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在隆中時做出天下三分的判斷,是否依據不太充分,只是恰好有了周瑜這個變數存在,才成就了《隆中對》的神奇性和合理性?

時間 2021-05-31 23:06:12

1樓:董四行

這叫什麼BUG,如果周瑜迎曹,諸葛亮還用去東吳。正因為已經把握了孫權有抗曹的意圖,就有聯盟的可能,因為敵人的敵人就是自己的朋友。

2樓:Zhang Fuguang

備進住夏口,使諸葛亮詣權,權遣同瑜、程普等行。是時曹公新得表眾,形勢甚盛。諸議者皆望風畏懼,多勸權迎之。

惟瑜、肅執拒之儀,意與權同。瑜、普為左右督,各領萬人,與備俱近,遇於赤壁,大破曹公軍。——《三國志·吳書·吳主傳》

意與權同】說明孫權自己的心意就是抗曹的,站在東吳的立場上說,核心因素不是周瑜,是孫權。

3樓:王喆

他的這個判斷是有根據的,周瑜並不是促使完成同盟關鍵,孫權才是關鍵,或者說孫吳的國力決定孫權有資本上賭桌搏一把。周瑜只是個打工的,老闆的意見才是根本,只不過周瑜堅定了孫權的信心。孫權不缺乏堅忍,更不缺乏冒險的精神,生子當如孫仲謀啊。

其實隆中對的戰略構想還是很成功,只是在具體執行時出現了問題。最終完成了初步目標——三分天下有其一。比起周瑜魯肅的二分天下更有可執行性。

諸葛亮如何未出茅廬已知天下三分?

黃胖子 諸葛亮未出茅廬不代表他沒有資訊渠道,這句話的關鍵在於在當時多方勢力割據的混亂中,諸葛亮通過對形勢的判斷 事物發展的推算,得出的可三分天下為的推論,這是諸葛亮慧眼如炬的地方。 已登出 首先,隆中對見諸於 三國志 三國志 的作者陳壽掌握了大量的典籍史料,因此可信度是非常高的。諸葛亮的才能在此不想...

諸葛亮未出茅廬而知三分天下,除了神話的部分,我們可以推想出諸葛亮在三國從那些渠道來獲取外部資訊的。?

抱頭蹲防 諸葛亮在加入劉備之前,可不是普普通通的文藝青年。他是襄陽夸夸群的核心成員,不善言語 指拍馬屁 的諸葛亮能夠和龐統這一起得到水鏡的認可,並稱為臥龍鳳雛,可是很不簡單的一件事。因為龐統和水鏡都是襄陽夸夸群的灌水龍王,而諸葛亮以他的性格應該不會喜歡和別人互誇。卻還是能夠得到水鏡和龐德公的認可,成...

諸葛亮只是三分天下且根基最弱,關羽最終兵敗被殺,為什麼後世和演義對他們的評價那麼高?

該使用者被強制改名 劉備死的時候留下的爛攤子被諸葛亮硬生生的給挑起來了對外面對國力遠大於自身的魏國,常年吊起來打對內,祭拜劉備的廟都改成武侯祠了好吧 關二爺則是五個字 羽威震華夏 卓爾不浪得 說說葛公吧。天下三分,人口是別人的五分之一,兵力也只差不多這個比例。但能長年主動出擊按著對方揍 連年 窮兵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