都是方向,各有千秋。

新能源汽車電驅動是個什麼研究方向?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 為什麼電動汽車更低碳?電動汽車有哪些型別?有哪些關鍵技術?如何打造電驅動技術和產品的全球競爭力?哈爾濱理工大學教授蔡蔚帶你認識新能源汽車電驅系統。 長城汽車 現如今新能源汽車已成未來發展趨勢,最有力的佐證就是馬路上越來越多的綠牌汽車。而決定誰能贏得未來市場的關鍵要取決於新能源核心部...

特斯拉汽車的電驅動系統有何優缺點?

楊逸軒 從整個動力系統上來看,特斯拉無論是Model S X還是Model 3都做的非常緊湊,可以說都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動力系統,同時這也得益於特斯拉沒有傳統車型的包袱,可以設計全新的底盤去應用動力系統,而傳統車廠往往一開始需要從燃油車底盤改,因此大多動力系統會在原來發動機艙的位置,難以下放。要說...

藝術設計是 創作驅動靈感 還是 靈感驅動創作 ?

Scottie 我認為由設計師自己形成的設計過程決定,我個人來說比較偏向於靈感驅動創作,但在創作過程中也會對靈感有所調整,這也與我個人的性格有關,做事前會考慮很多否則不會動手 我身邊也有一些設計師在沒有很明確的目標前會先玩弄材料,在這個過程中找靈感,再去進行成熟的創作。 junliy akb 高大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