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在劉備戰略撤退時關於「進攻劉琮」的建議是否具有可行性?

時間 2021-05-05 19:29:50

1樓:三代下一人

如果劉備占有襄陽水軍,控制漢水是可以抵擋曹操。至於劉備失徐州,因為曹操佔過徐州,但沒佔住過荊州。而且荊州士族在赤壁之戰後很多加入了劉備集團。

可見只要用漢水打垮曹操軍衝擊,安撫荊州士族不難。荊州將士更是與曹操軍是十多年的死敵。赤壁戰敗其中一條就是荊州軍迫於形勢投降。

——219年徐晃擊退關羽,曹操更親自來,也只是救樊城不救襄陽。——曹操到襄陽比劉備晚約乙個月(還是先頭部隊),劉備足夠整合漢水的水軍。曹操短時間過不了漢水,因為沒有水軍,反而加強了劉備在荊州的威信。

——至於劉備不奪襄陽不是軍事問題,而是性格問題。劉表沒死時讓荊州給劉備,並表劉備荊州刺史。劉備沒要。

劉備不奪劉琮荊州也是因為不忍,否則早奪了,別扯什麼陰謀論,劉表與袁紹一派,與曹操打了十餘年,二兒子守不住才給劉備的。

2樓:Simona

個人覺得是可行的。現在人開後人視角想的太多了。

把士族談的太多的,我覺得不符合這問題的情況,士族確實很重要,但是絕對不可能是命懸一線時候想的問題。士族跟你打地盤的時候沒關係,只是關係到打下來之後能不能穩定。

曹操佔了整個北方,大部分的士族原來都不是支援曹操的,但是曹魏政權還是維持住了幾十年,荊州大族不支援劉備很正常,但沒有證據表明劉備打下來以後,蔡瑁等有能力很短時間內反噬回來。"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主",劉備不一定一點支援得不到。

所以就算按上面答友說的,可能出現的情況是劉備打下劉琮,控制襄陽,蔡瑁糾集其他部眾,依附曹操,最後和曹操夾擊劉備,劉備最慘的結果,最後也是逃跑,也就大概這樣吧:先主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曹公大獲其人眾輜重。再比這個慘的就只有被砍死團滅了,是麼。

而且劉備手裡多少有些人馬,曹操遠道追來,還不一定就到這程度,參看博望坡。官渡的時候,曹操不也是差一點就崩了嗎?咬個牙不也過來了?

把孫權扯進來的就更是無稽之談,孫權想吞荊州不假,但是當時孫權的條件,如果曹操也在打荊州,他敢插一手來搶?張昭表示你們好萌。曹操打劉備,他敢幫曹操打劉備?

有周瑜和魯肅的戰略眼光,這是不可能發生的,要不就沒有赤壁了。

很多人想的基礎都是,曹操怎麼怎麼樣,蔡瑁怎麼怎麼樣,孫權怎麼怎麼樣,就沒乙個從劉備角度出發的。不要忘了當時劉備的情況,是什麼都沒有,對,什麼都沒有,有個新野和沒有差不多。拼死一搏的時候,手裡有把刀肯定比什麼也沒有好一點。

事出突然,孔明這個意見不是什麼奇謀,但還是很好的意見。拿下襄陽,能養則養,能禦則御,實在不行棄城繼續跑,可能損失名望,但是效果上,也不一定是比連命有沒有都不知道的選擇更差。即使開後人視角看,最後給孫權留下了把柄,利弊也基本相等。

而且就算你們認為是戰略撤退,你見過這麼戰略撤退的嗎? 「此到當陽,眾十餘萬,輜重數千兩,日行十餘里,」 這基本上是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好嗎。所以什麼「吾不忍也」,「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

"都是在生死關頭做出的選擇,並沒有什麼虛偽,再虛偽的人,能把自己的生命作為賭注,就不能叫虛偽了,更沒時間考慮什麼荊州大族支不支援他。

所以說,孔明的這條計策還是比較好的,搶下地的可能極高,但是能不能養住有一些風險,跟隆中對戰略沒有直接掛鉤,沒有理論支援用了孔明這條策略,隆中對荊州一脈就徹底無憂了。而先主拒絕孔明的建議,應該就是因為他是真的不忍,或者是懼怕拿了襄陽也擋不住曹操兵多還會損名聲,所以放棄,是哪種我不知道。但是說孔明的計謀不好,不對,說先主不聽孔明的誤了終身大事,也不完全成立。

3樓:羊嘟嘟粉絲

乙個計畫的可行性,除了能否取得計畫成功。大方面還要看兩個方面,乙個是眼前利益,乙個是長期利益。

至於諸葛的建議,先不看能不能拿下襄陽或荊州。

先看長期利益,

如果劉備拿下荊州,勢必也影響赤壁之戰的正常發生,也就是說,劉備會擋在曹操南下的道路上,再看孫權,從孫策時期開始,占有荊州就是基本國策,孫權時期進攻荊州的次數更是與日俱增,所以如果劉備拿下荊州,拿勢必遭受曹操和孫權不約而同的進攻。簡稱死得快。

再看眼前利益,

拿下襄陽不等於拿下荊州,劉備為什麼從樊城撤走?是因為曹操已經南下,劉備即使拿下襄陽,能不能在幾天之內有效的組織起軍隊抵抗曹操?荊州由各個大族把持,劉備能不能調動這幾個大族?

認為劉備拿下襄陽,荊州大族就聽劉備的,那純粹是遊戲打多了。總說劉備人緣好,多少多少人跟隨,荊州大族有幾個跟劉備南逃的?

最後說一下,能不能拿下襄陽。

拿下襄陽的機率很大,畢竟內應不少。但能不能短時間平定,就不一定了。幾個一門心思投靠曹操的會心甘情願給劉備打下手?好不容易熬死劉表,還會跟隨劉備?

就算襄陽穩定了,以一城對抗曹操,這玩笑就有點大了。前面也已經說了,孫權惦記荊州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這時候可沒什麼孫劉聯合抗曹。

所以下面說可行的,估計都是遊戲打多了。

4樓:「已登出」

好吧,就一句話:劉琮驚懼不能起,劉琮左右多開城迎劉備。

劉備趁勢取城難度得多大?

至於扯什麼蔡氏、蒯氏不支援劉備,所以劉備不能如何如何。

感情劉琮左右開城門迎劉備時,怎麼不見這票所謂蔡氏、蒯氏從天而降力挽狂瀾?

尤其是諸葛亮自己姐夫剛好就叫蒯祺。

5樓:超級小玩家

劉備當初倒是成功襲殺車胄順利地占領了徐州,而且還得到了當地富豪糜氏家族以及陳登等的支援,形式大好於當陽。結果怎樣?還不是被阿瞞一通閃電戰給端了,東漢末年沒有強有力的武裝和長時間的經營,根本幹不過當地豪強舊部,人家藏在大漢旗幟下,管你領導是劉備呂布還是劉琮劉琦,一不舒心就把你賣了,一絲負罪感都木有...

6樓:大內義興

諸葛亮建議的可行性和成功性都非常高

通過史料分析歷史事件或者其他,不僅要考慮客觀背景,而且要抽絲剝繭地抓住關鍵點就行了。而諸葛亮建議劉備進攻劉琮,這【荊州可有】(注1)指的是劉表占有的荊州,那的確有些想當然,但如果是單指拿下襄陽,那可能性是非常大的這關鍵原因便是【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主】(注2)。

這種情況的發生,原因很簡單,劉表不止乙個兒子。劉琮以次子的身份繼承父業,不僅先天名不正言不順,而且驟然繼位,眾心未附。此外,當初劉表有過苛待荊州士人的記載,比如劉表殺了劉廙之兄劉望之(注3),就導致【荊州士人皆自危】(注4)。

所以在曹操壓境的情況下,荊州一部分士人選擇押寶曹操,也毫不令人感到意外。

但劉備就不一樣了,劉備的人望可是能夠莫名其妙地開掛的。劉表死前就【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注5),劉備撤退時不但【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主】,而且【荊、楚群士從之如雲】(注6),差點以為劉備就是耶穌轉世。赤壁、南郡兩戰後,當初很多來不及跟從劉備撤退,而不得不【見從北軍】的劉表部下,在劉備稍一得勢後,便紛紛【多叛來投備】(注7)。

因此像劉巴、蒯越、韓嵩、傅巽、文聘等這樣北見曹操的反倒成了少數派,其中傅巽是北方人,韓嵩因為曹操差點被劉表【欲殺嵩】(注8),而蔡瑁【少為曹操所親】(注9)。只不過蒯越、蔡瑁這種襄陽大族歸順曹操給了很多人錯覺,好像在荊州的大部分士人都支援曹操,但實際情況卻是恰恰相反的

當初【關西、兗、豫學士】大量北方士人投奔劉表的【蓋有千數】(注10),結果到了曹操出征荊州,對於包括蒯越等人在內的【服從之功】的帶路黨才封【侯者十五人】(注11),相較於曹操對他的近衛虎士就多達【封侯者數十人】(注12)的數字來看,也實在太少了那些數量高達【蓋有千數】的北方士人到底去哪了

可見大部分士人仍舊是心向劉備的,以至於出現了【荊、楚群士從之如雲】的情景,甚至連劉琮【左右】都要跟著劉備走,這一幕也太可怕了。在如此人心向背的情況下,假如劉備真想奪取襄陽,裡應外合,佔據襄陽可行性是非常高的

何況還不止諸葛亮提出過建議,還另外有人建議劉備【劫將琮及荊州吏士徑南到江陵】(注13),乾脆把劉琮當做砧板上的魚肉了,讓劉備劫持劉客觀背景來分析和評估其可行性

早先的2個答案差不多就是個笑話,壓根就沒有看過多少史料。

引用史料

(注1)三國志先主傳:過襄陽,諸葛亮說先主攻琮,荊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駐馬呼琮,琮懼不能起。

(注2)三國志先主傳: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主。比到當陽,眾十餘萬,輜重數千兩,日行十餘里,別遣關羽乘船數百艘,使會江陵。

(注3)三國志劉廙傳:而其友二人,皆以讒毀,為表所誅。望之又以正諫不合,投傳告歸。

廙謂望之曰:趙殺鳴、犢......殆不可也!

望之不從,尋復見害。廙懼,奔揚州,遂歸太祖。

(注4)傅子曰:表既殺望之,荊州士人皆自危也。

(注5)三國志先主傳: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錶疑其心,陰御之。

(注6)三國志劉巴傳:表卒,曹公征荊州。先主奔江南,荊、楚群士從之如雲,而巴北詣曹公。

(注7)江表傳曰:周瑜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給備。備別立營於油江口,改名為公安。劉表吏士見從北軍,多叛來投備。

(注8)三國志劉表傳:錶疑嵩反為太祖說,大怒,欲殺嵩,考殺隨嵩行者,知嵩無他意,乃止。

(注9)襄陽耆舊記:蔡瑁,字德珪,襄陽人,性格驕豪自喜。少為曹操所親。

(注10)後漢書劉表傳:關西、兗、豫學士歸者蓋有千數,表安尉賑贍,皆得資全。

(注11)三國志武帝紀:乃論荊州服從之功,侯者十五人,以劉表大將文聘為江夏太守,使統本兵,引用荊州名士韓嵩、鄧義等。

(注12)三國志許褚傳:初,褚所將為虎士者從征伐,太祖以為皆壯士也,同日拜為將,其後以功為將軍封侯者數十人,都尉、校尉百餘人,皆劍客也。

(注13)漢魏春秋曰:遣忠去,乃呼部曲議。或勸備劫將琮及荊州吏士徑南到江陵,備答曰:劉荊州臨亡託我以孤遺,背信自濟,吾所不為,死何面目以見劉荊州乎!

7樓:托塔天王

劉備可以進攻劉琮有三條理由:

1、劉琮以漢之土地,不戰而投降於曹操,可以說劉備師出有名;

2、「先主乃駐馬呼琮,琮懼不能起」,曹操:「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公升兒子若豚犬耳!」可以看出以劉琮的性格分析,攻打他難度較低;

3、奪取荊益之地,本來就是隆中對提出的戰略目標。

但劉備最終沒有採納諸葛亮的建議,其根本原因在於害怕正在追擊他的曹操幾十萬大軍,而劉備「以託孤而不忍」之言語只是用來籠絡荊州人士而已。

但如果當時劉備採納了孔明之策,後來荊州歷史可能要改寫,孫劉不至於為荊州紛爭十多年。劉備過襄陽時,曹軍還在新野,如果此時劉備採用諸葛亮之策,「襄陽去新野尚有三百數十里,非四日不能至」,這段時間號召荊州各郡,或足以一敵,即使不能敵,荊州也不至於完全落入曹操之手。其後赤壁之勝,與吳分地,是亦分劉氏之地,而非枉取於東吳之地。

那麼當日劉備取荊州可不言『借』,而東吳亦無可言『索』,更不至於彼此紛爭,損兵折將,一蹶不振。

從中也能看出諸葛亮具有遠見卓識,非一般人可比。

如果劉備在黃巾起義時就有諸葛亮輔佐(假定此時諸葛亮已經27歲了),能一統天下嗎?

陋四兒 六出祁山而不勝,有個什麼的用?我個人推崇玄德公,但武侯並沒有把他交代的事情辦好不是麼?說武侯遇人不淑?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用人不行就是他沒做好丞相的本質工作吧。 唯留刺骨寒 東漢末年是豪族與世家的狂歡,臺面上的人物有...

劉備伐吳時能不能悄悄帶上諸葛亮?

青徐北望 諸葛亮反對伐吳,無奈勸不住啊,劉備不聽他的,劉備最聽法正的話,所以才有了諸葛亮說 法孝直若在,則能製主上,令不東行 就不東行,令不傾危矣。所以諸葛亮只能保持沉默了,當然也不會一起去啊 天才小能貓 一不需要,諸葛亮此前沒有大規模帶過兵,空有書本知識。關羽張飛隕落,當時劉備本人就是蜀漢帶兵第一...

諸葛亮在劉備時期的地位真的很低嗎

時雨 不低呀?難不成在你的眼裡不是一把手就等於地位很低?先主表琦為荊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 長沙太守韓玄 桂陽太守趙范 零陵太守劉度皆降。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 桂陽 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剛拿下4個郡,就把三個給他管,哪低了?亮與關羽鎮荊州。先主自葭萌還攻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