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出山對劉備有什麼意義?

時間 2021-05-31 13:39:11

1樓:人生若見如初見

諸葛亮的出山對劉備的意義太大了。實際上劉備在遇到諸葛亮之前根本不知道要幹什麼。只知道好男兒當去幹一番大事業。

諸葛亮的一手隆中對,給劉備帶來了創業計畫書,讓劉備從懵懂狀態知道具體該怎麼去做,此時劉備心裡的激動是毋庸置疑的,就好像書中所寫的如魚得水。

再者劉備在遇到諸葛亮之前。一直是武強文弱。武有關張趙,然簡雍之輩就顯得才識不夠了。諸葛亮的出山,讓劉備文武得以平衡。文武平衡,方有機會去創造廣闊的未來。

最後諸葛亮這個人的出山,郭嘉在這一年病逝了。劉操之間的力量此消彼長。劉備慢慢的與曹操拉近了距離。

2樓:曹肅

看劉備出道以來直到遇到武侯之前的經歷:

抗擊黃巾起家,從盧植

盧植失勢後投公孫瓚

後來援助陶謙意外獲徐州

沒多久被呂布坑了,不得已又依附呂布

呂布鬧翻後,投奔曹操

曹操鬧翻後投奔袁紹

袁紹沒落後,投奔劉表

我想劉備雖然一直不甘平庸,但遇到武侯之前,想必是從來沒給自己定下明確的定位。更沒有想明白過建立一番實業的具體路徑。

猜想要不是與武侯相遇,或許新野兵敗後,劉備怕不是又要去孫權那當客將了。

然而隆中之後,劉備再吃敗仗,也會不投靠別的勢力,而是自成一股勢力,結合劉琦,聯合孫權,開始明確向著自己的巨集圖偉業奮鬥。

3樓:nishida js

以下回答,思路皆引用淚痕春雨老師在《漫評三國-那些隱藏在英雄傳奇後背後的歷史》

除此之外,諸葛亮作為荊州名士,他的加盟能讓劉備集團更容易打入士大夫階層。

但是如果只有這種價值,諸葛亮最多只是第二個麋竺,永遠都成不了武鄉侯。

其次,諸葛亮對劉備的意義,就在於他的辦事能力,換句話說,他是乙個極其優秀的執行者。讓他對劉備的期許,和劉備委託他的任務都能順利地完成。這點更為重要。

對於孫權的主戰派,諸葛亮以「曹軍」的虛實說服主戰派支援孫劉同盟;

對於孫權的主和派,諸葛亮以「以戰促和」的方式說服主和派支援孫劉同盟。

表面上看,我這邊只是隨便說兩行字,實際上,這兩行字的內容,能辦得到的人還真不多,尤其是說服主和派,並讓自己的主公(劉備)利益最大化。對於未來形勢判斷與各方心理預期的拿捏要求極高。

題外話:

21tc_bianzhou網友的「以戰促和」的論點,應該沒有多少史料支撐,但是我個人認為,只有這個原因(讓主和派相信開戰並不會讓他們「犧牲」太多,才能讓主和派支援孫劉聯盟(至少不會在背後搞小動作)。

諸葛亮真的對劉備忠誠嗎?

從本質上來說,臥龍先生忠於的是一種 信仰 理想 他的理性信念與劉備不謀而合,且在人格品質上同劉備互為欣賞 他不僅忠於劉備且忠於漢室,但這些都是基於他的認可和心理認同的。在INTJ心目中,理想信念是高尚的 聖潔的 他們可以為了實現其信仰不惜付出一切代價包括自己的生命 我以我血薦軒轅 南星 毋庸置疑,孔...

劉備有軍師諸葛亮,曹操身邊有眾多謀士,為什麼漢武帝打仗只需要將軍而沒有軍師謀士來規劃?

楚去病 諸葛亮的官職是軍師將軍,負責後方大本營管理 劉備時期 打仗劉備一直是自己帶兵的。曹操的謀士主要工作不是軍事,而是政治方面,比如郭嘉的十勝十敗論,是分析戰局利弊,給曹操做參考。比如毛階,提出挾天子令諸侯的方針。打仗從來都是曹操自己打的。另外荀彧程昱也能帶兵。所以其實三國中謀士臨陣獻計其實是極少...

劉備為什麼沒有殺了諸葛亮?

平平無奇楊可樂 我看到諸葛亮為劉禪殫精竭慮 盡瘁鞠躬 題主只看到諸葛亮大權在握,架空劉備。題主只看得到權利,看不到責任。也不想想,諸葛亮手上的權為他自己弄到了什麼?為他家族子弟弄到了什麼?所謂的被架空的劉禪又得到了什麼?失去了什麼?問為什麼劉備不除掉諸葛亮?你怎麼不問劉禪為什麼不除掉諸葛亮?這兩個問...